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別讓下意識騙了你:人真的是按自己的想法而行動嗎?比起靠意志力改變人生,整理下意識更容易。

別讓下意識騙了你:人真的是按自己的想法而行動嗎?比起靠意志力改變人生,整理下意識更容易。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559874
妹尾武治
劉錦秀
大是文化
2018年2月01日
100.00  元
HK$ 85  






ISBN:9789869559874
  • 叢書系列:Think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Think


  • 心理勵志 > 心理學 > 行為與決策











    •聯誼時穿紅衣服,會比較受歡迎?男女身高差10公分最容易配成對?

    •75 %的冤獄,都是因為目擊者害的。為什麼會這樣?

    •臉書如果改變貼文出現方式,就足以控制你的心情,導致你負面想法不斷。

    •有心人很簡單的就能把假記憶置入你的腦中,沒發生的事情你卻清清楚楚記得。




      人真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而行動嗎?

      如果有人告訴你,人的自由意志根本不存在,都是受環境影響,

      你還會相信自己的意志力嗎?還相信正面思考一定能翻轉人生?



      日本知名心理學博士妹尾武治,引述最經典的心理學實驗,告訴我們:

      比起痛苦的用意志力改變人生,整理潛意識其實更容易,幫你奪回人生的主導權!



      ◎?? ?騙得眼睛的,不讓騙過大腦



      •站在比自己胖的女生中間,就會顯瘦?是,這是艾賓浩斯錯覺。

      但,這種錯覺騙得了視覺,卻騙不了大腦,所以,個人魅力無法造假。

      就算是肉肉的身材,照樣比旁邊的人更有魅力。

      (你知道男人喜歡的肉肉身材,是怎麼個肉肉?)



      •表面善良理論:努力就有回報,這不是說教,是實驗結果。

      只要提供有溫度的訊息,就算是假奘,付出的好意還是會回饋到自己身上。 ?

      還有,努力一定會被看見,這絕非老媽碎念,心理學家摩拉里斯已用實驗證明。



      ◎?? ?想成功?每一個動作都要用腦子?大錯特錯



      •學習一門技術,重點不是活化大腦,反而是如何不要讓腦部太費力

      做學問,學習技術,原來重點不是活化腦部,而是根本不要讓腦子太費力;

      不信?巴西足球選手內馬爾踢足球時,腦部根本沒有活躍的活動。

      基本動作熟練到可以不加思索,腦子才有綜觀全場的餘力。



      ◎?? ?潛意識畫面會促使人們行動嗎?



      •廣告真的可以創造需求嗎

      幾個有名的實驗,包括立頓冰茶、神探可倫坡和城市獵人都已經證明,

      影片裡頭悄悄出現消費提示,觀眾竟然聽話消費。

      人的行動絕對可以透過操弄潛意識而改變,但前提是……

     

      •人會視自己的方便更改記憶

      你相信假記憶比真記憶還千真萬確嗎?記憶甚至會因為用字而產生扭曲嗎?

      問目擊者「你認為兩輛車子撞毀、撞上、衝撞、碰撞時,時速各是多少」?

      居然會因為四個不同程度的動詞,導致目擊者回答完全不一樣的結果。 



      ◎?? ?操控外界環境,就能操控潛意識



      •整理潛意識,比起用意志力改變人生更容易

      想減肥就少看美食節目,想降低颱風災情,就替颱風取陽剛名字 (這也是潛意識喔)

      用意志力改變自己,很痛苦,你該利用潛意識的力量,輕鬆轉變成更好的自己。

      你知道怎麼整理自己的潛意識嗎?



      看完本書的心理學實驗,你一定會懷疑:人真的是按自己的想法而行動嗎?

      其實人的意志力非常薄弱,

      比起痛苦的用意志力改變人生,整理潛意識更容易拿回人生主導權。



    名人推薦



      臨床心理師 蘇益賢

      溝通行為表達專家 裘凱宇

      臺灣應用心理學會副理事長、哇賽心理學總編輯 蔡宇哲

    ?


     





    推薦序一 心理學利用差異,找出更多可能性�蘇益賢

    推薦序二 你所知道的心理學,真的完整嗎?�裘凱宇

    推薦序三 心理學是豐富人生的學問�蔡宇哲

    前言 關於下意識的最經典心理學實驗



    序章 穿紅衣真的較受歡迎?

