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如何在股市賺到200萬美元(經典紀念版)
|
|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
|
|
|
|
|
9789869526340 | |
|
|
|
尼可拉斯.達華斯 | |
|
|
|
陳儀 | |
|
|
|
經濟新潮社 | |
|
|
|
2017年11月11日
| |
|
|
|
107.00 元
| |
|
|
|
HK$ 90.95
|
|
|
|
|
| |
|
|
|
|
|
|
詳 細 資 料
|
ISBN:9789869526340叢書系列:經濟趨勢規格:平裝 / 272頁 / 21 x 14.8 x 1.7 cm / 普通級 經濟趨勢
|
|
分 類
|
商業理財 > 投資理財 > 股票/證券 |
同 類 書 推 薦
|
|
|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
|
|
內 容 簡 介
|
★★投資史上的經典之作★★
用對方法,散戶也能賺大錢!
這本書的作者,一個投資的新手,真的在18個月內淨賺2,000,000美元! 他曾經:
沉迷於小道消息、 到處打聽「明牌」、 靠「直覺」買賣股票、 做股票像在「養寵物」、 頻繁殺進殺出……
重點是,他在歷經慘痛失敗之後,懂得自己分析,歸納出如何降低風險的方法。 首先,他抓出問題所在: 1.????買進之後就下跌,賣出之後卻上漲! 2.????即使股票還在漲,卻太早賣出,未能實現足夠的獲利。
而且,他深刻體會到,自己只有一半的機會是對的。 如何讓買賣股票,不是只靠運氣?
於是,他想到: • 利用「移動停損單」的方法,設法控制虧損比例 •????他信仰基本面的投資——精選股 •????他信仰技術面——設定箱形(box),找買點,設停損點
結合了基本面、技術面的方法,他發展出箱形理論(Box Theory),結果,最後他淨賺了200萬美元!
他的致富過程引起《時代雜誌》的好奇,對他做了專訪,使他一夕成名。之後他將投資過程寫成這本書,一出版就大賣,銷量超過 40萬本,迄今仍是亞馬遜網路書店的長銷書,也成為投資史上的經典。
為了自己,也為了將來,你應該做「對的投資」,汲取這本書中的智慧。
★★★本書為《一生做對一次投資》改版★★★★
專業推薦:
在股票的世界裡,達華斯就像生活在你我周遭的小散戶,曾聽小道消息慘賠,曾被市場情緒沖昏頭,唯一不同的是,在歷經一段不短的學習與摸索期後,達華斯藉由不斷修正錯誤,最後靠著自創的箱形理論(Box Theory),在短短十八個月內賺到二百萬美元。達華斯算是比較初階,適合不能隨時看盤的上班族。——專職投資人、《股市大贏家》作者 陳進郎 (摘自《今周刊》828期「陳進郎導讀三本大師之作 精進技巧」https://goo.gl/bTn8Hf)
看完他的投資過程,我似乎看到另一本投資經典《股票作手回憶錄》的影子。作者都是把自己真實的投資紀錄,一五一十地娓娓道來,讓讀者跟著他的投資經驗,一起走一回。這個發生在近六十年前的故事,到今天仍可以讓股票族參考,可見,賺錢的方法只要是對的,可以跨越時空歷久彌新。——《Money錢》雜誌顧問、理財作家 林奇芬
一個有趣的人,過了有趣的一生,賺到有趣的錢,寫了一本有趣的書。賠小賺大,立於不敗之地,贏面當然居多。——資深翻譯家 羅耀宗
投資使人富有,但投資失敗可能慘遭破產!不過,失敗並不可怕,怕的是永遠用錯投資心法,如何擁有獨到心法,請體會本書。——財經專家 阮慕驊
|
|
目 錄
|
