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阿毘達磨論之研究:新譯本

阿毘達磨論之研究:新譯本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531275
木村泰賢
釋依觀
台灣商務
2018年2月01日
133.00  元
HK$ 113.05  






ISBN:9789570531275
  • 叢書系列:OPEN 2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7 x 22 cm / 普通級
    OPEN 2


  • 宗教命理 > 佛教 > 其他

















    日本阿毘達磨佛教研究之泰斗——木村泰賢博士

    首次問世的中文新譯本,

    部派佛教論書文獻學的劃時代之作,

    「小乘佛教思想論」之先驅。



      不但成為日本國內該領域最頂尖的指標性人物,

      也是東亞現代佛學研究的權威領導者。



      阿毘達磨是梵語abhidharma之音譯,意譯為「對法」。阿毘達磨論是指對佛陀教法、要義精確的、系統的分類以及詮釋。



      《阿毘達磨論之研究》的原型是木村泰賢先生取得東京大學文學博士學位的博士論文,在跨過這個學位門檻之後,木村泰賢真正開始進入全盛時代,不但成為日本國內該領域最頂尖的指標性人物,也是東亞現代佛學研究的領導者。



      本書雖是木村泰賢博士的論文,但全書各章內容,都是用語明快簡潔易懂,有趣而流暢。就像書內的全部內容都形成有機性的巧妙組合一樣,彼此互相牽連與協調運作。



      《阿毘達磨論之研究》現代中文全譯本的正式出版,讓大家得以一窺部派佛教論書文獻學權威之作。書末,並附有日本南傳佛教經論研究的最高權威學者水野弘元教授,特別為本書所寫的第一流的「解說」,幫助讀者對此書能有更深入的了解。



    關鍵特色



      ★非常有獨特性,對於佛教或哲學研究的讀者提供一個優良的參考資料。

      ★全書的現代中文翻譯文,對讀者來說,更容易理解,也幫助更能清楚作者所要表達的原意。

      ★對於研究佛教具有實質學術意義的內容。



    名人推薦



      臺灣佛教專家江燦騰


     





    絕對值得一讀的首次全譯本部派佛教論書文獻學權威之作??? 江燦騰

    作者序

    刊行之際之追記



    第一部 阿毘達磨論成立經過之研究

    第一篇 阿毘達磨論之成立及其發展之概觀

    第一章 阿毘達磨之起源及其成立

    第二章? 阿毘達磨文學發展之大要

    第三章 論書的問題之處理方式的變遷



    第二篇 舍利弗阿毘曇論與南方論部,尤其與毘崩伽論、補特伽羅施設論之關係

    第一章 總說

    第一節 從來對於南北論書之關係的觀點與本論文具之意義

    第二節 關係諸論的一般組織

    第二章 類似的例證、差異點之性質及其歷史關係

    第一節 品題及論究法之類似

    第二節 作為兩論之類似的第二例,關於處品

    第三節 兩論類似之第三例,小事分別與煩惱品

    第四節 舍利弗阿毘曇論中的人品與補特伽羅施設論所揭之類似

    第五節 舍利弗阿毘曇論與毘崩伽差異點的性質

    第六節 有關兩論分化之起源的傳說

    第三章 闡明舍利弗阿毘曇論的法相的地位及其與「分別論者」之關係



    第三篇 施設足論(Prajnapti??stra)之考證

    第一章 問題之所在及其研究法

    第二章 現存施設論與大毘婆沙論之引用句相符與否之對照表

    第一節 關於對照表應注意之事項

    第二節 與引用句相符的部分

    第三節 不相符的部分

    第三章 基於對照表所作的結論



    第四篇 關於大毘婆沙論結集之因緣

    第一章 有關大毘婆沙論之結集的玄奘說

    第一節 大毘婆沙論與迦膩色迦王關係

    第二節 大毘婆沙論之結集者的?尊者與世友等諸論師

    第二章 大毘婆沙論編述之動機及其真正之編輯者

    第一節 婆沙編述之動機

    第二節 真正的編輯者與外護者



    第五篇 關於俱舍論述作之參考書

    第一章 大毘婆沙文學中的俱舍論之地位以及其述作之傳說的疑點

    第二章 作為俱舍論述作之參考書,從阿毘曇心論至雜阿毘曇心論

    第一節 法勝的阿毘曇心論

    第二節 優波扇多釋阿毘曇心論經

    第三節 法救的雜阿毘曇心論(略稱雜心論)

    第三章 雜阿毘曇心論與俱舍論

    第一節 世親利用雜心論時的前置作業

    第二節 前節之證明(兩論類似之對照表)

    第三節 結論



    〔補遺〕婆沙、俱舍、正理等諸論中所引用的施設論之諸說



    第二部 關於阿達磨教理的種種問題

    第一章 部派佛教中的分別上座部之地位及其宗義

    第一節 研究資料的處理方式

    第二節 部派佛教中的分別上座部之地位

    第三節 分別上座部之宗義

    第二章 關於分別論者與部派之所屬(赤沼教授所論續後)

    第一節 問題之出發點與文獻

    第二節 赤沼教授之意見與筆者的主要歧異點

    第三節 大眾部系之主張與婆沙中的分別說

    第四節 大眾部之遊軍派與分別論者

    第五節 南方上座部與飲光部、分別說部

    第六節 結論

    第三章 佛教心理論發展之大觀(特以心體論為中心)

    第一節 序論

    第二節 佛陀在世當時的心理論之概觀

    第三節 部派佛教之心理論

    第四節 大乘佛教之心理論

    第四章 佛教心理論中的心之作用之分類及其發展

    第一節 阿含經中的心理作用之分類

    第二節 部派佛教中的心理作用論

    第三節 作為心之作用的心所及其分類法

    第四節 心所分類法之變遷

    第五節 佛教心理論研究之部門

    第五章 印度佛教與瑜伽哲學之交涉(特以三世實有論為主)

    第一節 佛教思想與瑜伽思想之間的類似點

    第二節 關於三世實有法體恆有論

    第三節 關於將瑜伽派的思想視為佛教先驅的意見

    第四節 巴丹闍利──毘耶舍所學的佛教及其利用法

    第六章 佐田介石氏的視實等象論



    解? 說

    出版於本書之後的阿毘達磨相關主要參考文獻

    ?









