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由詩人白靈老師提出出版「截句詩集」的構想,他說:「一方面為慶祝年底【吹鼓吹詩論壇】25週年社慶,一方面呼應本社二十多年來推動的小詩運動,且對此運動(『截句詩』)有加分作用,亦即小詩形式及名稱越多樣,越有助小詩的能見度。『截句』一詞基本定義4行以內,可新創、也可截自舊作,陳年舊詩或可獲新生。這也比過去臺灣認定的10行以內小詩、乃至斷續流行的一行詩、三行俳句,更具彈性(1∼4行均可),但更易為也更難工,對詩人具挑戰性,卻有助挑起庶民的創作慾。」
筆者身為【吹鼓吹詩論壇】社員一份子,定當響應白靈老師的構想;此舉不但深具意義,亦能測試自己「截長取短」的能力。誠如白靈老師所言,此一形式的短詩,「更具彈性(1∼4行均可),但更易為也更難工,對詩人具挑戰性,」。而筆者個人,非常喜歡挑戰「限制性作文」,亦即限制越多,線索極少的情況之下,更想窮盡一切「洪荒之力」,盡力達成目標,享受創作�創意的甜美果實。
這本「截句選集」中,一共收錄了筆者新創「截句」計116首,分為五輯,分別為輯一【愛的詰問】、輯二【愛的墓誌銘】、輯三【愛的挽留】、輯四【詩是什麼】、輯五【讀報截句】。另外自陳年舊詩編為輯六【舊情新截】「截句」所得小計40首。如此一來,兩項六輯加總共得「截句」156首。
有人批評直接稱小詩�微型詩即可,為何還要再創一個新名詞「截句」呢?筆者認為,這一個因是有別於短詩、小詩、微型詩的名稱和內涵,所發展出來的新興詩種。也有一種說法,古時候的「絕句」即是今日的「截句」前身。不管如何,使用現代社會人類風俗民情的語言(不是機器人小冰的詩語),截取其中的精華切片,安妥在一個立體時空之中,縱觀橫覽,表情達意,以有限精要文字寓託無限感懷詩意,筆者想,這恐怕才是「截句」的精神內涵之所在吧!
周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