推薦序?M找自己的賺錢魔法�林奇芬 推薦序?@張好網子�羅耀宗 原出版商序 作者前言
賭徒時期 第一章????在加拿大的日子
信奉基本面的時期 第二章????進入華爾街 第三章????我的第一次危機
轉而信奉技術面的時期 第四章????發展箱形理論 第五章????越洋電報繞著地球跑
技術面與基本面並重時期 第六章????小空頭市場期間的領悟 第七章????理論開始奏效 第八章????我的第一筆五十萬美元 第九章????我的第二次危機 第十章????二百萬美元順利落袋
時代雜誌的專訪
附錄A????電報 附錄B????技術線圖???????? 附錄C????讀者提問與回答
|
|
序
|
推薦序 一張好網子
羅耀宗
一個有趣的人,過了有趣的一生,賺到有趣的錢,寫了一本有趣的書。 這是一個典型的投機客在錯誤中跌跌撞撞,摸索成長的故事。從只知道股票是「會漲也會跌的東西」,到一次「新手的好運」,開始懷疑是不是錯過人生最美好的事物,而一頭栽進股市,放手一賭。 他四處打聽「明牌」,以為一切會像第一次甜美的意外那麼容易。事實不然,他錯了,也賠了。 又因一次意外,他發現到基本面的重要,於是每晚耗上幾個小時,鑽研數百家企業的財務報表,然後仔細閱讀評等機構發表的報告,以求迅速了解各家企業的相對基本面優劣。 他決定購買漲勢比大盤強的產業股群中,基本面最好的個股。不再聽信別人的小道消息,自己用功做功課,運用科學方法研究買進股票,應該沒錯吧?可是,這也賠了,而在危急之際救他一命的,竟是他完全一無所知,只是「看起來好像即將上漲」的一檔股票。 於是,他踏進技術面分析的領域——完全根據股票在市場上的行為而買賣——因為他認為技術面走勢包含的資訊比基本面要廣;所有的資訊,一定反映在價格走勢和成交量上。所以他捨棄基本面,只買突然綻現技術面強勢的股票。 這一招也不是完全靈光。買進的技術面強勢股,可能急轉直下,等到賣出,又開始上漲。也就是,進出場時機不對。潛心研究,他進而發現股價亂中有序的「箱形」走勢,並且靠它賺進可觀的利潤。他也在本書明確指點務實可行的一般性做法,告訴我們買點和賣點各在箱形的哪個位置。 經過市場的進一步磨練,他重新發現,個股的價格走勢畢竟受到基本面強弱勢的牽引。「如果一匹馬會贏,牠就是會贏,即便有成千上萬個觀眾為另一匹馬加油,牠一樣會贏」。所以他的操作手法回歸技術面和基本面並重,一直到操作生涯結束。 但是世界上沒有萬無一失的理論。他相信,即使是賺錢的理論,執行時必有一半的時候是錯的。沒人是先知。市場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事。再怎麼費心鑽研,總有人算不如天算的時候。這時,就要遵循股市那句老話:「斷然認賠停損」(cut loss short)。 他利用移動停損的觀念,在股價上漲時,亦步亦趨地設定出場點。只要股價不跌到這一點,就不去動它。於是,利潤沒有上限,實現了做對那一半「讓利潤源源滾進」(let profit run)的成果;反之,一遇跌幅到達某種程度,二話不說,拔腿走人,因而限制住做錯那一半的虧損。 股市本就充滿驚奇。想要獲利,不能單靠運氣,也不能單靠努力。賠小賺大,立於不敗之地,贏面當然居多。 我在筆譯生涯之初認識達華斯,譯過他寫的《華爾街傳奇——我的生存之道》(Wall Street: The Other Las Vegas;寰宇出版公司發行)。大約那個時候,我也曾混進股票市場當「賭徒」,卻在發生虧損之後,做成結論:「不是那塊料。」於是黯然引退,專心筆耕,少碰股票。 而今翻閱這本書的「作者前言」,讀到一位讀者對達華斯說,「你雖然在股票市場賺了二百萬美元,但在出版業,你可能連兩分錢都賺不到」,聞之大驚。