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團體工作是社會工作者重要的工作方法之一。學校教學大多會著重在知識的介紹,頂多讓學生一些作一些同輩團體的活動,學習帶領的經驗。這種學習方式,並不容易帶來學習遷移。到機構實習時,大多只是個案工作經驗,少有團體帶領的參與機會,因此,畢業以後,多數社工員不會有信心的選用團體工作作為提供服務的方法。更常見的是組成團體,但卻邀請諮商人員來帶領,使社工員淪為行政者。這種放棄專業方法的態度取向,更使社工員在自稱是專業服務時,令我感到蒙羞。
一般說來,團體工作的知識與技術可以分為程序技術與互動技術。程序技術是說明如何做好團體工作服務計畫的設計;包括研擬團體工作目標、團體工作結構度、團體過程與活動的搭配,以及團體規模、異質性、聚會時間與次數等等。這種規劃涉及許多專業知識作為基礎,尤其是目標的明晰度、具體和可評估性相當重要。社工員常會自己修正或模仿他人的團體工作計畫,甚至亂寫一通,反正交給諮商師帶領。
我的經驗經是許多社工員害怕的是互動技術之運用。常有人邀請我授課,要我示範團體或督導帶領。我常在示範以後,討論看到什麼?說明為何要如此?學員學識與經驗不同,對於示範的覺知與解說也大有不同。如何掌握此時此刻或要團體成員分享個人經驗,行動背後的考量,常常才是對團體動力與團體目標達成專業性的所在;亦即,要不要問某位成員什麼問題或阻止成員繼續分享,背後的分析會影響團體工作者在團體中要採取什麼行動。當然,這也可以是不知而行的表現。
本書在美國頗受歡迎。因為作者在書中不僅提及團體工作如何設計與規劃,也用豐富的案例說明,使人容易理解在團體中應有的領導行為表現。更重要的是作者優勢、充權的理論角度,融合諮商的技術,討論如何處理團體中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關注非自願性案主的處理。我深覺此書適合對團體工作有興趣的社工員自我學習,學校亦可以作為團體工作導論課程之用。故請劉姵君和于瀟二人翻譯。她們都有實務經驗,翻譯用詞簡要清楚,不會拗口難懂。特別要謝謝姵君做最後審閱工作,以統合全書的一致性。最後特別感謝洪葉文化的支持出版。
東海大學社工系
曾華源 敬上
於528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