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那些動物告訴我的事:用科學角度透視動物的思想世界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圖解台灣民居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773061
李乾朗
楓書坊
2017年10月05日
150.00 元
HK$ 127.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3773061
叢書系列:
設計DIY
規格:平裝 / 294頁 / 21 x 28.5 cm / 普通級
設計DIY
分
類
藝術設計
>
建築
>
各式建築
>
民屋/住宅建築
同
類
書
推
薦
造屋:圖說中國傳統村落民居營建
東京的復古美學 看板建築漫步遊:昭和時代商店建築細節,自由又細膩!
詠心之道
2022 LIVING&DESIGN住宅美學年鑑
臺灣建築50年1971~2021
內
容
簡
介
近200幅手繪圖示,超過400幀實景照片,
從全景到細節,再現台灣民居華彩!
目
錄
.總序——中國民居建築的分布與形成
.前言
第一章 台灣民居之淵源、類型及歷史發展概述
.第一節 台灣民居之歷史發展概述?? ?
.第二節 台灣民居之淵源與類型?? ?
第二章 史前時期的台灣建築
.第一節 自然岩洞為住居?? ?
.第二節 干闌式建築?? ?
.第三節 石造建築?? ?
.第四節 聚落之選址?? ?
第三章 原住民諸族的建築
.第一節 泰雅族建築?? ?
.第二節 賽夏族建築?? ?
.第三節 布農族建築?? ?
.第四節 鄒族建築?? ?
.第五節 阿美族建築
.第六節 排灣族建築?? ?
.第七節 卑南族建築?? ?
.第八節 魯凱族建築?? ?
.第九節 達悟族建築?? ?
.第十節 原住民建築的外在影響因素?? ?
.第十一節 平埔族的建築
.一、17世紀的平埔族聚落?? ?
.二、平埔族善用竹材?? ?
.三、從清代文獻中所見的原住民建築?? ?
第四章 台灣民居的格局及聚落之布局
.第一節 台灣民居的格局?? ?
.第二節 常見的住宅平面格局?? ?
.一、一條龍式?? ?
.二、單伸手式?? ?
.三、三合院式?? ?
.四、四合院式
.五、多護龍式
.第三節 台灣村落形成之自然地理背景?? ?
.第四節 村落之形態及空間組織?? ?
.第五節 亭仔腳與騎樓
.一、亭仔腳與騎樓之差異?? ?
.二、傳統亭仔腳與騎樓的構造?? ?
第五章 台灣民居聚落之形成與演變
.第一節 環境與選址?? ?
.一、龍脈
.二、空間原型?? ?
.三、城市風水?? ?
.四、聚落與農田水利?? ?
.第二節 城市?? ?
.一、道路系統?? ?
.二、城門方位?? ?
.三、城垣外形
.四、重要公共建築物?? ?
.五、住宅?? ?
.第三節 廟埕與廣場?? ?
.一、廟埕
.二、廣場?? ?
.第四節 移民社會與聚落?? ?
.一、背景
.二、移民拓墾路徑
.三、移民祖籍與分布
.四、聚落的形成與發展?? ?
.第五節 台灣傳統移民社會的建築特質?? ?
.一、前形的引入?? ?
.二、衍化的過程?? ?
.三、洋風式樣的影響?? ?
.四、衍化過程的特質與成熟蛻變?? ?
第六章? 台灣民居建造習俗
.第一節 建造過程與祭神儀式?? ?
.第二節 營造過程視同為生命禮俗?? ?
.第三節 民居建築的空間形式與人體之對應?? ?
.一、民居建築與人體功能之對應?? ?
.二、民居建築裝飾與人體功能之對應?? ?
.第四節 匠師的養成?? ?
.第五節 匠師施工器具的崇拜
.第六節 台灣匠師用之魯班尺?? ?
.第七節 設計房屋的原則與禁忌?? ?
.第八節 台灣工匠常用之工具?? ?
第七章? 從大木結構探索台灣民居與閩粵古建築之淵源
.第一節 大木結構之淵源?? ?
.第二節 斗栱、瓜筒與束木的分析?? ?
.一、斗的分析
.二、瓜筒的分析?? ?
.三、彎枋的分析?? ?
.四、連栱的分析?? ?
.五、捧前桁的分析
.六、束與束巾的分析?? ?
第八章? 台灣民居之構造與施工
.第一節 營建材料?? ?
.一、自然材料?? ?
.二、人工建材?? ?
.第二節 構造類型?? ?
.一、夯土構造
.二、土墼構造?? ?
.三、木構造?? ?
.四、竹構造?? ?
.五、石構造?? ?
.六、磚構造?? ?
.七、鋼筋混凝土構造?? ?
.第三節 建築細節?? ?
.一、台階與地坪
.二、牆體?? ?
.三、柱
.四、梁?? ?
.五、天花板?? ?
.六、屋檐?? ?
.七、屋頂?? ?
.第四節 排給水設計?? ?
.一、給水設施?? ?
.二、排水設施?? ?
