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意識光譜

意識光譜
9789869531139
肯恩•威爾伯
廖世德
一中心有限公司
2017年10月18日
286.00  元
HK$ 243.1  





ISBN:9789869531139
  • 叢書系列:精英風雲
  • 規格:精裝 / 640頁 / 25k正
    精英風雲


  •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 概論

















      20世紀排行前四偉大的哲學著作

      全球矚目的心智學聖經

      完整繁體中文版首度問世!





    約翰?懷特序

    初版序

    二版序

    譯者序



    部一 開展

    第一章 開場白

    把意識比喻成「光譜」

    兼採東、西方之長

    更高層次的脈絡



    第二章 兩種「知」

    當代基石──二元論的崩解

    量子力學:意識和物質的連結

    唯心論VS.維物論

    主客體之分和符號性知識

    「成規知識」與「自然知識」



    第三章 世界是意識的呈現

    絕對實相是否存在

    不可說──認知的模式

    鏡花水月──用符號論述

    在一片漆黑中,捉摸全「象」

    主流宗教的唯心論

    超越傳統的二元論

    中觀論:親證知識的嘗試

    首尾相銜,無始無終

    思考即創造

    般若思想與瑜伽行派

    如是客觀皆幻覺

    法界:無有對立的真實世界



    第四章 時間與永恆,空間與無限

    絕對主體

    「知者」的當下內在

    真實自性:萬物即「我」

    三位一體:時間+空間+物體

    只有「此刻」的記憶

    時、空原本就不存在



    第五章 意識光譜的進化

    意識切割自身的「第一刀」

    「原初二元論」的相關神話學

    知識即原罪

    存在層:分立、壓制、投射

    死生一體,當下永恆

    有機覺知

    自我層:純二元、功能性、直線思維

    生社帶:語言文法、抽象思考、認知邏輯

    時間的幻象

    意識層間的溝通糾結

    陰影層:最後的二元對立

    當「本心」成了潛意識

    不再合一──「自我」的浮現



    第六章 東方傳承考察

    八識心理學

    對於「心層」的關注

    不完全「西方」論述

    大能量:本努瓦的心理分析

    大源頭:「幾乎」是完全自由的

    概念造作:形式、文飾、著色



    部二 回歸

    第七章 整合陰影層

    「心」染無明

    自我層──「潛勢」投射的機制

    連結「大能量」

    有光就有影

    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去除投射──卸下防衛機制

    理解對立,加強行為

    恢復完整──負起責任、倒轉投射方向



    第八章 大濾器

    真實世界「無所指」──符號虛構的社會

    現實,只是一種敘述

    假作真時真亦假

    規則矛盾──何謂「正常」?

    雙束帶:以語言等進行綑綁



    第九章 人馬

    身心整合:羅芙法與哈達瑜伽

    身心分立:當代心理學和醫學的困境

    身體覺醒:對抗和接觸

    存在主義治療:心/身途徑的互補性

    通俗宗教



    第十章 無人之境

    神話中的「原型」

    有益生命的動態更新

    「科學之光」照耀一切?

    去假還真

    抵達覺知

    針對各意識層次,採用適合的治療法

    自我、存在、超個人

    ??? ?

    第十一章 本來如此

    追尋「心」的意義──「輪迴」之苦

    覺知者──回歸本心

    凡所有道路可至之處,你早已到達

    眼光落在內在世界完整中心之上的「看」

    主動注意,停止,被動覺知

    如何「不」動心起念

    明心見性:「我」是何人?

    禪宗與天台宗

    道家的終極無為

    「究竟」的追尋者、描述者

    「空」絕非「無」

    心念即時間



    參考書目

    名詞索引

    致謝

    圖片/圖表索引





    約翰?懷特序



      一九七三年,當時我在加州心智科學研究所工作,擔任交流主任。有一天,我收到一封信,內容是探詢要求本所經費贊助心智研究計畫事宜。寫信的人是肯恩?威爾伯。



      威爾伯當年二十四歲,是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校區生化學後學士學生,當時即將修完博士學分,就差一篇論文。但他想暫時放下科研工作,以一年的時間專心深入另一項研究計畫。不論是理論面或實際面,他在這另一項研究計畫之上已經戮力多年;這計畫就是高等意識狀態心理學──他在一九七二年成為禪學生,之後又跟著幾位禪宗及密宗師父學習。



