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愛的69種玩法(I、II雙重魅惑夾鏈袋限量版)
定價227.00元
8
折優惠:
HK$18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沒有不會讀書的孩子:改變孩子學習的心靈力量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235365
朴敏根
尹嘉玄
一起來出版
2017年9月20日
117.00 元
HK$ 99.4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9235365
叢書系列:
思
規格:平裝 / 272頁 / 17 x 22 cm / 普通級
思
分
類
親子教養
>
潛能/學習力啟發
同
類
書
推
薦
線上高效讀書法:提高孩子學習意願的活用術
小熊媽親子學英語私房工具101+【小熊媽自學英語寶典二部曲】(暢銷修訂版)
十堂說話啟蒙課,孩子開口不再忐忑:速讀、背誦、複述……從不善言辭到侃侃而談,孩子只是欠缺一點口才訓練
為什麼別人的孩子那麼有創意?注意力×觀察力×想像力,開發右腦,訓練思維,打開創新的大門!
從怕學習到愛學習:名校和家長都肯定的自主自律學習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專注力:幫助孩子更輕鬆有效的學習(2016年全新改版)
端正書寫練習(第四冊:學校)
趣味數學解難教室1
一年級 IQ 智力測驗(一)(三版)
EQ決定孩子的IQ─決定孩子一生的60個教養法
有效激發小學生的高EQ--增強學習動機與化解情緒困擾
內
容
簡
介
世上沒有天生不會讀書的孩子,只有心理受傷導致不想讀書的孩子
所有「期望孩子過得開心,卻又無法放棄學業成績」的父母必看!
目
錄
前言 心靈受了傷,便不會讀書
第一章 為何會出現「學習傷害」?
為何柳靜會突然排斥讀書?
有些孩子就是天生好學?
不要剝奪孩子的自我決定慾望
TIP創造自我人生的「自我決定欲望」
降低學習欲的五個關鍵因素
?孩子的學習欲指數測試
對賢熙造成學習傷害的原因
?孩子的學習恐懼指數測試
該如何逃離學習恐懼?
心靈脆弱的孩子書也不可能讀得好
要先從媽媽開始改變,孩子的學習欲望才會增加
孩子們不會用相同的方式學習
TIP何謂「成功智能」
第二章 為了讀好書需具備的心靈力量
提升學習欲的五種心靈力量
?孩子的學習抗壓性指數測試
使讀書變有趣的學習樂觀性
?孩子的學習樂觀性指數測試
對於學習的自我調節力,慎獨
從「你一定要很會」變成「我很會」
原本第二十名的正敏如何變成第一名?
TIP使正敏的成績突飛猛進的量身訂製讀書法
讀書需要具備共感力的原因
?用閱讀表情測試共感力
第三章 已造成的讀書傷害,該如何撫平?
先從媽媽丟掉孩子一定要第一名的念頭開始
改變學習方式而非調整學習量
觀察孩子不要陷入負面思想
?孩子的小兒憂鬱症指數測試
若要提升孩子的專注度
TIP為聰明父母所準備的螢幕媒介管理指南
害慘孩子的7種養育方式
第四章 只要有健康心靈,讀書便不再是困難事
找出適合孩子的讀書方法
沒有夢想的孩子,他需要什麼?
該用胡蘿蔔?還是用鞭子?
欠缺道德性的孩子不會讀書
若不想打破讀書習慣
透過專注閱讀也會提升學習專注度
?孩子的學習專注指數測試
先了解孩子的大腦才能有助於學習
決定孩子意欲的依附情感
第五章 適合我家小孩的讀書方法?
男孩讀書法,女孩讀書法
依照孩子的性格特質量身訂製的讀書法
?孩子的性格特質測試
對右腦型小孩不利的韓國學校教育
?左右腦測試
父母有時也需要即時導正孩子
學習樂觀性越高,讀書欲也越高
TIP透過孩子的語言習慣來看學習悲觀性
任何人都可以進行的腦科學學習訓練
TIP父母需知的腦基礎學習策略
讀書必備的各種心靈力量
第六章 透過書來培養心靈力量的父母
孩子們原本是喜歡書的
閱讀是學習的引擎
?測試孩子的讀書愛好度
運動智能高的水燦該閱讀什麼書?
?孩子的言語智能測試
若想讓孩子沉迷於閱讀
媽媽牌讀書治療,讓孩子自行讀書學習
?孩子的專注度檢測清單
一天15分鐘,為孩子閱讀的力量
TIP閱讀完畢後提出治療型問題
第七章 可以讓孩子心靈成長的家,能夠讀好書的家
孩子會因環境而改變
?我們家的讀書環境檢測清單
我的孩子是否有玩好?
我的孩子是否有吃好?
我的孩子是否有睡好?
