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我在少年中途之家的日子:一位少年保護社工與觸法少年的生命故事(全新修訂版)

我在少年中途之家的日子:一位少年保護社工與觸法少年的生命故事(全新修訂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475006
林劭宇
九?文化
2017年10月23日
120.00  元
HK$ 102  






ISBN:9789869475006
  • 叢書系列:心靈館-What’s Being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4.8 x 20.8 cm / 普通級
    心靈館-What’s Being


  •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我想,我可能再也沒有勇氣做社工了……





    推薦序一 不瞭解我

    推薦序二 挑戰

    作者序 我想,我可能再也沒有勇氣做社工了……

    楔子 從一位觸法少年談起



    第一章?? ?被迫安置──不一樣的生命相遇:少年保護社工與觸法少年的初識

    初見觸法少年溫青霖

    我是漂撇的少年郎

    溫青霖的童年回憶

    我看風光江湖路

    江湖路上多險惡

    是一個怎樣變動的生命?

    不一樣的少年中途之家

    在少年觀護所初相遇

    聽聽溫青霖怎麼說

    安置機構是觸法少年的避風港?



    第二章?? ?接受安置──少年保護社工和觸法少年的生命交會與碰撞

    請聽我說

    在不斷的省思中前進

    相遇

    對安置輔導的期待與想像

    在安置機構的新生活

    安置機構中的專業工作者

    安置機構與觸法少年的關係

    社工的角色是什麼?

    竊盜事件

    竊盜行為的背後

    權力與位階

    資源背後的小團體

    鐵定被裁定感化教育的呂瑋隆

    安置機構中的生存樣貌

    血淋淋的虐狗事件

    溫青霖眼中的虐狗事件

    鄉愿的寵物治療

    少年們的性需求

    安置機構內的性議題

    不容忽視的性教育

    看不見的地下行規

    擁有另一種權利,合適嗎?

    社會中也有的潛規則

    地下少年法庭,開庭了

    向生活輔導員挑釁

    地下行規真的是特效藥嗎?

    在潛規則的背後

    被踢來踢去的生命

    不同的生命,相同的命運?

    專屬的愛?

    國民教育?義務教育?

    總是扮演受害者

    重回教育體制現場

    大家都需要關愛

    反叛之後的冀望

    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天生愛自由?



    第三章?? ?結束安置──安置與安頓的對話,雙方尋找下一個生命出口。

    轉彎處需要更多的包容

    不同的生命經驗如何重疊

    我的人生改變了多少?

    未來的社工之路

    抹不掉的傷痕

    陪你走一段路──溫青霖,你好嗎?

    我的人生改變了多少?



    附錄

    附錄一:觸法少年與非行少年

    附錄二:少年事件處理法的司法處遇

    附錄三:安置輔導與安置機構

    附錄四:安置機構工作人員的分工與少年保護社工

    附錄五:少年中途之家

    參考文獻





    推薦序一



      我和劭宇的比較多認識是透過一個轉介到安置機構的孩子口中知道的。



      那孩子當時用吉他自彈自唱著劭宇寫的「不瞭解我」這首歌,邊說著劭宇如何教他彈吉他以及劭宇多麼瞭解他,然後眼神展現中那種「信任」和「自信」是前所未見的。



      那個孩子是一個沒有任何家庭功能,被寄養家庭退貨,多次轉換生活環境後,在學校拒學、挑戰老師、不斷鬧事,然後又因為表現不穩定,被好多安置機構拒收的孩子,後來因為逃離機構後,被原安置單位拒絕接回,劭宇因為法院的一句話,風塵僕僕搭了三個小時的夜車,凌晨1點多才辦好手續接回照顧的孩子。



      我和劭宇更深一層的認識,是有次因為去探視自己安置到機構的孩子,在機構的一角巧遇,發現他正徒手幫一個全身潰爛染上疥瘡的孩子上藥,細問之下,才知道這孩子是這兩天才由法院安置到機構,在少觀所染上疥瘡皮膚病的孩子,因為疥瘡傳染力高,劭宇因為怕這孩子的疾病會傳染給其他孩子,所以24小時帶在自己身邊親自照料著,當時看他幫孩子上藥時,卻沒帶手套熟練的幫孩子擦背,著實替他捏了把冷汗,他卻不以為意笑笑的說,他以前常幫染上疥瘡的孩子上藥,也從來沒有被傳染過,應該是有抗體了…



      「更深一層的原因是,孩子因為疥瘡已經被很多人排斥了,心裡已受傷,擔心或許只是帶手套這個無意的舉動,都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再次被邊緣。」



      劭宇常說:「或許很多人會以少年的觸法行為而標示他們是社會的危害者,而究其實他們是困頓生命歷程中的倖存者,『觸法』不過是他們在對社會發出『求救』的訊號。」



      因為工作關係,能有和劭宇更多的合作機會,總是可以不斷從旁聽到許多安置的孩子興奮的和我說:「因為劭宇哥的細心陪伴,所以通過了中餐丙級證照考試」或「因為劭宇哥的鼓勵通過烘焙證照考試」、「因為劭宇哥,所以……..」許多孩子臉上的雀躍及感激之情,時常烙印於我的腦海中,那樣的感動難以言喻。



      違反少年事件處理法由法院裁定保護管束及安置輔導之非行少年,多是被排斥於社會福利體制之外的孩子,這些家庭功能失彰,又無法符合社政保護安置的孩子,因為「觸法」,所以很多人就忘記他是孩子的「本質」,而認為他是應受「矯正」,而不是協助,能有像劭宇這樣的社工,願意無私的捨身陪伴孩子,著實令人敬佩。



      劭宇和我認識的很多助人工作者及社工最大的不同是:他從來不刻意賣弄自己的專業工作方式或強調專業倫理界限,而是真誠、認真的和這些孩子「互動」及「生活」。

    如同劭宇書中所說:「只要我們一日不懂得如何欣賞這樣觸法的孩子,他們就永遠會是站在與社會對立的那一面。」我想,也或許是他從來不豎立起那座專業高牆、吶喊著專業口號,才有辦法打破藩籬,並真正走入觸法少年的內心吧。


    高雄地方法院法官 侯弘偉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