.三、防水設施
.第五節 通風與防風設計?? ?
.一、通風設施?? ?
.二、防風設施?? ?
.第六節 採光及照明設施
.一、採光設施?? ?
.二、照明器具
.三、防曬設施?? ?
.第七節 防火設施?? ?
.第八節 防禦設施?? ?
.第九節 防鼠設施?? ?
.第九章? 台灣民居之裝飾
.第一節 台灣民居彩繪
.第二節 泥塑與剪黏裝飾藝術
.一、台灣古建築泥塑與剪黏之傳統
.二、泥塑的基本技術?? ?
.三、灰泥的製作?? ?
.四、泥塑內部的骨架?? ?
.五、模印的技術?? ?
.六、垛頭盤長的技術?? ?
.七、加彩泥塑?? ?
.八、剪黏的特點?? ?
.九、剪黏的材料與工具?? ?
.十、剪黏施工技巧?? ?
.第三節 近代台灣民居的交趾陶及泥塑匠師?? ?
.第四節 泉州來台的陶藝匠師柯訓與洪坤福?? ?
.第五節 泉州洛陽橋來台的蘇陽水?? ?
.第六節 安溪來台的陶藝匠師廖伍
.第七節 閩南來台陶藝匠師作品之特色?? ?
第十章? 台灣民居與生活形態變遷
.第一節 19世紀台灣民居的家庭生活?? ?
.一、民居如何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 ?
.二、民居中的生活文化?? ?
.第二節 清末住宅邁入封閉的平面布局?? ?
.第三節 日治時期台灣民居空間與形式之轉變
.一、20世紀初台灣民居建築的背景?? ?
.二、時代設計思想的影響?? ?
.三、民居平面、空間與形式的變化?? ?
.第四節 20世紀的洋風與和風住宅?? ?
.一、早期洋式住宅多為迴廊殖民式樣
.二、20世紀初期的洋風與和風住宅
.三、1930年代的現代主義住宅?? ?
.第五節 台灣民居中的家具?? ?
第十一章? 台灣各地民居之特質
.第一節 北部大屯山區之聚落與民居?? ?
.一、人文發展背景?? ?
.二、大屯山區之傳統聚落?? ?
.三、聚落之布局?? ?
.四、北部大屯山區之燕樓李氏匠派
.五、燕樓李家匠派建築的特色?? ?
.第二節 中部平原民居之特色
.一、中部地區的移民
.二、中部民居的平面格局
.第三節 高雄地區民居?? ?
.一、歷史背景?? ?
.二、民居與文教建築之實例?? ?
.第四節 屏東傳統民居?? ?
.一、屏東地區漢人傳統民居的風格?? ?
.二、六堆地區客家的隘門與聖跡亭
.三、六堆地區客家民居之格局?? ?
.四、屏東地區漳、泉民居之格局?? ?
.第五節 南部恆春地區之民居
.一、恆春地區傳統聚落之分布?? ?
.二、民居平面之形態?? ?
.三、民居的材料與構造特色
.四、營建匠師
.第六節 南北客家民居之比較?? ?
.一、台灣客家民居與閩粵客家民居形成差異的原因
.二、台灣北部與南部客家民居之差異?? ?
.三、台灣客家民居重視風水?? ?
.第七節 澎湖民居
.一、澎湖聚落之模式?? ?
.二、澎湖民居的空間?? ?
.三、澎湖民居之構造與施工?? ?
.四、澎湖民居的建築構造?? ?
.第八節 金門民居?? ?
.一、金門的聚落
.二、合院格局的類型?? ?
.三、金門民居的原形與轉化?? ?
.四、棋盤式布局?? ?
.五、山牆與五行象徵
.六、石構造技巧?? ?
.七、木結構與斗栱
.八、溪底匠派與陳、王兩祠之建造?? ?
.第九節 馬祖民居
.一、聚落布局的特色
.二、民居建築的特色
第十二章? 台灣經典民居
.第一節 台北板橋林本源三落大厝?? ?
.第二節 台北林安泰古厝?? ?
.第三節 台北蘆洲李宅?? ?
.第四節 桃園大溪李宅
.第五節 台中社口林宅大夫第?? ?
.第六節 台中霧峰林宅?? ?
.第七節 台中神岡筱雲山莊
.第八節 台中潭子摘星山莊?? ?
.第九節 彰化馬興陳益源大厝?? ?
.第十節 彰化永靖陳宅余三館?? ?
.第十一節 ? 屏東佳冬蕭宅
第十三章? 台灣歷史老街的保存與活化
.第一節 台灣歷史老街保存活化發展概述
.第二節 台北三峽老街的保存與活化?? ?
.一、台北三峽老街規劃的社會經濟脈絡
.二、三峽老街保存與活化的規劃目標與執行方式?? ?
.三、三峽老街的活化與再生?? ?
.第三節 萬華剝皮寮老街人文生命力的發掘與實踐?? ?
.一、剝皮寮老街的空間歷史意義?? ?