TIP幫助不易入眠的孩子的行動設計
若想打造適合閱讀的家
提升讀書欲望的對話策略
TIP培養孩子健康心靈的7種對話術
提升讀書欲的時間管理法
附錄1 孩子的學習心理測驗
附錄2 推薦書籍
序
前言
孩子一旦心理受創,便無法讀好書
自從兩年前出版《學習欲旺盛的孩子,討厭學習的孩子》這本書,我的人生起了很大的變化,結交了許多新朋友。多虧這本書,很多孩子和家長來找我接受學習治療。也因為這本書,讓我有機會參與EBS電視台〈不會讀書的孩子〉這個節目,探討孩子的學習傷害和教育現況。
〈不會讀書的孩子〉主要是討論社會長期對孩子進行強壓式學習,導致孩子對學習產生極大陰影,甚至連日常生活或學業都沒有辦法正常進行。為了改善這個情況,節目特別找了幾位和我相同領域的心理諮商師和學習治療師,提供孩子們實質上的幫助。多名參與過這項節目計畫的孩童,都重新找回了學習的價值與意義,並重拾學習熱忱。
節目裡這些孩子的心理狀態,雖然不像我在心理諮商室遇見的孩子來得嚴重,但是他們同樣因為「學習」而造成難以修復的心理傷害。參與節目錄製的孩子之中,有一位名叫成俊的男孩就曾說過,他的身上只有不斷背負學習義務,卻從來沒有人引導他如何學習得既有趣又有效率。對他而言,被迫進行的學習,是枯燥乏味又痛苦的差事。
透過節目中的諮商安排,成俊終於有了轉換契機。他的心理復原力和樂觀指數從原本顯示偏低的測試結果,經過幾個月後有了顯著提升:
樂觀指數原本是六分,屬於普通水準,諮商後則躍升為十三分,整整提高了七分之多。在一分之差都極其重要的樂觀指數測驗裡,這是非常罕見的大改變。
心理復原力同樣也有明顯進步,從節目錄製前極低的一百四十六分,透過一次又一次諮商,最後達到兩百一十八分的水準,足足上升了七十二分。一如測試結果顯示,成俊的學習壓力降低了,自信心也恢復許多。
和成俊一樣,節目中其他孩子大部分都有改善。許多參與節目錄製的人,看著那些因學習而失去意欲、自尊受傷的孩子們,逐漸找回動力與熱情的模樣,都感到不可置信。事實上,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說,現在最迫切需要的正是大人的關心和體諒。
此外,透過這次節目也讓我們實際體認到,過重的課業對孩子來說是多大的負擔,以及對他們的夢想和未來會產生什麼影響。參加節目諮商的孩子之中,有一位名叫載英的女孩,由於找不到自己的夢想而無心讀書。經過諮商以後,她對未來有了具體計畫,也重新找回學習欲望。超過六個月期間一起進行諮商的其餘八名孩童,在學習和心理方面也都有了正向改變。
其實只要像這樣多給予一些關心,用心體會孩子的感受,我相信有朝一日,我們的孩子絕對能有一番令人刮目相看的作為。只要懂得撫平那些因學習而生成的傷痛,拍拍他們給予安慰,孩子們隨時都有可能重拾學習意欲。這也是為什麼即便我們身處在各種惡劣的環境裡,家長或孩子都還是必須得顧好自己的學習課題,想盡辦法找出能使自己成長方法的緣故。
我個人是出於希望孩子們可以重新找回讀書學習的理由,養成讀書樂趣和學習的良性循環而決定寫這本書。
為了讓我們的孩子不再飽受學習之苦,必須先從父母開始改變。雖然國家也要準備好實質上的對策和制度改善,但是我們總不能坐以待斃只等待大環境的改變,先從自己可以為孩子做的事情開始著手才是。
學習是使人成長的來源,孩子會透過學習感受幸福並發覺自我存在,學習絕對不單只是為了應徵好工作、賺取金錢、獲得名望所需的工具,然而,我們的孩子早已違背了學習的本質,不再是出於好奇心而學習然後獲得諾貝爾獎,變成是為了獲得諾貝爾獎而學習。
居里夫人和女兒伊雷娜在科學史上留下了很深的足跡。母女倆都因研究放射性同位素而獲獎無數。居里夫人分別在一九○三年和一九一一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和科學獎,女兒伊雷娜則是在一九三四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兩人都有著不同的「史上第一位」頭銜,居里夫人是「巴黎大學史上第一位女教授」,伊雷娜則是「法國史上第一位女性長官」。
其實伊雷娜小時候是個只會在家埋首苦讀,足不出戶玩耍的女孩,居里夫人認為這樣不妥,於是和幾位志同道合的人實施了充滿自由氛圍的共同育兒計畫,以當時社會風氣來說,此項計畫可以稱得上是創新之舉。比起女兒的學習,她更重視玩樂休閒活動,也幸虧居里夫人堅持,伊雷娜才得以享受登山和滑雪等運動一輩子。
伊雷娜對於母親的教育理念提出以下評論:
「母親對於學習有著非常獨到的見解,她主張人一定要隨時懂得擺脫舊時代的學習方式,養成獨立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才行,這樣才能直覺式學習,並熟悉各領域最新知識。她認為我這年紀不能只有累積知識,同時也要鍛鍊身體才行,所以一整天被關在教室裡讀書是一件非常野蠻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她堅決要幫我增加戶外活動的原因。」
居里夫人總是對女兒伊雷娜說。
「書不必讀得多,但要讀得深,千萬不要還沒完全搞懂就隨意跳過。」
由此可見,居里夫人能夠成為一位偉大科學家兼優秀母親是有跡可循的。透過這番話,也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居里夫人想要讓孩子維持求知欲,並在智育、德育、體育方面都期盼能有均衡發展的一片苦心。
讓孩子對讀書抱持正確觀念並充滿學習欲望,和提供孩子健康飲食及良好環境是一樣重要的事情,我們也應該效法居里夫人,引導孩子自行讀書才是。
打從心底認為讀書是一件有趣的事所以讀書,進而得到好成績,這才是正確的學習順序,沉迷學習後所發生的好事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引導孩子自行讀書,提供孩子正確的成長之路,才是父母給孩子的真愛。
聰明的父母務必要記得,世界上沒有天生就不會讀書的孩子,只有心理受傷導致不想讀書的孩子。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