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管理學系以外的世界也受到了刺激。社會、人類、心理、設計、傳播、教育等科系的學者,也開始深思如何從質性研究來深化自己的作品。傳統上,人文學系的個案多重於描述,少於推理和啟示,而這正是管理學的強項。因為企業一定會追問:知道這個案例後,我們該採用什麼方式創新呢?自2006年起,經過十年後,《中山管理評論》首開先河,打破疆界,成立「跨領域質性研究」專刊,讓各人文領域的學者有了交流的園地。2017年9月,台灣管理學會(TAOM: Taiwan Academy of Management)旗下的《組織與管理》,也接著推出以原創為主的質性研究特刊。我們才發現,質性研究學者之間的跨域交流,比起在同領域與同儕競爭,可以激盪出更多的火花。
此外, 英國華威克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 奧默羅德(Richard Ormerod)教授是我後期的指導老師。他是英國國會資訊系統顧問,很感謝他願意花時間帶我進入企業,讓我有機會學習如何在高階主管前從容不迫,並很有禮貌地問出批判性問題。英國華威克大學麥基(John McGee)教授是另一位指導老師,他之前是牛津管理學院院長。若不是他,我就無法常去牛津與歐陸菁英進行一次又一次的辯證交流。亞頓(Philip Yetton)教授任教於新威爾斯大學澳洲管理研究所(Australian Graduate School of Management),是良師,也是益友。在他身上學到,理論建構的嚴謹與否,不是來自努力,而是源於自我期許。佩迪谷(Andrew Pettigrew)教授原本是英國華威克商學院教授,主持創意與策略變革研究中心,是我當研究員時的老闆;現在於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任教。每次見面,他就問我學了辯證後,對人生有什麼影響;動不動就叫我Think deep, and deeper。對他而言,思考是無底洞。雖然每次想到他就會作噩夢,但很有砥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