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別再叫我加油,好嗎:我用心理學救回了我自己

別再叫我加油,好嗎:我用心理學救回了我自己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3429159
張閔筑
三采
2017年12月08日
107.00  元
HK$ 90.95  






ISBN:9789863429159
  • 叢書系列:愛寫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愛寫


  • 心理勵志 > 個人成長 > 心靈成長

















    「我學心理學,是為了拯救我自己!」

    教室內不可言說的霸凌、不被同儕理解的孤獨、無法交集的平行線父母,

    活下去,是厭世者最積極的努力。





    審訂序 心理學給我的力量  蔡宇哲

    推薦序 是的,你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好了  海苔熊

    自序 也許再也好不了,那又怎麼樣?



    ◆ Chapter 1. 打開藍色大門

    我死了對全世界都好

    別叫憂鬱快樂一點

    我的記憶被偷走了

    ▍心理學教會我的事:正視自己的感覺

    ?

    ◆ Chapter 2.  憂鬱找上我,還是我找上憂鬱

    教室內不可言說的祕密

    我沒有資格在這裡

    察言觀色是我發展遲緩的能力

    我得偽裝

    ▍心理學教會我的事:笨是天生的嗎?

    ?

    ◆ Chapter 3.  沒有盡頭的輪迴


    壓力悶燒的結果

    被討厭了,勇氣幫不了我

    不如就這樣消失吧

    這一次,試著拯救自己

    ▍心理學教會我的事:壓力是自己給的

    ?

    ◆ Chapter 4.  終於找回了自己

    寂寞,會傷害尊嚴

    第一個救我的人

    朋友原來是這樣來的

    打開心房,再多一點點

    從心底和父母擁抱

    ▍心理學教會我的事:維繫友誼的七大原則

    ?

    後語 離開病房之後

    ?





    作者序



    也許再也好不了,那又怎麼樣?




      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曾說,我不停作畫,是為了壓抑不斷湧現的自殺慾望。而草間彌生的畫筆,對我而言,是心理學課本。

    ?

      這是一本透過心理學自我剖析的憂鬱症自傳。

    ?

      在歷經數次藥物治療、心理諮商都沒有突破性的改善後,我陷入極度焦慮,像是一縷幽魂,被困在沒有出口的鬼屋。於是,即將升大三時,我毅然決定轉學至心理學系,期待透過理論來了解疾病是如何定義出來的?患者和所謂的「正常人」有何差別?所謂的「正常人」究竟長什麼樣子,有哪些行為模式、哪些性格?除此之外,我必須努力去分辨在自己身上發生的那些思想、行為,究竟哪些是因憂鬱症而生,哪些特質來自於原本的我?什麼樣的不完美,我可以適度地原諒自己,告訴自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什麼樣的情況,我必須正視問題,迫使自己做出改變?

    ?

      重點是,未來的日子,我該怎麼看待自己?該以什麼樣的態度活下去?

    ?

      這些年藉由心理學的學習,確實幫助我改善人生,不再如往日般憎恨自己。雖然,很多時候還是會因為焦慮與憂鬱的症狀而痛苦難耐,但現在我更懂得如何與這樣不舒適的自己相處。在這本書裡,我也會分享如何透過心理學去改善症狀。

    ?

      從高二確診憂鬱症至今已將近七個年頭,這些年一直處於發病、緩解(remission*註)、復發的循環裡,康復的路看似遙不可及。



      *註:此處稱緩解(remission),而非復原,是因為憂鬱症並非全有全無的概念,因此用緩解比較精確。



      事實上,憂鬱症的治療確實往往長達數年之久,而看似好轉的幾個月後,又會因一些生活挫折而導致復發,如此循環不斷發生,終致讓我感受到「我可能一輩子也好不了」的無助感。對於憂鬱症患者而言,治療的過程是條漫漫長路,內心飽受寂寞的煎熬,因病造成的生理健康損害、認知功能下降及社交技能低落,都讓他們與正常人的世界更加脫節。

    ?

      雖然憂鬱症是復發率極高的一種疾病,但不代表在「緩解」狀態下的「前患者」會辦事能力不佳、或是難以相處,在懇請各公司的人資們不要因應徵者的疾病史而產生偏見啊!我對於書出版之後要找工作很擔憂啊!畢竟社會上還是存在精神疾患汙名化的積習。(哭)

    ?

      曾經看過一部憂鬱症宣導影片,找來一些康復患者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猶記得其中一個女人因為回想起痛苦過往而哭倒在鏡頭前,她說:「憂鬱症是很痛苦的事,但康復之後卻能幫助妳更堅強。」當時的我,病得很重,根本無法相信她所描述的「更堅強」是否真的能發生在自己身上?也許,她只是那個比較幸運、有機會擺脫疾病的人罷了,而連發票都沒中過的我,復原這種運氣,我不相信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

      確實,邁向緩解的路非常漫長,就像設置在另一個山頭的馬拉松終點那樣,站在這山看不見它,也不確定它是否真的存在。治療與生活的過程中會歷經身體與心靈的煎熬,經常冒出放棄與否的掙扎,只能靠內心對於終點線的意象,鼓勵自己再多跨出幾步。如此,緩慢的前進,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成為「正常人」。(不過如果你有把書看完,就會知道世界上並沒有所謂的「正常人」,只有每一個獨特的個人。)

    ?

