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自古以來,我國拳術有外家與內家的區別與不同,太極拳的自古為人難知難明,主要原因在於難明外家拳與內家拳的差異與不同。太極拳是內家拳,由於在一般的觀念裡,對於拳術都只知外家拳,對內家拳完全不知,都以外家拳的觀念思考太極拳,以外家拳的觀念學習太極拳,迷失於歧途,以致百思難明,久學難成,自古即是如此,所以拳論云:「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即是指此而言,是要成功的學習太極拳,首先要確立的一個學習的方向與前題。
太極拳與外家拳是完全不同的,不但不同,在本質與本性上更是完全相反與對立的。外家拳求用力,愈剛猛愈好,求外在肢體動能,而學過太極拳者都知道,太極拳不可用力,要求鬆柔,是求內在運作之功,這是二者間最基本的區別。由是可知,外家拳是使用有形的肢體,是有形的肢體面的拳術,人人生來都知,從無疑義;太極拳不用力則全是內在運作之功,人完全不知,對任何人而言,都是一個全新的學問與認知,更是一個反向的觀念,因而有其深厚的內涵,是要學習與了解其內涵,並非僅有其形式。筆記共有九冊,分為上、中、下卷各三冊,因為編修整理的關係,本次先行出版上卷三冊。本套筆記所記,全是內在運作之法,以供學者參考研修。所以太極拳高深奧妙,其玄奧難明,由於要學其內涵,能知其內涵,就可知道太極拳並不玄,只是高深。自古相傳有論、經、歌、解,論是拳論,經是拳經,歌是真義歌與十三勢歌,解是行功心解,其中皆是太極拳內在運作的精奧,太極拳已盡在其中。筆者於一九九四年起,將上述經籍修習所得,自認巧妙有效的內在運作之法,不捨遺忘,開始筆記,不知不覺間記了近二十年。由於所記內容微不足道,不敢示人,為拳友的敦促,勉予成書示人,如有缺失,尚蒙先進指教,則不勝銘感。這是要一面學習、一面體悟,才容易明白,畢竟太極拳是反乎一般習常的觀念與認知的,非經體悟,難以明白。
陳傳龍 ?謹述於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