      威爾伯提案做東西方心理學的理論研究。這種研究似有不少好處。可是那個時代的經濟狀況不好,智研所對很多有價值的計畫都無法提供研究經費。坦白說,智研所本身當時就岌岌可危。自從前一年獲得太空人艾德加?米契爾支助研究人類意識之後,很多人原本答應要捐款,贊助,但其實後來都沒有把錢匯過來。所以我只好的回覆威爾伯說,很遺憾他需要的贊助經費我們沒辦法給他。但是我還是鼓勵他盡可能繼續做他的研究,因為他的研究計畫聽起來很值得。



      大約一年後,智研所轉來了他的一封信。那時我已經離開智研所,回到康乃狄克州。那一年間他果真是在忙他的研究計畫。他雖然沒有找到固定經費贊助,但是卻另外找到了方法(主要是在餐廳洗盤子)寫了一本很大的書,書名叫作《意識光譜》。他問我能不能替他找出版社出版?



      這樣一個有抱負的年輕人,立志要研究並撰述心智學,我自然很樂意幫忙;尤其是看過他的稿子之後,更是如此。超個人心理學協會前主席詹姆斯?法迪曼博士後來描述說,威爾伯寫出了「威廉?詹姆斯之後探討意識最合理,最全面的一本書。」我深有同感。我深知自己有那種道義必須支持這本書,這麼說吧,於是我就「關照」起這本書,拿著稿子,經過多次(我還記得是三十三次)提交之後,終於找到一位出版人願意出版。這位出版家是神智出版社的資深編輯蘿絲瑪麗?史都華。她認為《意識光譜》值得出版。出版經理克雷蘭斯?彼德森贊同她的看法。他們把稿子送去給出版委員會審閱,委員會也同意了。一九七七年,這本書終於出版。經過那麼久的努力,製作過程接近尾聲,行將付印之際,威爾伯把這本書獻給了我。我很意外,但也非常感動。



      從我們第一次接觸之後到現在,這幾年間我看著身兼「回觀」(Re Vision)雜誌作者及總編輯的威爾伯寫了很多很好的作品。「回觀」雜誌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備受宗教、學術、知識界矚目。目前他的著作總計包括十二本書和短文、評析、評論等等各類文章。總的來說,這些著作呈現的是意識研究方面觀念的一大突破。你現在要讀的這本書就是這一突破的起點。他把「意識的本質」這種最難的題目用簡單優美的方式呈現出來,變得很容易理解。他對「開悟」理解甚深,以這種深刻的理解鋪展他的途徑,加上明快的學術方法,優美的文筆;成就之大怎麼說都不誇張。他探索「意識」的過程,如果要我借物譬喻,大致上會像這個樣子:



      有一天,我在爬心智之山,正在中等高度山嶺中朝一座很難爬的山峰奮力向上之時,低頭一看,卻看到遠遠的平地之上,肯恩?威爾伯向著山腳信步而行。接著他開始加速,開始小跑,很快就到了較高之處。開始爬坡時,他速度並沒有慢下來,反而展現出登山的才能,步伐開始快起來,很優雅的大步跳躍,其技巧與成就,使我這種旁觀的人看得驚奇不已。然後,然後,他發動「禪坐」後燃器,把自己發射到靈性平流層!我摒氣站在那裡,只能看著他畫過的軌跡,驚喜得兀自傻笑。



      《意識光譜》是研究人類「身份」(identity)很獨特的途徑,融合了心理學、心理治療法、密修、世界各支宗教。他借用物理學「電磁光譜」這個概念來表達人的意識顯示或表現於人格上的多重層面。這就如同電磁光譜是電磁波的多頻帶表現一樣。



      物理學家把電磁波分為無線電波、X光波、紅外線、紫外線等頻帶,心理學學派及系統則是把整個意識「切割」。有的學派研究的是平日比較常見的意識狀態,有的研究的是比較少有的靈性體驗。但是若是從威爾伯提出的觀點來看,這些狀態、體驗等等卻可以密合成完整的一體。他證明,各種研究意識的途徑(借用他的話來說)──都可以「整合融合成一組光譜,一道彩虹」。因此,他呈現的「意識」模型不但合理的結合了密修、東西方心理學,而且釐清了西方各種心理治療途徑。這樣的「模型」和「開悟」一樣,一方面固然超越了這一切,另一方面卻又彰顯了這一切。