    實驗證明:紅色真能吸引男人�通則不能用來針對某人�把平均值套用在個別事例,往往失準�追求比自己矮五至十公分的女性,最容易成功?�心理學,「通常」不等於「一定」



    第一章?? ?騙過眼睛的,騙不過大腦

    站在比自己胖的女生中間──艾賓浩斯錯覺�魅力不會被錯覺欺騙�男人的理想女性體型:所謂「肉肉的」真相�艾賓浩斯錯覺騙不了大腦



    第二章?? ?怎麼讓人喜歡我?影響他的下意識

    想讓對方喜歡自己?不讓對方察覺的模仿�努力就有回報,不是說教,是實驗結果�表面善良理論:有溫度而不是酷



    第三章?? ?每一個動作都要用心──大錯特錯

    重要的是「如何不讓腦部太費力」�「不讓腦部費力」和「腦部必須活躍」,缺一不可�媒體播出的科學訊息,還有一半沒說�電視上的實驗,很多都是演出來的



    第四章?? ?正面思考不會讓人生變好

    負面思考一樣有魅力!要平衡�正面想法讓能量變弱、成就變低�負面對生存有利�人生的致勝武器,就在不利變數中�不是「想成為什麼」,先弄清楚「想做什麼」



    第五章?? ?潛意識畫面會促使人們行動嗎?

    人人都相信潛意識畫面的效果�潛意識效果來自於謊言�潛意識謊言述說了事實�以音樂為潛意識鏡頭所做的實驗�潛意識廣告可以創造需求嗎?



    第六章?? ?血型定性格是商機,不是科學

    血型診斷的歷史,只是學者個人說法�血型比例因國家而異�血型診斷儼然成為宗教�客觀的資料無法改變人的想法�用數據打臉血型性格論�無法證明沒有白烏鴉�「血型減肥法」,沒根據�因為好賺,所以偽科學不滅



    第七章?? ?墨菲定律和無人出局四壞球

    運動的「危險時間帶」是指……�墨菲定律──可能碰上的衰事,一定會碰上�又見確認偏誤�籃球的手感發燙,只是假象,手感變冷才是真的�懂科學的人,不會懂籃球迷�第一棒打者或四壞球保送,無法改變比賽的趨勢�人只能活在成見當中�解說無法同時兼顧正確性和趣味性



    第八章?? ?如何竄改他人記憶?

    人會視自己的方便更改記憶�人只記有利自己的部分�假記憶,比真記憶還千真萬確�記憶會因為言詞而產生歪曲�洗腦很簡單,只要「好像合理」就改變記憶�凶案目擊證人的證詞靠不住�變化盲視�說出來,就失去正確的記憶�三個臭皮匠從沒勝過諸葛亮�七五%的冤獄,都是因為目擊證人害的�製造假記憶操弄個人行為



    第九章?? ?操作外界環境,就能控制潛意識

    臉書可以操縱你的心情�朋友數量和腦容量有關�以女性名字命名的颶風災情較嚴重�兩個實驗揭示的無意識行為�整理不自覺的動作,比用意志力改變人生容易�品牌形象進入潛意識,操弄你的行為�品牌會改變你的潛意識�無法按自己想法行動?潛意識作祟�裝什麼表情,就會產什麼情緒�自由意志根本不存在,都受環境影響�潛意識有如準備電位,早於意志成形�所有一切都是事前(潛意識)決定好的�可以前往未來,但回不到過去



    第十章?? ?心理學我能相信多少%?

    如果實驗結果無法再現,就不是科學�複製實驗成功的心理學實驗比例只有三九%�再現性為什麼這麼低?──抽樣偏差�實驗者期待,形成自己要的結果�不要盲目相信科學論文



    後記 還在探索的過程

    ?









