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模式、理論及系統在地理學的分析與應用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193090
張政亮
五南
2017年8月10日
183.00 元
HK$ 173.8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1193090
規格:平裝 / 472頁 / 19 x 2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分
類
商業理財
>
會計/統計
>
統計軟體分析
同
類
書
推
薦
SAS 1-2-3(九版)
市場調查實務:問卷設計與研究分析(4版)
SPSS操作與應用:多變量分析實務(二版)
統計分析入門與應用:SPSS中文版+SmartPLS 3(PLS-SEM)(第三版)
經濟計量分析實驗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美國心理學會出版手冊:論文寫作格式(七版)
以體驗學習反思觀點重塑中文系實務課程之教學行動研究
內
容
簡
介
透過模型的建構與理論的運用,可使地理學的研究內容明確化、研究方法科學化及研究結果通則化;而系統科學的導入則有助於打破地理學長久以來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的壁壘,並消弭區域地理與系統地理的爭議,不僅使地理學發展及運用更宏遠,且能助於解決現實世界的諸多問題。
目
錄
序論
第一章 探究知識方法
第二章 模式、理論與系統
第一節 模型與模式
第二節 理論與系統
第三章 系統科學與地理學
第一節 系統科學的建立與發展
第二節 地理學的發展與其系統特性
主要參考文獻
模 式
第四章 詮釋結構模式的方法與應用
第一節 引論
第二節 詮釋結構模式的方法與實施步驟
第三節 詮釋結構模式的應用與實例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五章 預測模式
第一節 引論
第二節 預測的類型與方法
第三節 臺灣地區氣溫變化趨勢之預測
主要參考文獻
第六章 分析階層程序法與馬可夫鏈模型
第一節 引論
第二節 分析階層程序法的理論與方法
第三節 分析階層程序法的應用與實例
第四節 馬可夫鏈的理論與應用案例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七章 結構方程模式
第一節 引論
第二節 結構方程模式的理論與方法
第三節 SEM案例分析-文化觀光之遊客行為模式研究
主要參考文獻
理 論
第八章 模糊理論的方法與應用
第一節 引論
第二節 模糊理論的原理與方法
第三節 模糊理論的應用與實例
主要參考文獻
第九章 碎形理論(一)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碎形的理論與方法
第三節 碎形理論在海岸線量測之應用
第四節 臺灣海岸線分類問題的再探討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章 碎形理論(二)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碎形理論在海岸動態變化與地圖簡化之應用
第三節 碎形理論在水系網的分析與探討
第四節 碎形理論在地形的分析及其他領域上之應用
主要參考文獻
系 統
第十一章 系統動力學與海岸工程設計分析系統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系統動力學的理論與實務
第三節 應用系統動力學探討基隆港口城市之發展
第四節 海岸工程設計與分析系統介紹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地理資訊系統(一)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地理資訊系統的內容與方法
第三節 地理資訊系統在環境災害之應用
第四節 GIS應用於大甲溪流域之坡地災害調查分析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 地理資訊系統(二)
第一節 地理資訊系統的發展趨勢
第二節 GIS在土地利用變遷的研究
第三節 運用馬可夫鏈模型與細胞自動機理論模擬植生復育
主要參考文獻
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序
序
安東.聖伯修里的《小王子》一書中,小王子問一位老先生:「地理學家是什麼?」老先生回說:「地理學家是一位懂得哪裡有海,有河流,有城市,有山脈和沙漠的科學家。」此語言簡意賅地說明地理的學習是去知曉我們所生活的大千世界,不僅觀察四季和地景的更迭,也嘗試理解人類的情感與活動。
自從有人類的足跡開始,我們便開始接觸並探索周遭環境事物的種種現象,因此地理學可以說是最古老的學問,也是一門綜合的知識。西元前五世紀的中國《尚書》禹貢篇就描述了中土各州的山脈、河川、物產及農業狀態,顯見對地理知識的研究自古即存。十八世紀後隨著科學方法的提倡和知識體系的建立,近代地理學也逐漸成形,在洪堡德和李特爾等學者的努力下,地理也漸蛻變並轉化成為現代科學。
所謂的現代科學強調模型的建構和理論的驗證,也促使知識朝向專門化的學科發展,一方面許多學科如地質學、氣象學、人口學、都市規劃學漸由這稱為科學之母的地理領域分化而出;一方面地理學本身也吸取相關的方法和理論來鞏固和延續地理學門的發展,尤其在1960 年代的計量革命風潮中,地理學也掀起劇烈的反動與省思,這些因時興革的交鋒與激盪,豐富了地理學多元的內容與進展。
由統一而分化,由分化趨向統一,這就是地理學發展歷程中的辯證規律,順應近年來系統科學的茁壯、科際整合的需求日趨熱絡,地理學的綜合學科特質也因勢利導地受到矚目。而系統科學的導入,有助於打破地理學長久以來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的壁壘,並消弭區域地理與系統地理的爭議;尤其是近年來地理資訊系統的知能不斷推陳出新,並整合許多新方法與新理論,不僅架構了現代地理學的理論模式與應用發展,也使地理學得到復甦的契機,在許多不同的學科領域中廣泛受到重視與採行,提供了空間分析與決策支援,有效協助解決真實世界的紛紜問題。
因此在這全球面臨能源、人口、汙染等環境課題,問題經緯萬端、複雜難解,地理學的系統性和整合性,實可在此發揮改變世界的力量,故如何將這些科學的模式、理論融入地理學的研究,並以系統的思維和架構加以踐行和應用,實為一個地理工作者應肩負的職責。這些構思和規劃在筆者的腦海中纏繫縈繞許久,然因諸事冗雜制肘,使書寫的計畫延宕耽擱甚久。幸承張瑞津、鄧國雄、鄧天德、許民陽老師等地理前輩不斷敦勉勸勵,方能篩濾結晶、聚沙成塔,終臻底成。
付梓之際,驀然回首,知命之年忽焉已至,白雲蒼狗,雖人事已非,仍感念造化宏德,留片語只辭於時空洪爐中錘鍊,冀望能對地理學的繼往開來盡些許棉薄之力。然駑鈍之資,倥傯就筆,闕漏誤謬在所難免,尚祈專家先進不吝指導斧正為禱。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