      威爾伯觀察到,相當於長久以來所謂的長青哲學其實也有一支長青心理學。長青心理學是一種事涉人類「身份」的觀點,認為人最後和「萬有」或「宇宙整體」是一體的。「譜」(spectrum)這個字精確表達了意識的幾個主要層次或結構;人覺察到「神之實現」之後開始上升,逐步通過這些層次,最後到達「至高合一」,完成自性或神性的實現;所有的受造物都源自這個神性。



      威爾伯在這裡說,大致說來,意識有六個層次,亦即陰影層、自我層、生物社會帶、存在層、超個人帶、心。他描述了這幾個層次的性質。這幾個層次總的包含了人類經驗從壓抑於心靈中的陰暗碎片到較高層次的身心有機整合,再到超越於此的超個人境地,最後到達一個不再是「層次」的層次,包含「有的及所有的,因無空間所以無限,因無時間所以永恆:超乎於此,一無所有」。



      人的真性或自性覺醒之前,其存在充滿了二元對立及假象。意識的每一層皆有其二元對立及假象。威爾伯指陳,東西方各心理學派都探索過這些東西,每個學派都有其寶貴洞見,也具備有效的治療法可以處理各層次生起的失調、病態、「苦」(sufferings)。但是人唯有以整體觀點看待這些層次,才能看清生命的「不二」本質,從當前各支心理學之間表面的矛盾理出意義。



      譬如說,佛洛伊德要人「強化」自我,瑜伽、佛教卻要人「超越」自我,這兩者你要怎樣調和?威爾伯證明說,這兩種途徑都可以理解確實「有效」,但必須先承認意識是多層次的才可以。他的論證很有說服力。從他這個觀點看,佛洛伊德的途徑可以幫助人通過陰影層,確實有用。然而,一離開此處,此一途徑便開始失效,因為這時的狀況已經不再是佛洛伊德式的狀況,我們必須另尋心理學。用牛頓物理學解釋次原子現象不怎麼有效,所以才會有量子物理學發展出來。人有可能自我很成熟,和家人、社會、環境的互動很健康,但是對自我以上的層次卻蒙昧不明,無法妥善處理。這個時候,超個人心理學及靈修心理學(榮格、心理綜合法、世界各宗教、密乘[esoteric traditions])—-就最適合用來處理擾人的痛苦與煩惱。



      光譜心理學以超越觀點巧妙結合身、心、靈,包含了所有的心智研究及靈性心理學,指出各支各派的長處及不足,必要時並予以釐清,修正。另外,他的文筆也很通順俐落,讀起來很愉快──這就叫好吃的蛋糕再加上了糖霜。



      我之前評論他的著作時曾經說過,他對於靈性、靈修的了解、創造性見解、治學方法、優美的文筆,總合起來,使他成了意識研究方面迫切所需的「愛因斯坦」。之所以說「迫切所需」,是因為從迷幻藥的六零年代(Psychedelic Sixties)以來,世人對高等意識狀態、東方宗教與密修、心理技術、心智學及相關題目的興趣早已大增。這一方面出現了很多論文、書籍、期刊、演講、課程,但各人所說的理論常常互相矛盾,所提的途徑常常是選擇性的,不完整,而又和別人所提途徑均不相容之故。



      所以意識研究方面需要的是一個「大統一論」( Grand Unification Theory, GUT);就像物理學家一樣,意識學家也在追尋一個GUT,希望能將重力、電磁力、核子弱力與強力、較後期的超力等等物理力整合為一套齊整簡單的理論。



      所以我要在這裡高興的向各位報告說,由於肯恩?威爾伯的關係,這個心智學上的GUT確實已經出現。這個「大統一論」由《意識光譜》打頭陣,後續又在他其他著作中不斷精修,改良。他以嚴謹的思考、良好的學術方法彰顯歷代聖、賢、救主所說的真理。他提出的自然、文化、宇宙、意識「統一場論」 (unified field theory)卓越而動人。他統一的這個「場」,是心理學、哲學、宗教、社會學、超心理學、人類學、神話、知識史、經濟學、生物學、物理學等等知識的「場」。他的理論構成,就重要性及見解深度而言,和愛因斯坦著名的方程式完全一樣;而且兩人也都在差不多一樣年輕的時候,有了第一次重大的突破。威爾伯的著述為科學與社會的新典範轉移奠定了基礎。世人將會公認他是一種世界觀的原創。這一種世界觀對心理學、社會、醫學、學術、宗教等體制的影響,將會和達爾文、佛洛伊德、愛因斯坦等人一樣深入;這個世界從此再也不一樣了。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