.二、剝皮寮老街地方歷史空間故事的重構
.三、老街空間歷史的拼貼
.四、古市街人文生命力的植入
.第四節 空間人文特性的榮枯交替——湖口老街的再生
.一、湖口老街的空間歷史過程?? ?
.二、閱讀湖口老街空間的歷史人文特性
.三、老街生命力延續的文化空間再造過程?? ?
.第五節 台北市迪化街區的自主性保存與活化?? ?
.一、迪化街區為台北市現存規模最大的歷史老街?? ?
.二、政府補償獎勵制度下的居民自主性保存模式?? ?
.三、歷史風貌再現的整合性規劃內容
.第六節 台灣歷史老街保存活化過程的困境和反省?? ?
.一、歷史老街的人文性存續
.二、整合性的保存目標
.三、活化與再生地方生活方式的本質?? ?
.主要參考文獻?? ?
.後記
.作者簡介?? ?
?
序
前言
關於台灣民居之研究,可以推至1900年代的日治時期,日本以殖民政策統治台灣,為了有效推展政令及充分瞭解台灣的歷史背景,早在1903年即組成專門研究單位「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 進行民間習俗及居住方式之調查,並出版《台灣舊慣調查報告》。當時之觀察面甚廣,連民居中之傢具及灶房炊具亦曾調查。
至1920年代後期,少數日本學者提出研究台灣建築史之計劃,安江正直是其中一位,他對台灣的寺廟作研究及測繪,後於1929年為文指出要先研究中國南方建築,再與台灣建築作比較,並以著名的台北板橋林家宅第及花園作初期研究對像。緊接著1932年,日人高橋男以板橋林氏宅園為題,作較深入之調研,報告刊登在當時的雜誌之上。1936年,任教台北州立工業專科學校的千千岩助太郎,開始發表長期深入內山對原住民住居之調查報告,分期由台灣建築會志發行專刊,從1937年至1943年,共出五輯。這些寶貴的一手資料後來由於太平洋戰爭爆發而中止,但「二戰」之後,1960年在日本由彰國社出版《台灣高砂族之住家》,即重印戰前之研究報告而成。這本書總結了千千岩氏對台灣原住民建築之研究成果,也是這個領域中最重要的著作。
1936年,日本著名建築史家伊東忠太抵台灣,在台北發表演講指出研究台灣古建築之道,並提及台灣的民居為台灣建築重要內涵。受其影響,次年田中大作提出台灣建築史的研究大綱,將台灣建築分成高砂族、紅毛人、漢族等系統。同年,建築史家藤島亥治郎來台,對西岸的古城市作21天的考察,後來於1948年在日本出版《台灣的建築》一書,這本書可以說是簡要地總結前人之研究,並較有系統地介紹了台灣的古建築。其中,對民居之研究並非最主要的部分。建築史家的注意力常忽略民居,而著墨於寺廟城堡較多。對台灣民居保持關心的日本人,還有池田敏雄的《台灣的家庭生活》及國分直一的《台灣的民俗》,皆是1930年代所作的調查。另外,日治時期的研究不能忽略的是1941年至1944年由金關丈夫主持的《民俗台灣》雜誌,每期皆有數篇關於民居相關資料探討之文章。1943年由地理學者富田方郎所著的《台灣聚落之研究》,為地理學角度對村落之看法,是日治時期較稀少的研究。
1945年「二戰」結束之後,台灣民居的研究有一段長時期的荒廢,戰後建築學者之研究心力多投注到新的住宅規劃與設計。50年代農村的復興,政府曾提供一些標準圖樣,但由於農村缺乏資金,很少依據這些圖樣建造房舍。而1960年之後,台灣經濟力量漸強,農村人口急速移入城市,許多傳統民居遭到拆除或棄置,這時引起了東海大學教授的注意,其中蕭梅與美籍的狄瑞德(Reed Dillingham)、華昌琳出版書籍,從學術研究角度來介紹台灣民居,《台灣民居建築之傳統風格》與《台灣傳統建築之勘察》二書引起學術界的興趣,並產生影響力,相關的民俗調查,則有林衡道、洪敏麟等學者之研究作為文化背景支持。
終於在1978年李乾朗所著《金門民居建築》與1979年《台灣建築史》出版,80年代又有王鎮華、徐裕健、關華山及閻亞寧等學者投入研究,特別是古民居、古衙、祠廟與聚落之調查研究與修復再利用。隨著台灣的《文化資產保存的相關規定》公布,法令與資金兼備,為推動實際的工作提供了基礎。1990年代以來,包括澎湖、山地區域與金門、馬祖等偏遠地區的民居研究也有年輕一代學者加入。可以說至目前為止,台灣民居的研究成果超過1960年代以前的水準。而有志於此的學者們也聯合起來,成立「台灣民居研究會」,經常參加中國大陸學術團體舉辦的研討會及實地考察。我們相信,在田野調查資料全面完成之後,理論的分析與修復再利用,甚至轉化為現代民居之創造所用,將是可預期的。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