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魔法森林(《秘密花園》第二集,中文版獨家附贈32頁練習本)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資本主義的罪惡咖啡館:咖啡館裡的書摘與管理哲思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023951
黃世芳
雅書堂
2017年11月10日
93.00 元
HK$ 79.0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3023951
叢書系列:
People
規格:平裝 / 176頁 / 14.7 x 21 cm / 普通級
People
分
類
社會科學
>
經濟/趨勢
同
類
書
推
薦
新社會
國際政治經濟學(簡體書)
國際政治經濟學
21世紀諾貝爾經濟學獎2001-2021
【升東大名師教你解讀經濟套書】(二冊):《從統計看經濟》、《從地理看經濟的44堂公開課》
內
容
簡
介
「知識經濟時代,忙碌是罪惡……」
兩岸「職場咖啡館化」創始人精湛之作!
目
錄
Chapter 1 芳醇中帶有苦澀:
資本主義必然存在著貧富差距
Chapter 2 香醇風味背後的憂傷:
資本主義必然存在著剝削
Chapter 3 奶泡的現實與虛幻:
貨幣寬鬆政策下的贏家與輸家
Chapter 4 晉升為AA級咖啡豆:
務實地成為資本家的同路人
Chapter 5 啜飲的是浪漫還是邪惡?
──漫談資本主義下的社會現象
Chapter 6 被套牢的小蝸牛:
房地產在資本主義社會扮演的角色
Chapter 7 泰晤士河畔的傳奇:
資本主義與咖啡館
Chapter 8 來一杯花式咖啡or黑咖啡?
──自由主義者與保守主義者
Chapter 9 不同的沖調方式各有韻味:
關於大家長式的領導管理
Chapter 10懂咖啡才能品咖啡:
業務部隊的領導與管理,是最困難的一種
Chapter 11不敗的經典:
每個人都該讀彼得.杜拉克
Chapter 12 只賣咖啡的咖啡館:
人人都知道聚焦專注,是什麼讓管理者總是分心?
Chapter 13 自我感覺需要良好:
羅生門的職場人際
Chapter 14 一隻蝴蝶飛過:
從渾沌理論談經營沒有長治久安之道
Chapter 15 小心情緒陷阱:
從「空」的境界談管理者如何扭轉局勢
Chapter 16 回甘,總在苦過之後:
給空降到海外市場的主管的建言
Chapter 17 不怕被討厭,於是自由:
從馬基維利談團隊領導
Chapter 18 命運女神&牛奶罐裡的小老鼠:
談吸引力法則
Chapter19 信任創造高度:
任用比自己更優秀的部屬,是一種難得的能力
Chapter20 咖啡不是醒腦藥,真知才是:
人類社會不總是進步
?
序
作者序
關於資本主義的反思與批判多如繁星,十九世紀馬克思(Karl Marx)的《資本論》已經大量地解釋了勞工與資本家的彼此矛盾關係,其「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理論」,甚至引發了20世紀初共產主義的興起。
蘇聯、中國等國家的共產政權,即是對於資本主義反動之具體而大規模的實際驗證,然則資本主義並沒有滅亡,在許多國家施行了共產主義並發生了相當規模的人道災難之後,紛紛又轉而投入資本主義的懷抱,甚至尤有甚之。以此作為事後諸葛的研判:也許資本主義社會雖有諸多不美好,但是卻與貪婪人性一拍即合。
本書的內容係以一位既是工薪階層也是中產階級,兼具企業經理人三重身分,在金融產業二十餘年的觀察。探討現代資本主義,為什麼依舊如同中古世紀的貴族(資本家),奴役著佃農與奴隸(勞工)的現象持續至今,提出一己之論點。本書嘗試從資本主義的社會現象為出發點提出省思,闡明為何資本主義社會必然存在剝削與貧富差距。同時也理解貨幣寬鬆政策下的資產與房地產泡沫,如何造就1%的既得利益者與99%的被剝削者此兩大階層。因此務實地成為資本家的同路人,並戒慎恐懼地避免陷入資本主義社會的陷阱,這是每個人都需要了解的課題。
此外我們將探討各種非典型的管理模式,如何能讓團隊經營振衰起敝。透過許多有趣的哲思,連結彼得.杜拉克的管理學與馬基維利的「君主論」,交織成活用且實務的團隊經營眉角。在尊重有機體的團隊及其經驗演化的前提下,進行「減法與極簡」的管理,讓團隊有更多機會去嘗試並辯證更有效率的運作模式。而關於人才的培養,我們必須容錯與信任。信任一個人或許可能帶來風險與失望,但一旦他做到了,對主管與部屬雙方都是人生難得的禮物。此外人才總是會流動而離開你,重點是你能不斷地塑造新的人才。此時你必須扮演好一個教練的角色,拋棄大家長式的權威領導。
綜觀歷史長河,歷代的變革與變法,為何經常難以整改既有體系?管理者是否經常低估事情本身的複雜性,而且時間又是稀缺資源,以至於過於理想的政策,常常讓今日的「解」成為明日的「結」。
因此要尋求可行的高槓桿解,方能專注要事,並取得具體成效。因為變革要長遠有如跑馬拉松,別背太多包袱,也別求快。此外人人都知道聚焦與專注,但是什麼總讓管理者分心;而管理者總是尋求理想模式,但其實並沒有長治久安的經營之道。
本書從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合理現象出發,並務實地討論身處其中的處世之道。
一個資本家的同路人(企業經理人),要如何在為資本家追求獲利的同時,又能協助部屬個人發展,在其間取得平衡?一位自由主義者,如何在保守主義的企業平台中共創雙贏?我將在本書一併探討。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