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語法學是一門基礎學科,自古以來讀書人就十分重視語法的分析。但是,他們使用的術語、研究的方法、語法的觀念,和現代西方傳入的語法學,不盡相同,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往往會忽略了古代學者的語法研究成果。語法學不能割裂古今,語法探索的材料文本,也不能割裂古今。語言現象是一道長河,淵遠流長,抽刀斷水水更流,現代漢語是古代漢語衍生變化的結果,彼此有著密切的因果關係。現代漢語的諸多問題,往往肇因於古代,我們要了解其中的所以然,就必須窮源溯本,由果找因,才能真正的貫通。前人常常叮嚀我們,學術研究,要做通儒,正是要我們優游古今,方得以來往自如。古代語料重要,古人的研究成果也重要,我們不能知今不知古,自我設限。學習語法,必須有效的繼承古人的研究經驗,學問是經驗的累積。最了解漢語的,是我們自己,不是外國人,今天的西方語法學有很多值得吸收參考的地方,但是我們不能盲目跟從,如果亦步亦趨的套招,只會迷失方向,要能役之而不為之所役,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襲其精神,遺其枝葉,不被套牢。這是現代語法學者應有的認知。
基於上述原因,本書採用了很多古漢語的材料,也介紹了很多語法學者對古漢語的研究成果,不僅僅是取例於現代漢語而已。本書設計的宗旨,主要用於初階的語法學習,也可以作為語法學課程的講稿或參考書,所以每章之後,提出了幾個思考與討論的題目,使學習者能深思自得,觸類旁通。因為用於教學,所以本書少談理論,多列例句,語法規則自然包含在各類例句當中。由例句體悟語法規則,就好像小朋友看圖識字一般,我們的目標是,用不著堆砌艱澀的術語,卻能把語法學變得親切又簡單。
漢語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語料,無論是歷史文獻保留下來的古代漢語,或是今日的各種方言紀錄,要建構最客觀可行的語法理論,必須從漢語這個龐大的語料庫著手,它提供了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材料。我們對這份資源,進行窮盡式的歸納與整理,語法的秘密,自能浮顯出來,未必得依賴西方語法理論,做橫向的移植,把漢語當作一個實驗品,目的只在證明某某西方理論的優越性,漢語只是一個附屬品而已,這樣的方向,未必妥當。在觀念上,漢語語法研究,是否應該就漢語講漢語,避免用外語來解讀漢語。我們自己要比外國人更了解自己的語言,我們自己不研究,沒有人幫我們研究。
民國五○年代,筆者就讀中文系,追隨許世瑛先生學習語法,當時用的是許先生的《中國文法講話》,這部書深入淺出,是筆者語法學的啟蒙書。就讀台灣師大國文研究所時,許先生授以《論語二十篇句法研究》,在課堂上對論語的每一個句子,逐句分析,逐句討論,從實例來建構理論,從實例找出規則,是由下而上的方式,而不是先有一套理論,再拿句例來證明的由上而下的方式。這個觀念,對筆者的影響尤其深遠。之後,由於興趣的牽引,續讀了呂叔湘、黎錦熙、高明凱、朱德熙、王力等人的著作,對趙元任的許多新觀點,尤感興趣。民國五十九年就讀研究所時,許先生建議筆者到師大英語系旁聽相關的語言學課程,影響較大的是湯廷池先生的「變形語法學」,又細讀了王士元的「變換律語法」。許先生又鼓勵筆者學習一些英文著作,在當時有限的條件之下,只能找到五本語法書:1965年Chomsky“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Topics in the Theory of Generative Grammar”(虹橋書局)、John T. Grinder 1972“Guide to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成文出版社)、Mark Lester 1971“Introductory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of English”(美亞書版公司)、Ronald W. Langacker 1967“Language and Its Structure”,許師要求一面讀,一面做筆記。這五本書就今天來說,也許是早已過時,但是在那個年代來說,如獲至寶,成為筆者語法觀念的主要基石。
民國六○年代,筆者開始講授語法學,並指導了幾位博碩士生。但是個人的主要興趣,還是比較集中在聲韻學,出版了十多部聲韻學的專著,卻一直沒準備出語法學的專書,去年在洪葉文化的建議和鼓勵下,才決定把近幾十年累積的資料,結集為這部教材。放到筆者規劃的《語言之旅》系列著作當中。這個系列包含十部和語言學相關的專書,都以「某某之旅」為書名,目標是希望把語言知識通俗化,讓每個人都看得懂。《漢語語法之旅》將是這個系列的第六部。本書的出版,特別感謝洪葉文化的熱心贊助,使筆者傳播漢語語法知識的心願得以實現。
自從追隨許先生習語法以來,研究和教學的資料,堆積如山,前賢的論文專著提供了本書許多的參考,猶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這樣的基礎上,使本書得以盡可能的按照筆者的初衷,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呈現於讀者眼前。當然,其中也一定存在著一些不足,或待修正之處。祈請同道先進不吝指教。
?
竺家寧
序於台北內湖居 201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