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百變千幻不思議:台語片的混血與轉化

百變千幻不思議:台語片的混血與轉化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50239
王君琦
何曉芙,王念英,卓庭伍,張玄竺
聯經出版公司
2017年10月11日
227.00  元
HK$ 192.95  






ISBN:9789570850239
  • 叢書系列:TFI電影叢書
  • 規格:平裝 / 504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TFI電影叢書


  • 藝術設計 > 電影 > 電影史

















    台語片如何崛起、何以衰敗?

    台語片紛雜又深具開創性的美學風格從何而來?

    台語片在全球電影史的語境座標何在?

    台語片與台灣早期整體社會如何互為文本





    回探與展望:台語片六十年來的出土、口述與研究出版

    國家電影中心執行長陳斌全



    批判性的重構:台語片研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主編王君琦



    第一部 數載春秋不是夢:台語片的起落與產業變遷

    第一章 歌仔戲電影所產生的社會歷史

    施如芳

    第二章 1960年代台語片與大眾文化的流變

    鍾秀梅

    第三章 重訪台語片的興衰起落:黑白底片進口與彩色技術轉型

    蘇致亨



    第二部 國族、類型、美學:混雜身分的在地認同

    第四章 類型與國族的糾葛:台語電影二十年(1955∼1970)

    洪國鈞著、何曉芙譯、蔡巧寧審訂

    第五章 台語電影所呈現的台灣意象與認同

    陳龍廷

    第六章 「串」住最後一笑:晚期台語片的戲曲傳承、喜劇與敢曝的魅力

    施茗懷著、王念英譯、柯昀青審訂



    第三部 悲情、性別、現代性:台語片戀愛敘事

    第七章 「運河殉情記」:台南安平的羅曼史敘事與影像(1926-1956)

    蔡玫姿

    第八章 錯戀台北青春:從1960年代三部台語片的無能男談起

    沈曉茵

    第九章 悲情表述與性別空間:1960年代台語片的政治與詩學

    張英進著、卓庭伍譯



    第四部 不只是地方:台語片的跨國性

    第十章 台語電影:國家vs.市場、國家文化vs.跨國文化

    蔡明燁著、張玄竺譯

    第十一章 台語電影與日本電影的親密與殊異:以電影通俗劇的比較分析為例

    王君琦

    第十二章 1960年代中後期的台語片混種現象:以台語西部片為例

    林奎章

    第十三章 從英文羅曼史到台語電影:《地獄新娘》的歌德類型及其文化翻譯

    林芳玫、王俐茹

    第十四章 辛奇電影中的地理參考與次帝國意識

    梁碧茹



    第五部 重返歷史現場

    第十五章 1960年代台語片演員與影業之關係

    陳幸祺

    第十六章 尋找何基明:台灣第一部正宗35釐米台語片導演

    林慧羚

    第十七章 玉?精神:林摶秋的電影志業與湖山製片廠(附林摶秋訪談錄)

    石婉舜

    第十八章 日本人拍攝台語片的視角:訪日籍導演小林悟

    三澤真美惠









    台灣電影史裡的遺珠:台語片的出土、修復和研究

    國家電影中心執行長 陳斌全




      1956年是台灣電影史上重要的一年,從前一年《六才子西廂記》問世到這一年《薛平貴與王寶釧》廣受歡迎,台語發音的電影,也就是人們習稱的「台語片」,正式進入廣大群眾的視線之中。此後,一直到台語片產業在1970年代因多種原委而衰落前,台語片的總產量高達一千餘部,其全盛時期的年產量高達百餘部,使台語片無疑地成為台灣電影史上重要的文化現象。



      這千餘部台語電影,歷經1990年代起,在時任「國家電影資料館(現國家電影中心)」館長的井迎瑞教授搶救與保存後,目前僅蒐藏有170餘部在國家電影中心的片庫裡。這些影像文化資產如何被活化使用?是否還有更多台語片膠捲遺落在世界的某個角落?以上這些提問,有賴更多電影與文化工作者、研究者的投入,而國家電影中心亦責無旁貸。



      從第一部台語片問世到現在,已經過一甲子,隨著時光推移,曾經參與過台語片全盛時期的觀眾和電影工作者,對這些電影的記憶,因為年歲增長而逐漸淡去;然而,新一輩的電影學者與文史工作者對此時期的研究,卻是逐年展開,有不同程度與面向的挖掘和探討。



      電影學者湯普森和鮑威爾(Thompson and Bordwell)在其論著《電影百年發展史》中指出,建構電影史的方法之一,即是仰賴「電影作品」本身做為媒介,提供電影史學家由不同角度切入,建立史觀,詮釋電影本體的歷史。在經歷1990年代台語片的出土與保存後,2014年起,國家電影中心藉由電影數位修復技術的應用,開始持續地修復台語片。1數位修復過後的經典台語片,能呈現更多電影原初的細節,為建構電影史提供更多的佐證素材,也讓新世代的電影愛好者,於今得以重新認識險些佚失的台灣電影文化瑰寶。