    關於下意識的最經典心理學實驗




      坊間到處都看得到跟心理學有關的書藉。



      女性雜誌談受歡迎女性的心理技巧,男性雜誌聊帥哥心理學、育兒心理術、受歡迎男性的心理術,此外還能看到躲避討厭上司的最新心理技巧、用最新心理學成為人生勝利組等。



      不只進書店,連電視上的談話性節目,都在談心理學。不過身為心理學者的我認為,雖然心理學是現代人們的熱門話題,但是相關的書籍或論述,完全都沒有做到傳道、授業、解惑。



      對大家而言,心理學雖然有趣,易入門,但還是有很多人覺得它可疑、奇怪。甚至有人認為這門學科就是「偽科學」。



      事實上在社交場合,只要有人說「我是心理學者」,周遭的人就會出現這種反應,例如「你研究心理學(這種讓人懷疑的學問)?」、「你是(奇怪的)心理學家?」所以會大方告訴別人自己是心理學者的人非常的少。



      我常常在想,心理學明明這麼受歡迎,但為什麼一旦表明自己是心理學者時,就成為大家嘲笑的對象?



      不過,只要看完這本書,這個謎就可以解開了。簡單來說,我認為最大的原因就是,心理學者以及有關心理學的書籍,並沒有把心理學正確的面貌告訴大家。



      因此我寫下本書,告訴眾人其真正的樂趣和厲害之處,我希望讀者也能透過這本書,了解心理學其實是有科學根據,絕對不是用一句話就可以打發的知識。為了解人類真實的一面,而採取的精緻方法論,才是其最深奧的妙趣。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本書和其他學者寫的大作一?深奧難懂。請不用擔心,本書絕對是一本可以輕鬆閱讀的心理學隨筆。



      我擁有許多嗜好,如摔角、足球等,為了讓這本書兼具科學實用性和樂趣,每篇內容我都經過深思熟慮,並結合這些樂趣寫下的文章,讓讀者可以輕鬆、一口氣看到最後。在閱讀的同時,還可以汲取到心理學具有科學性的一面,進而了解本來的面貌,並學習正確思考法和方法論。



      我希望讀者能夠把這本當成心理學入門書,在最輕鬆、自然的狀態下窺得其本質。



      此外,要注意的是,本書所探討的心理學只有「實驗心理學」。心理學大致涵蓋了兩個領域:實驗心理學、臨床心理學。臨床心理學是臨床心理師、指導員等人,為了改善患者的心理問題,而學習相關關鍵技術的學問。



      實驗心理學則是,先把一群人放在某種受操控的特殊環境,再給予某些刺激,記錄人們受到刺激後的反應。最後,將這些記錄統整、平均,推測人類心理反應的特性。簡單來說,就是應用科學的實驗方法來研究心理。



      為了讓不喜歡受約束的人,也可以享受閱讀的樂趣,所以我把這本書作為隨筆來寫。不過也因為這個緣故,有些部分刻意略過科學的嚴密性。關於這點希望大家能夠不深究,多多包容。



    推薦序一



    心理學用差異,找出更多可能性




      當你在逛量販店時,看到有個人結完帳要離開前,突然停了下來,若有所思。其實他是心理學家。因為店員在發票上畫一個笑臉,這個動作讓他產生好奇,心想:「為什麼要這樣做?」開車回家的路上,他繼續猜測:「這樣做會提升顧客滿意度嗎?」



      後來,不論天氣好壞,這位心理學家都會到量販店觀察,想知道「笑臉效應」會影響哪些狀況。去了幾次之後,他也和店員聊了幾回,這位心理學家終於對「笑臉效應」有了更多認識。他還知道,如果理論再繼續發展下去,他還能用這些機制來預測或影響顧客的行為。



      這位心理學家在做的事,體現了心理科學的精髓──觀察、描述、解釋、預測、控制──也是本書裡每篇研究背後的心理學家在做的事。



      透過研究,心理學家發現了許多人類行為背後的通則(平均值)。了解通則,我們通常可以做出更好的選擇。但過度相信通則,也行不通。畢竟人類相當複雜,凡事都有例外。但這也彰顯了心理學的另一種精神:我們在意、尊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並利用這樣的例外,來思考人類行為的更多可能。



      心理學研究是為了更了解人類心智。可惜的是,這些珍貴的資訊多半嚴謹的記錄在各類研究期刊中,鮮少有人接觸。我曾聽聞,一篇科學研究平均下來,只會有7個人看過,其中還包含作者的父母。



      我很高興看見這類書籍的出版,書中不但介紹了許多心理學現象,更進一步解釋原理誕生的過程;了解這些細節後,我們更有機會知道在應用這些原則時,該留意哪些限制。心理學離我們並不遠,其實就藏在生活中的某些片刻裡,只是有待我們發現。


    臨床心理師�蘇益賢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