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本書收錄了2014年12月在香港浸會大學舉辦的「尼采在二十一世紀學術研討會」發表的文章,共十二篇,代表了近年華語界尼采研究的一些方向和成果。
自二十一世紀,華語學界對尼采哲學產生新的研究興趣,不只有大量直接從德文原文翻譯成中文的尼采著作出現,還有不少中國大陸、臺灣和香港的學者,在歐洲和美洲研究尼采的思想,學成歸來,為尼采研究提供新的動力。一方面,我們喜見華語界對尼采的研究日趨扎實、成熟和細緻;另一方面,隨著大量關於尼采的通俗讀物的出現,他的名字在坊間也越多人認知,但他思想的真貌如何,更需要認真探索。
故此,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於2014年12月5至6日,於浸會大學夏利萊夫人演講廳舉辦上述研討會。我們很榮幸邀請到來自兩岸三地十多位華語界尼采專家,聚首一堂,交換研究心得和意見。是次會議比想像中成功,不止參與者討論熱烈,而且還非常有興趣把這個會議一直承辦下去。第二次類似會議已經在2015年11月於臺灣清華大學舉辦,名為「尼采視角與當代哲學」,今年年底還會重回浸會大學續辦,並冠上「第三屆華語尼采會議」的名字。想不到我當初一個小小的念頭、一點點傻勁,無心插柳之下,慢慢成為一個傳統,更證明華語學界對尼采
的興趣非常濃烈。
本文集的文章粗略可以分為四組,第一組圍繞著尼采跟古希臘文化的關係,尤其柏拉圖主義,以及古希臘文化的人文主義;第二組選取一些尼采哲學的核心問題作深入探討,如永恆回歸、生活哲學、虛無主義等;第三組嘗試讓尼采跟其他近代重要哲學家進行對話,如馬克思、胡塞爾、海德格、德希達、利維納斯等;最後一組則著重中西哲學對話,特別是佛學與中國哲學。涵蓋廣泛,內容豐富,尤其跟近代西方哲學對話的部分,是華語界少有如此深入嚴謹研究尼采的文章。
此文集能成功出版,首先要感謝浸會大學文學院的資助,和各位參與學者供稿;感謝協助籌辦會議的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同事及同學,和臺灣五南圖書出版社的賞識,還有陳康言同學協助校對和編務工作。
?
黃國鉅
二○一七年五月於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