      《百變千幻不思議:台語片的混血與轉化》的出版,是配合電影數位修復過程,建構整體台灣電影史與台灣電影文化論述下的一項計畫。本書承繼早先台語片史料訪查與整理者的心血,也納入最新的台語片研究方向,期待在更多台語片被數位修復後,提出台語片研究的其他可能性;更進一步地,可以涉入與充實華語電影研究的廣大範圍。



      我們相信《百變千幻不思議:台語片的混血與轉化》在深度與廣度上,可以補過去台語片論述之不足,在電影和文化研究領域亦能展現其重要性。感謝本書主編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王君琦教授的參與,以及書中惠賜大作的19位學者專家。本書分別就五個不同面向,進行邀稿、編集與整理,本書的出版,將是台語片研究方興未艾、開拓其他領域的領頭羊。



      期待未來有更多電影愛好者投入台語片研究與推廣的領域,讓台語片為不同世代的觀眾所熟悉,也讓這個台灣電影發展史裡重要但險被遺忘的文化現象,能發散出宛如珍珠般溫潤的光澤,回饋到台灣電影史、乃至於華語電影論述的整體光譜。



    主編序(節錄)



    批判性的重構:台語片研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王君琦




      在戰後蓬勃發展產量高達千餘部的台語片,無疑是台灣電影史及文化史的重要資產,然而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台語片因為受到黨國意識形態影響導致檔案保存闕如,無論是膠捲底片本身的保存或是相關的文字論述都寥寥無幾,這樣的狀況一直到1980年代末期才開始出現轉變。國家電影資料館(現改制為國家電影中心)前館長井迎瑞教授於擔任館長任內開始對台語片進行系統性地蒐集、整理,並舉辦台語影展、進行台語片影人口述歷史。同時,國家電影資料館機關刊物《電影欣賞》於第47期刊出電影學者李泳泉所策劃的「台語片整理」專題,隔年第53期則將之後數期與台語片研究計畫相關的文章及工作紀錄集結為「台語片特輯」(即為專書《台語片時代(一)》)。此後,有關台語片史料的專書相繼出版,包括資深影評人黃仁的《悲情台語片:台語片研究》和電影史學者葉龍彥的《春花夢露:正宗台語電影興衰錄》等。有關台語片歷史資料的回顧和書寫讓我們得以從宏觀的角度走過台語片從興發到沒落的二十年,以更多的歷史細節構築出台語片的樣貌。



      台語片的學術論述也是自1990年代開始起步。如果說國家電影資料館的台語片小組為台語片研究打下了基礎,那麼電影學者廖金鳳於2001年所出版的《消逝的影像:台語片的電影再現與文化認同》一書,無疑是銜接檔案史料與電影研究的重要樞紐。該書以電影符號學為方法探討台語片美學發展與文化意識形態,其最大貢獻在於將研究視野從台灣本土脈絡拉升至全球電影並與之接軌,並提供了後續台語片研究可以推進的方向。《消逝的影像》一書所提及好萊塢類型挪用、台語片與台語流行歌曲的互文性等等,皆在國家電影資料館於台語片五十週年時所舉辦的「春花夢露五十年:台語片學術研討會」中有了更深化的討論,該次研討會也提出了以後現代惡搞文化思考台語片美學、探討台語片如何運用東方電影類型如武俠片等嶄新的分析角度。從五十週年的研討會到本書出版之際又經過了十年,這期間隨著台灣文學與文化論述的日漸豐沛,與台語片相關的人物傳記、報導與研究論文也陸續問世,雖稱不上是雨後春筍的盛況,但持續拓邊的能量不墜,新的問題意識不斷被提出,將既有的歷史或研究論述進一步多邊化與複雜化,展現出巴赫汀式的眾聲喧嘩(heteroglossia),也突破過去意識型態先行所產生的侷限。本書除了收錄國內出版的文章之外,亦有多篇翻譯自英文期刊的研究論文。美國電影學界對於台語片的關注,與對「中國(�華)電影」(Chinese cinemas)一詞的反思有關。電影學者葉月瑜在1998年刊登於《跳接》(Jump Cut)的一篇書評中指出,1990年代末期的美國電影學界仍傾向將中港台兩岸三地電影視為單一國族電影,但台灣和香港的本地學界卻已經開始以「華語電影」(Chinese-language cinemas)來強調歷史所造成無法被均質化的差異。英語電影研究學界對包括台語片在內的所謂「方言電影」(dialectic cinema)的關注,即是在反思國族電影侷限性的批判意識中展開。例如在魯曉鵬與葉月瑜在共同主編的《華語電影:編史、詩學、政治(暫譯)》(Chinese-Language Film: Historiography, Poetics, Politics)一書中,台語片便被認為是示範了以方言鞏固區域主義、並表述與國族論述之間矛盾關係的一種型態。此後,史書美提出「華語語系」(Sinophone)概念,旨在將視野置於中國以外使用各式華語的社群、以及中國境內被迫使用漢語的少數民族,在大中國中心主義以外另闢蹊徑。台語電影在包括北美學界在內的電影研究領域愈來愈受到重視,也與這個視野轉向多少有關。




    其 他 著 作
    1. 翻譯東亞:美學與意識形態
    2. 跨界東亞:現代性及其轉化
    3. 殖民地與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