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話
多明妮可•蘿克絲(Dominique Roques)
「我熱愛《查理布朗》(Charlie Brown)、《凱文與虎伯》(Calvinand Hobbes)、《娃娃看天下》(Mafalda)的世界,這些作品促成了這本書的構成。我花了一整年的時間將心中的一些想法、概念、構思集合整理、交給亞雷錫繪製,幾個月後,皮克的生命也就此活了起來。」
「皮克的世界就是我跟亞雷錫的世界。我們依照了自己的信念,運用了許多深刻影響我們的事情來建造這個世界,既不盲從也無所謂對抗市場潮流,而是找到自己的定位。只要是新奇、有趣、富有詩意的事物,我們都喜歡。」
「就像皮克與安娜,我的真實生活也有許多歡笑、淚水、大吼大叫的情節,許多時候,這本書會映照出我的生活,好比書中被《賣火柴的小女孩》感動到哭了的媽媽,還有因此開懷大笑的孩子。」
譯者序
一本不分年齡的讀者,都能樂在其中的漫畫書
前駐法國特任大使 呂慶龍
自從一九六七年進到淡江文理學院西語系法文組就讀以來,曾發願努力學習,靠法文生活,於是我在行政院新聞局聯絡室三年三個月,以陪同法語國家媒體訪賓採訪,並在外交部工作三十九年,其中二十六年奉派國外任所,除了荷蘭以外,全駐派在法語國家(地區)。這些經歷讓我更深入了解當地文化,也更理解「法式」思
維,但從沒夢想過有機會翻譯漫畫。
回想起第一次深入了解「漫畫」對法國人的意義,是第三次到法國時。當時,我與新聞組劉代光組長密切合作,成功將台灣漫畫推展到「世界第二漫畫大國」─法國香貝禮及安古蘭兩個國際漫畫節。長年居住在法國的我,看到法國人、比利時人無論大小都愛看漫畫,書店裡都有漫畫專區,提供本國及不同國家出版的作品,見證尊重多元文化的修養,心裡相當羨慕(但沒自卑),不同於我們小時候,必須戰戰兢兢的偷偷看漫畫(包括躲在棉被裡)的情景大異其趣,這當然是生活與文化差異使然。
敢大膽接下這本兒童漫畫的翻譯,主因是受到敬仰的外交前輩汪公紀大使,曾翻譯比利時艾爾吉(Herge)所作的《丁丁歷險記》鼓舞,因此也想發揮所長,讓更多人看見不一樣的好書,忙碌之餘,遂陸續找時間分段完成本書翻譯。
這本漫畫的兩位作者多明妮可•蘿克絲及亞雷錫•多爾馬,透過簡短的文句,或對話、或討論、或自白、或不言一語,展現小男孩皮克對人、事、物,對歷史、對所有能想到的主題,以明言直說、拐灣繞角、暗示、比喻、跳躍、俏皮、讚嘆、感慨、諷刺、幽默??諸多不同方式,表達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期待、無奈與不知的無知,刻畫出與父母、妹妹、同齡朋友、糖果店老闆間的互動,顯示出小朋友單純的觀察力、理解力、想像力、創造力及自圓其說的能力;加上透過大人與皮克間的對話,進行生活教育,既教導小孩聽話學習成長,又顯示大人對小孩的尊重、耐心與應有的角色及疼愛而不溺愛的家庭教育。
翻譯這本書與擔任府院及外交部長法文傳譯挑戰不同,感覺倒是挺愉快。翻譯時經常會心開懷,讚歎作者用心與巧思,以有智慧、有意涵的童言童語,描繪小朋友的直覺思維,繕打前總是再三推敲文意,並且在翻完每個主題後,都會先用輕鬆的心態欣賞下一段的內容,期待更有趣的章節。這本漫畫繪圖貼切傳神,欣賞皮克爽直無忌、開朗表達及調皮詼諧的話語帶來諸多樂趣之際,又讓我們想到家庭教育及「媽寶爸寶」,如果能多像書裡看到的更為靈活自在、幽默歡欣、少些威權,培養小朋友的信心及表達能力的方式,應該是值得參考的思維。
這是一本不分年齡的讀者都能快樂分享的兒童漫畫,期許各位讀者閱讀之際,也能從中找回快樂。
Bonne lecture(註:法文「閱讀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