如果我在下賭虧損之後,能有達華斯不屈不撓的毅力,鍥而不捨研究自己的錯誤和設法改進,也許今天就不必為他的書寫推薦序了。 翻譯《葛拉漢的左腦巴菲特的右手:竄出渾沌市場的投資智慧》(How to think like Benjamin Graham and invest like Warren Buffett;美商麥格羅•希爾公司發行)一書,曾經譯到這麼一句話:「努力抓蝴蝶的人不能只靠運氣,必須有一張好網子才行。」 成長的關鍵,在於懂得從錯誤中學習,更好的是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達華斯把他在股市浮沉而終致投機成功的經驗寫成一本書,給了一張好網子,剩下的,就等你自行摸索如何揮舞。
(本文作者為資深翻譯家,曾獲時報出版公司「白金翻譯家」獎。所著《Google:Google成功的七堂課》獲中華民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金書獎。現為財金與商業專業自由文字工作者。設有「智慧語錄」部落格http://allinonesentence.blogspot.com/)
推薦序 尋找自己的賺錢魔法
林奇芬
開始讀《我如何在股市賺到200萬美元》這本書時,我覺得有點驚訝,又有點沉悶。一個舞蹈家卻成為股票投資高手,這個故事本身就夠讓人驚訝了。而書中不斷地提到,他何時以多少錢,買了某支股票,又在何時以多少錢賣出。看著一個又一個陌生的公司與股價,心裡不免覺得很悶。 但是,當我耐著性子看完他的投資過程後,我卻似乎看到另一本投資經典《股票作手回憶錄》的影子。作者都是把自己真實的投資紀錄,一五一十地娓娓道來,讓讀者跟著他的投資經驗,一起走一回。感受他的挫敗、迷惘,也感受他體悟後的興奮,與成功的喜悅。 這個發生在近六十年前的故事,到今天仍然可以讓股票族參考,可見,賺錢的方法只要是對的,可以跨越時空歷久彌新。雖然用今天的眼光來看,作者達華斯要營業員每天發電報告訴他股票報價的方式,和今天我們拿個智慧手機就可以掌握全球股價來看,真的是恍如隔世。但是,和股市保持一點距離,尋找強勢股、嚴謹遵守停損點,這些投資紀律則是成為股票投資高手,永遠不變的金律。 作者在初嘗投資市場水溫之際,也跟所有追高殺低的投資人一樣,頻繁進出、亂買一通。但後來他體會,要基本面與技術面並重,也就是先從投資刊物中尋找幾檔基本面看來不錯的目標。接下來就是耐心觀察,看哪一檔股票的股價出現「飆股」特質,就可以積極持有。 作者獨創的「股價箱子」投資術,從現在的眼光來看,就像是K線圖再搭配移動平均線,來觀察股價的波動區間,突破就繼續持有,跌破某個區間就停損出場。我個人覺得這是個簡單有效的投資策略,但是,投資人能不能切實執行,其實關鍵點是自己的心理面。 書中作者提到,嚐到投資勝利滋味後,有一度因為拜訪營業員,迷上了到證券號子交易的氣氛,結果那段時間讓他產生盲目的從眾投資行為,反而造成大虧損。還好後來他即時撤退,回到遠離市場讓自己冷靜判斷的投資模式,才又再創投資佳績。所以,和股市保持一點距離,不斷地研究、尋找自己獨特的投資模式,這是我讀完這本書後的另一個體悟。
(本文作者曾擔任Money錢雜誌社長、Smart智富月刊社長、總編輯,長期從事理財知識普及化推廣。在鉅亨網部落新世界、基智網理財達人部落格、雅虎奇摩理財專家專欄、網路家庭基金名家專欄均有專欄寫作。現為Money錢雜誌顧問,理財作家,著有《治富:社長的理財私筆記》等書。)
|
|
|
書 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