      一、原始佛教之思想探究過後,筆者的心願是意欲就全體的阿毘達磨佛教思想論(小乘諸教派之教理)予以研究及整理。遺憾的是,筆者的研究尚未能完全達於此境。雖然如此,今姑且先就作為先驅的阿毘達磨論書(小乘論部)其成立經過加以探究,以備他日所需。此因在進行思想研究之前,作為前置作業,資料的批評性研究是必須的。



      二、本書並非以一一揭出南北阿毘達磨論書其成立次第作為目的。而是嘗試對此給予一般性的研究,尤其專就一般信為具有學術意義的,予以整理及蒐錄。因此,可以說筆者是懷抱著期盼諸位先覺針對此一方面予以批判而提筆。至於其他方面,且待他日起草全體阿毘達磨思想論之際,再以適當形態說明。



      三、本書是由五篇組成。第一篇是關於阿毘達磨論書之成立的一般論述。第二篇論述漢譯《舍利弗阿毘曇論》與巴利文“Vibha?ga”(分別論)、“Puggalapan natti”(人施設論)的關係。第三篇是有關《施設足論》之考證。第四篇是《大毘婆沙論》編纂因由之研究。第五篇是有關《俱舍論》之述作及作為其參考書的諸論書之研究。



      今略述前揭五篇之內容如次:



      第一篇,首先論述阿毘達磨之起源及其成立,其次就爾後數百年所出的南北阿毘達磨論書,從種種方面探其新古特徵,並略述其發展歷程。縱然只是粗雜之探究,但對於紛雜的種種阿毘達磨論書,若能釐清其歷史系統,筆者相信將是具有學術性意義的,故收之於第一篇。此本是教案之整理。



      第二篇,證明北方所傳《舍利弗阿毘曇論》與南方所傳《毘崩伽》、《補特伽羅施設論》是由同一原型的阿毘達磨論書分化發展而成,進而闡明《舍利弗阿毘曇論》的法相特質,並觸及其與分別論者之關係。在南北論書關係猶不明朗之今日,筆者此一研究雖非完全,但相信仍具有某種學術意義。



      第三篇,考證從來學者間視為問題的漢譯《施設論》與有部《施設足論》之關係,進而嘗試探尋全體的《施設足論》其原型。雖然所推定的材料中,猶有不甚完全的,但此間也有無可動搖之結論。



      第四篇,對於《大毘婆沙》的編輯因由,筆者排除從來所信真諦、玄奘等所傳而另外探求。期盼諸位先覺對於筆者所得的異於傳說之結論不吝給予批判賜教,即是筆者將此整理成為一篇之理由。



      第五篇,有感於真諦、玄奘等所傳述的世親《俱舍論》述作因緣過於機械性,故筆者就此予以探究。所獲得的結論是,《俱舍論》主要是以當時流傳的有部綱要書作為種本,是依此種本予以改訂增補而成。所得的結論雖然簡單,但相信對於今後的《俱舍論》之研究,必然大有助益。



      要言之,前揭五篇是由(一)總纜南北,有關阿毘達磨全體之研究;(二)可以釐清南北論部之連鎖;(三)從來中國與日本專門學者雖盛行論究,但猶未能得以明瞭的,盡力予以闡明等三者所成。其中之任一,都是筆者用諸多努力所成,期望對於今後的阿毘達磨之研究能有某些貢獻與刺激,故彙整於此,期盼諸位先覺予以批判賜教。



      四、就論述體裁而言,基於研究論文之性質,因此,在論述時,對於從來一般既明之事實,盡量避免繁瑣,但對於新發見之論證,則大量揭其引證,期使所論得以完全。從而論文中,多有對照表,也是自然之數,故煩瑣在所難免。此外,為避免繁瑣,若只是予以引用的,固然毋庸贅論,若與主要問題無直接關係的論證,皆載於腳注中,希望讀者予以參照。



      五、如同前述,本書大體上是筆者獨自研究所得之成績,但在種種方面,直接或間接從先輩知友獲得不少示教與援助。尤其有關巴利文阿毘達磨的種種問題,從Mrs. Rhys Davids.與Dr. W. Stede的著作獲益良多;Prof. De la Vallee Poussin回函答覆筆者對於西藏譯《施設論》之詢問;以及在夏期休暇中,與筆者同宿,給予種種助言與援助的立花俊道等,可說是此論文之直接援助者,筆者在此特予致謝。此外,如同在論文中屢屢指出,本書在種種方面是承自於高楠教授、村上教授、姊崎教授、?川乾堂師、荻原雲來等人所見。今再誌之於此,並致上無任感謝之意。




    其 他 著 作
    1. 根本佛教解脫道論:木村泰賢新大乘運動思想觀
    2. 阿毘達磨佛教思想論
    3. 原始佛教思想論 新譯本
    4. 梵我思辨:木村泰賢之印度六派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