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為改變技術(7版)
|
|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
|
|
|
|
|
9789571191928 | |
|
|
|
張世彗 | |
|
|
|
五南 | |
|
|
|
2017年8月25日
| |
|
|
|
173.00 元
| |
|
|
|
HK$ 164.35
|
|
|
|
|
| |
|
|
|
|
|
|
詳 細 資 料
|
ISBN:9789571191928規格:平裝 / 432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7版出版地:台灣
|
|
分 類
|
心理勵志 > 心理學 > 行為與決策 |
同 類 書 推 薦
|
|
|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
|
|
內 容 簡 介
|
行為改變技術在各行各業已被運用的相當普遍。本書內容企圖涵蓋目前行為改變技術的所有範疇,包括主要的理論基礎、各種實用的行為原理或技巧、問題行為的功能性診斷,以及個案研究的科學方法等。若想深入探究個體行為改變的堂奧,以協助自己解釋、預測和控制個體的行為,本書的內容將是您不可多得的助手。
|
|
目 錄
|
理論基礎篇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行為改變技術的理論基礎? ?
行為原理篇
第三章 增進適當行為的技巧? ?
第四章 降低或消除不適當行為的技巧? ?
第五章 建立新行為的技巧? ?
第六章 維持行為的技巧? ?
第七章 認知本位的行為改變技巧? ?
行為功能評量與支持篇
第八章 功能性評量與正向行為支持
個案行為研究篇
第九章 評估行為改變的科學方法? ?
附錄
一:功能性評量面談表(FAI)
二:功能性評量觀察(FAO)練習實例結果
三: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
四: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
五:自我質問策略──培養反應式的專業實務
六:行為改變技術在班級中的實際運用
七:練習題解答
參考文獻 ?
?
|
|
序
|
序
行為改變技術是應用行為學習論與認知論,來改變個體已有行為或矯治不適當行為之各種技術的統稱。經過幾十年來的發展與成長,其原理已被廣泛地應用在各個領域,譬如親子關係、青少年和成人行為治療、學校教育、工商業、家庭兒童的教養、心理治療、犯罪、運動表現及身體健康和醫藥等,前景可謂一片光明。因此,將行為改變技術正確的觀念與實務技巧做適當的傳播,似乎是很值得努力的方向。
全書計分為四大篇九章,企圖涵蓋目前行為學派取向之行為改變技術的所有範疇。其中第一篇探究理論基礎,包括緒論(行為改變技術的涵義、簡史與未來挑戰、特性、應用及基本假定和迷思)與主要理論介紹;第二篇述及各種行為原理(包括增進適當行為、教導新行為、消除不適當行為、維持行為及認知行為改變技巧)。這些都是目前實務工作者經常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直接運用的技巧,實用與成功性均相當的高;第三篇則談到近十來年特別強調的重點:「行為的功能評量」,企圖透過問題行為的功能性評量,建立正面的行為支持計畫和策略。這部分非常類似其他專業人士所採用的方法,也就是先進行為評量和分析,再採取策略來解決問題行為;最後一篇為個案行為研究的科學方法(包括行為改變的變項和實驗設計),適合評估行為改變的因果關係,直接實用性較低,探究因果關係之研究性較高。
本書各篇及各章呈現的先後,大體上是依循下列三項原則:(1)自理論至實務,從根源談到由其衍生出的實用技巧和原理;(2)由技巧「直接運用」到「先分析再運用」;(3)從實用層面至研究層面。冀望用這樣的出現方式,能循序漸進地充實學習者的行為改變技術專業知能。
在授課方面,講授者可依序進行,惟若欲讓學生進行個案行為功能評量的實作,則可在描述完第一章緒論和實施小考後,先介紹後面的行為功能評量篇。至於基本行為原理篇(包括第三至七章),講授者可事先分組讓學生預習每項行為原理(如增強、過度矯正……等),以利屆時上臺報告,然後討論。講授者平時可蒐集報章雜誌的例子,在同學報告後提供補充,以加深學生對基本行為原理的印象。當然,若有適當的錄影帶亦可搭配進行,以提升教學效果。
本書在第一章、第二章、第三至六章及第七章均有練習題,學習完該範圍可讓學生習作,藉以瞭解其對上述各章節學習的情形。此外,根據筆者多年教學經驗和心得,建議講授者可針對上述各章節實施小考,來取代期中和期末考。
最後本書得以順利付梓,要特別感謝五南圖書出版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協助以及本系學生尤姿婷、陳映竹和程葦棚所提供之增強版。雖然筆者已勉力撰寫此書,惟因學疏才淺,謬誤和不足之處,在所難免,尚祈方家不吝指正。
?
|
|
|
書 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