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蘇志燮的每一天 2008-2015 So Ji Sub’s History Book(紅色溫度 收藏版)
定價200.00元
8
折優惠:
HK$16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那一年,我在巴黎:跟海明威一起享受流動的饗宴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281917
珍妮絲•麥克里歐
孟令函
遠流
2017年12月28日
140.00 元
HK$ 119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3281917
叢書系列:
綠蠹魚
規格:平裝 / 272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綠蠹魚
分
類
旅遊
>
歐洲
>
法國
同
類
書
推
薦
浪漫巴黎愛旅遊:人文藝術的魅力
JJ瘋巴黎
法饗人生 France。Feast。Fantasy
法饗人生 France。Feast。Fantasy
巴黎的想像與真實:公衛女子的生活觀察札記
內
容
簡
介
作家安東尼.波登說:「只要能夠感受到別人的生活,或是品嚐他們的日常飲食,都會讓你的生命更有厚度。敞開你的心靈,現在就從沙發上起身,走吧!──」
暢銷書作家珍妮絲.麥克里歐,2014年時便毅然辭掉廣告業的工作,從加州到巴黎自我放逐。她從抵達巴黎的第一天便開始寫日記,以素描、攝影和文字記錄她與這座光之城的點點滴滴。
那一年到了巴黎...
不但去海明威、費茲傑羅、畢卡索等藝文人士喜歡逗留的咖啡廳吃飯,還可以感覺海明威就像在耳邊低語。他的聲音很清晰,雖然只是寥寥數語,卻在心頭縈繞不去,鼓勵著我。有時我長長的步,海明威會走在身旁,邊漫步邊四處指點,提醒我別忘了看看門口的雕刻細節。我把這些小小的生活點滴都記在日記裡,海明威是個親切的好朋友,他指引我寫下專屬我的巴黎回憶錄。
「巴黎永遠都值得造訪,不管你帶給它什麼,它都會回報你。
如果你夠幸運,得以在年輕時住過巴黎,不管未來的人生你去哪裡,巴黎都會如影隨形,因為巴黎是一場流動的饗宴。
妳屬於我,整個巴黎也屬於我,而我只屬於這記事本和這鉛筆。」──海明威《流動的饗宴》
名人推薦
楊子葆(文化部次長、前駐法代表)、謝哲青(作家、節目主持人)--浪漫推薦
「這是一本具有美好年代風味的旅行小品,相當值得向台灣讀者推薦。」──謝哲青
「書中每一頁都提供誘人的巴黎味道,非常迷人!」──《今日美國》
「這是那種你看了之後,拜託她,祈求她,永遠不要結束的書。」──知名作家Susan Blumberg Kason
「珍妮絲對巴黎之美獨具慧眼,她把當地人習以為常的珍貴時刻記錄下來。」──《圖書館週刊》Cheryl Yanek
?
?
目
錄
前言
January�Janvier
馬車綠的一月:新年假期裡的旋轉時光
February �Fevrier
紅色的二月:浪擊不沉的生命與橋樑
March �Mars
灰色的三月:春雨中被怪獸守護的聖母院
April �Avril
粉紅色的四月:喚醒沉睡欲望的市集日
May �Mai
亮綠色的五月:小心,街頭藝術家入侵!
June �Juin
五顏六色的六月:文人咖啡店前愛情的花朵綻放
July �Juillet
藍白紅的七月:凡爾賽宮的水晶燈下聽不見哭泣
August�Aout
水藍色的八月:艾菲爾鐵塔偶爾也想獨處
September �Septembre
橄欖綠的九月:從不遺棄長棍麵包的法國人
October �Octobre
橘色的十月:被風吹散的落葉公園
November �Novembre
灰色的十一月:像法國人脾氣的漫長冬夜
December�Decembre
亮黃色的十二月:閃閃發光的聖誕快樂
謝詞
?
序
前言
巴黎是座適合散步的古老城市,走過帶著中世紀古意的小街角,人聲鼎沸的大街道接著就迎面而來,剛剛擦身而過的公寓牆上有個小告示牌,它告訴你,某個偉人在這棟公寓裡出生、生活,直到過世;再下一個街角,又有另一個這樣的告示牌映入眼簾。你也可能會被那些華麗的路燈吸引,細看才發現,這些路燈上的花樣都跟航海有關;接下來的好幾天,你漫步在這座城市裡,尋找這些充滿航海風格的景物。你發覺公園的長椅、學校裡、雕像上,都有這 些航海主題的花樣。
剛開始我只是把這些小發現草草記錄在我的旅行日記裡,慢慢的,這本日記裡增加了我隨手畫的圖、不小心灑下的鋼筆墨跡還有照片。從這些紀錄中我發現了一個規律──不同季節的巴黎有不同色調,春天是粉紅色、秋天是橘色,而冬天則是各種細緻沁涼的藍色揉合而成。我也發現,巴黎的每一天都以不同的聖人命名,所以我把這些聖人的名字也加進了內頁。有時候我會看見一抹紅色的光線在淡米白色的建築背景襯托之下,更顯亮眼鮮明,我先用相機拍下畫面,然後拿出隨身攜帶的水彩組和旅行日記,試著描繪出同樣的景色。直到現在我依然樂此不疲的如此記錄巴黎的風景;對好奇的藝術家來說,巴黎的美好永遠探究不盡。
這些素描手稿通常都會變成我的「巴黎情書」;我每個月都會用繪畫紀錄巴黎的生活,然後把這些搭配了插畫的信寄給期待收到手寫信的朋友。在這個數位時代,收到實體信件已經變成一件新鮮事。這本充滿插圖的旅行日誌內容全都擷取自我隨身的記事本,它 是一本回憶錄、是一本旅行指南,更是我對美麗巴黎的謳歌。 Allons-y!我們出發吧!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