      該如何與「疾病」「共處」,是憂鬱症患者終身的課題。



    推薦序



    是的,你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好了


    ?

      這本書我想要特別推薦給「覺得自己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好了」的人。

    ?

      這一、兩年我收到很多憂鬱症患者的來稿,說自己寫了一本書邀請我推薦,不過,我大部分的回應都是拒絕,我當然覺得他們的故事很重要,但同時也擔心:這些故事真的能夠類推到其他的患者身上嗎?為什麼就沒有任何一本有關於憂鬱症的書,是可以結合自己的經驗和相關的理論研究,來描述憂鬱症的?直到我翻開這本書,才發現它是我一直要找的書。

    ?

      才翻了幾頁我就想——天哪,這真是太好了!大家都能夠用這種科學的觀點來看待憂鬱症就好了。

    ?

      我本來是這樣想的。

    ?

      作為一個把科學和理性當作武器,區隔自己情緒感受的人,以為這是一本很安全、介紹憂鬱症相關理論的書,抱著這樣的心情翻開,沒想到讀著讀著,就掉眼淚了。

    ?

      尤其是讀到烤地瓜那一段,我簡直是在床上哭到翻來覆去!怎麼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寫的如此貼切!一邊哭的時候,我也寫下自己的感覺:



      「我一直以為別人給的愛是有條件的。你們之所以喜歡我,是因為我表現得很好、很努力、做出一些成績,如果怠惰、懶散、放鬆了,你們就不會喜歡我了。因為這樣,所以每次聚會、邀約,好像都得要有一個什麼目的,不是為了討論工作報告,就是為了聆聽某一個人的痛苦和難過,絕對沒有什麼是『純粹的打屁和想要了解你這個人』。



      我不習慣和其他人建立感情,更真誠地說,或許是我害怕他們看到沒有任何貢獻的我,就會不要我、不喜歡我、討厭我了。所以每次出現的場合都要假裝,把自己表現得很有用,這樣子才不會被遺棄、被討厭。」

    ?

      這樣和自己生命呼應的經驗,反覆發生在閱讀的歷程當中。很多段落都會勾起我自己的一些感覺和想法,也是我覺得這本書最珍貴的地方——就算是一本建立在心理學理論上的書,但在這些理論的背後,有一個活生生的人,正在用她的生命和你打招呼。

    ?

      在我學習社會心理學的過程當中,對我來說,我學到最重要的兩件事情就是「改變認知」(change? cognitio)和「尋求社會支持」(seek social support);但在這幾年我開始念諮商,發現還有兩件事情也非常重要——「練習接觸自己的情緒」(emotional connection)與「自我覺察」(self awareness),這本書完美的結合了這四件事情:寫日記接觸自己的情緒、利用讚美箱改變自己的想法、在球隊和活動當中找到自己的社會支持、並且時時刻刻覺察自己的狀態。

    ?

      這是一本編織自己生命經驗與心理學理論的書,我很訝異大學部的學生可以寫出這樣的內容,也很心疼她那段時間經歷的種種,但其中我覺得最值得推薦的是「也許我一輩子也好不了,那我就和症狀一起活下去吧」的想法,讓這本書不但不會淪為一般的勵志書籍,反而更貼近真實。



      前幾年我在上變態心理學的時候,我們的老師(同時也是精神科醫師)語重心長的告訴我們:「我們研究了這麼多年憂鬱症,對它的了解還是有限,從前我們都認為是血清素太少,但每年都有不同的研究推陳出新,現在這個答案也不一定對??當年我接受精神醫學訓練時老師教的東西,現在幾乎都變成錯的了。面對心理疾病,或許最大的智慧,就是承認我們的無知。」



      人類是需要原因的動物,當我們看到身邊有一個人痛苦、難過、萎靡不振、對任何事情都缺乏興趣的時候,會很想要知道「原因」是什麼,但就像閔筑說的,或許真正的原因是來自「四面八方」的,家庭、基因、身邊的朋友、成長經驗、求學過程,都可能是引爆的導火線之一。或許「解開」這些結並不容易,但在那之前,我們可以先嘗試去「了解」,不論是了解身邊那些正在受苦的人,或者是了解現在正在受苦的自己。

    ?

      如果你已經厭倦了那些文青系、安撫系、患者自白系卻又耽溺在文字裡面無法呼吸的憂鬱症大眾書籍,那麼這本結合理論與個人經驗,用生命刻劃出來的心理學科普閱讀,將陪你走過一段,用思考、歡笑和淚水交織出來的路。

    ?

      是的,也許你這輩子不可能會好了。但即使是這樣,你也可以在剩下的這段時間裡,練習對自己好。


    海苔熊




    其 他 著 作
    1. 刺蝟女孩:為什麼痛的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