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情推薦
我的可愛老婆
我想,認識佩雯的朋友獲悉這本書的出版一定很訝異,當佩雯提到請我寫推薦序更讓我感到壓力與責任重大。轉念想想一起與佩雯共同生活,我近身觀察佩雯生活點滴、小孩陪伴互動、觀念想法的轉折,我倒是可以忠實呈現,畢竟佩雯是我們家的靈魂人物,她開心,那家就像天堂一般;她不快樂,那家猶如失了活力生氣,搖搖欲墜。
大學時代認識佩雯,燦爛笑容、風趣、真誠、認真學業,深深地吸引著我。記得當時因修課因素,我常翻閱不同書籍,因此住處書籍書櫃放不下就成堆散落各地,當時佩雯常向我提一句話:「盡信書不如無書。」到我們兩個組成一個家庭後,則恪遵妻訓不再買書堆書,實則因為家裡過小而容納不下。不過這樣的狀態似乎一點一滴地慢慢在改變,但是不是我,而是這本書的作者。
在我們得知有了小寶貝後,佩雯就毅然決然辭了工作,肩負起全職撫養與照顧的工作,對她而言這是個挑戰,因為要投入一個五年、十年沒有收入,沒有同事、沒有成就感的領域,只能獨自憑藉自己的愛與信念支持。前三年佩雯全心投入無暇他想,到小寶貝上幼兒園後,她就開始規劃準備考試與應徵工作事宜,那時就看到佩雯開始坐在書桌前靜靜地看著書,而且家裡的書籍也開始慢慢地變多了。然而,因考試不順利以及新工作無法適應,一連串的不順遂讓佩雯開始變得抑鬱不快樂。那時不成熟的我,也常忙於工作而忽略家人的感受,既無法給予也不知道如何給予佩雯最大支持,我想連帶那時的我也掉入深淵深受其苦。
人的心理會最直接影響到身體,平常睡覺需要完全靜音的佩雯竟然耳鳴會發生在她身上,這完全打亂了她的生活規律。到處求診,求神問卜,看書尋答,這種種行為只為求得一夜好眠。說真的,人不睡覺關機休息是會把身體完全拖垮。
這期間佩雯的貴人就開始陸續出現,我真的很感謝。佩雯開始接近戶外大自然、開始運動騎車,從河濱公園到三峽、鶯歌、滿月圓、桃園石門、淡水八里……等,全家也會找時間一起去上課、一起去服務,縱使當時耳鳴仍一直縈繞未走。這時家裡已經開始有了醫療、健康、運動、旅遊等類別的書籍,其中占比最大的就是心理勵志類別,已經要買書櫃才方便找了。清晨時光是佩雯最享受的,可能是因為睡不好就早點起床看書吧。常常看佩雯專心地一本接著一本看,尤其看到某本引用參考書目,也會特別去找出來看完才會停止。
這段日子我很開心當個好聽眾,佩雯有所感、有所得就與我分享,讓我生活多了些體會、工作多了些關心、對人多了些尊重,其實是對自己多了些了解。
其實能走過這一段很不簡單,身體的,心理的,尤其寫成一本書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更是艱難。歷經種種艱辛,在心中也許是一道道的傷痕,也許不提就好,若要提起,你就得要有面對它的勇氣。
其實我很羨慕作者,她已找到人生方向。
恭喜!
蘇士豪(作者夫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