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本校(樹德科技大學)校園景致優美,師生及校外訪客經過時總會慢下腳步,乃至駐足流連,細細品味其美妙聲韻、璀璨光影、絢麗風姿的寄情湖,在此際夏日當空的時節,依然嫵媚動人。
那對永遠相依相伴的「俏鴛鴦」,一如以往悠哉游哉於荷湟蘭渚間,邕邕和鳴,顧眄儔侶。唐朝詩人鮑溶〈南塘〉有言:「蓮花受露重如睡,斜月起動鴛鴦聲。」以及盧照鄰〈長安古意〉所云:「願作鴛鴦不羨仙。」誠此之謂。
湖岸景色宜人,四周的鳳凰花火紅正艷,成排的阿勃勒黃華尚盛。參挺其中的桃花心木、金龜樹、七里香、榔榆、旅人蕉、黃槐、九重葛、麵包樹等,莫不翠繞珠圍,旖旎競秀。
從東、北兩邊高地人造小溪源頭一路循階往下蜿蜒到湖面的淙淙流水,不禁使我們憶起南宋楊萬里〈小池〉的文字:「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泉眼、細流、樹蔭、柔光、荷葉、桑蜋,相映成趣,構成一幅生動的湖池風物圖。
近數日來的蟬鳴特別響亮,偌大校園裡除了朗朗讀書聲外,還會傳來抑揚頓挫的唧唧蟬鳴,陪伴埋頭書堆的師生。沒錯,那是寄情湖畔的蟬吟。據昆蟲學的研究,會發出「知—了,知—了」叫聲的是雄蟬,那是牠們的求偶聲。因雌蟬肚皮上無音蓋和瓣膜等發聲器。蟬的鳴聲,當然也是一種「示好」的表達,更是牠們繁衍下一代的驅動機制,象徵著生界的活力與生命的紹承。
同樣的,作為人,需要有生命活力與良心(孟子語)良知(陽明語),才能在世間—人的社會裡,不但得以接納自己,珍愛自己,發揮潛能,自我實現,而且得以將才智、能力、情操等踐行於社會生活與工作職場之上,為公眾、為職務盡心竭力,以謀社會、國家之發展與進步,體現儒者所提仁濟天下,佛家所倡慈悲利他的胸懷與精神。
本校本組(通識教育學院中文組),即緣於上述理念,五年來積極撰寫中文課程實務教學方案,參與教育部「全校型中文書寫課程革新推動計畫」公開徵件。所幸,年年榮獲教育部的審查通過,並獲得經費大力補助,使本校中文課程融入生命教育與社會關懷的教學革新活動如虎添翼,在實務上因資源之奧援,增加了許多助益。
這本《寄情湖畔的情與思—樹德科技大學2017文藝創作獎得獎作品暨師生作品集》,即計畫成果之一。其中,文藝創作獎在近二年得到尹雪曼教授紀念獎的全面支持,獎金大幅提高,從而吸引了更多的投稿者,進一步對激勵、獎勵學生從事文學創作,提升學生文學素養,培養學生豐富的生命情懷等面向,起到了催化作用。在此特向尹教授的夫人—本校董事方大和女士,致上敬意與謝忱。
本書除了本校2017文藝創作獎得獎作品之外,尚編入同年度師生優良文作。這些佳構,概為每位作者最新力作,或是其讀書心得,或是其生活感受,無論就生活應用或生命啟示盱衡,皆有其意義與價值。當然,本書的所有作品,不可能完美無瑕,尚請讀者指教為荷。
?
樹德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院教授
黃文樹
2017 年 6 月 26 日書於高雄蘭香書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