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默觀祈禱是內在轉化的過程。因著我們的意願,而在天主的啟發與引導之下,達至天人合一的境界。在這個過程中,人的意識觀念產生轉變,對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每一件事,更加敏銳地察覺天主的臨在。
根據基督宗教的傳統,默觀純然來自天主的恩賜。而所謂的純然恩賜,並非意謂遙不可及,或專屬於修道人、隱修士或苦修者。事實上正好相反,默觀是人性本質的基礎,人人皆能達至的境界。當我們放下自我意識,把意志交託於天主,便能安歇在已經臨於我們內心,且等待自我揭示的天主寓居內。規律地操練靜默與獨處,能使我們更加肯定天主時時刻刻臨在於我們的生活中,而減少假我的影響(聖保祿所指的「舊我」),否則假我會阻礙恩寵的轉化。
假我是理想化的自我形象,源自幼年時期由於本能需求受挫──生存與安全、愛與尊重、權力與控制的需求,而造成情感上的創傷。同時,假我亦透過特定團體的身分認同來尋求幸福;換言之,藉著團體的接納來建立自我價值感。就社會層面而言,這可能導致暴力、戰爭與不公義的制度。
歸心祈禱是天主聖愛的運動,為更新基督宗教的默觀傳統,以回應聖神的召叫,願意天主臨在並於我們內行動。這是根據耶穌在《瑪竇福音》中所教導的深切祈禱方式:
當你祈禱時,要進入你的內室,關上門,向你在暗中之父祈禱;你的父在暗中看見,必要報答你。(瑪六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