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定價217.00元
8
折優惠:
HK$173.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這就是生物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792894
麥爾/著
涂可欣
天下文化
2017年8月31日
133.00 元
HK$ 113.0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4792894
叢書系列:
科學文化
規格:軟精裝 / 352頁 / 25k正 /
科學文化
分
類
自然科普
>
科普叢書
同
類
書
推
薦
免疫:認識你的免疫系統, 45個打造身體堡壘的必備知識
深:海洋怪奇物語;自由潛水人、叛逆科學家與我們的海洋手足(本書電子檔已被存放在地球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
科技,生活加值中:仿生技術×全像攝影×磁浮列車,科技就是人類和自然共譜的協奏曲!
用思維導圖輕鬆讀懂科學發明史:100+思維導圖高效學習,秒懂影響全世界的重大發明與科技應用
你聞到了嗎?:從人類、動植物到機器,看嗅覺與氣味如何影響生物的愛恨、生死與演化你聞出來了嗎?:從人類、動植物到機器,看嗅覺與氣味如何影響生物的愛恨、生死與演化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犯罪手法系列─法醫科學研究室:鑑識搜查最前線, 解剖八百萬種死法
希臘羅馬神話故事【修訂新版】
北歐神話故事【新版】
社會生物學:新綜合理論 (四)從冷血動物到人類
殺人魔:全球十大連續殺人案
金瓶梅
內
容
簡
介
生物學,是多采多姿的科學,
是獨一無二的科學,是明心見性的科學。
目
錄
再版導讀?? ?來一趟思索之旅 ? ? ? ? ?顏聖紘 第一版導讀?? ?打通任督二脈 ? ? ? ? ? ?程樹德
作者序?? ?請赴一場生物學的盛宴 ? ?麥爾
第1章?? ?生命是什麼?
物理論
生機論
有機生物論
生命的獨特性
第2章?? ?科學是什麼?
現代科學的起源
生物學是獨立的科學嗎?
科學所關心的事
科學研究的目標
第3章?? ?科學如何解釋自然世界?
科學哲學簡史
發現與證明
活躍的生物學家
事實、學說、定律和觀念的界定
第4章?? ?生物學如何解釋生命世界?
生物學中的因果關係
認知演化知識論
真確性的探求
第5章?? ?科學會進步嗎?
細胞生物學的進展
科學是經由革命而進步的嗎?
科學是經由天擇過程進展的嗎?
科學的極限
第6章?? ?生命科學的來龍去脈
生物學中的比較方法和實驗方法
重建生物學的架構
生物學界的權力轉移
生物學:多樣化的科學
第7章?? ?生物多樣性研究:探討生物學中的What
生物學中的分類法
微觀分類學:劃清物種間的界線
巨觀分類學:物種的分門別類
資料的存取
生物系統
第8章?? ?發生學:探討生物學中的How
發生學的起源
細胞學說的衝擊
發生遺傳學
發生與演化生物學
第9章?? ?演化學:探討生物學中的Why
演化的多重涵義
演化論
達爾文的共祖說
達爾文理論如何解釋物種生成
達爾文的漸變論
達爾文的天擇說
演化綜合學說的沿革
演化會讓物種進步嗎?
近代的爭議
第10章?? ?生態學:探討生物與Where的關係
生態學簡史
個體生態學
物種生態學
群聚生態學
古生態學
生態學的爭議
第11章?? ?探討人類在自然史中的When
人類與猿類的親緣關係
邁向人類之路
文化的演化
人類種族和人類的未來
第12章?? ?演化能解釋道德規範嗎?
人類道德的起源
文化群體道德標準的發展
個人道德觀念的取得
什麼樣的道德體系最適合人類?
名詞解釋
人物簡介
注解
參考資料
序
再版導讀
來一趟思索之旅
顏聖紘(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首先,我不是來寫業配文的。所以各位不會看到我吹捧這本書是什麼驚世巨著,或是什麼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每一本書的導讀都這樣寫的話,只要用產生器寫就好了,對不對?
但是我跟大家講,很羞赧的講,麥爾(Ernst Mayr)在1997年剛發表這本書的時候,我正在念研究所。我當時買了一本原文書,覺得自己很潮,有跟上流行讀了演化生物學大大的書。然而實情是,我當時沒有體認到這本書的重要性,隨便翻翻就擺在書架上作為裝飾。雖然天下文化在1999年的時候發行了中文版,但我當時已經要出國念書,所以沒讀過中文版。等到忽然想買來看看時,書卻已絕版了(冷門科普書可以賣那麼好,真令人開心)。
天下文化的編輯邀請我為這本書第二版寫導讀的時候,其實我並沒有真的放在心上,我當時覺得:「天啊,又是一本翻譯書,看了會不會爆頭啊?」說真的,我對很多中文科普書的翻譯沒什麼信心,所以當時接獲邀請時,眉頭整個一皺就擱著。
科學教育中最需要的元素
後來心血來潮,打開書稿檔案以後一看,一整個開心啊∼∼為什麼如此開心呢?因為我發現這本書談的就是台灣從小學到大學的生物相關科學教育中最缺乏的元素,也就是「科學史」的部分,還有「生物學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子學門」、「生物學與其他自然科學有什麼不一樣」以及「生物學家在乎什麼」這樣的議題。
我在大一上教授「普通生物學」的時候,總是會問學生:「你們知不知道課本為什麼這樣編?為什麼一定從細胞開始講,然後講到地球生物圈?」學生通常沒什麼反應,或說不知道(感覺正常)。或者我會問學生:「你們來念生科系,但是你們知道生物相關科系有多少嗎?生物學與生命科學的細微差異在哪裡?」結果100%的學生不是傻笑,就是拿一些道聽塗說、不知所云的傳說來回應。惹得我好怒啊,但是身為一個好老師,我一定不能生氣,我一定要了解他們的人生究竟失去什麼?什麼地方空掉了?這樣才能協助他們找到方向順利轉系(無誤)。
其實我對於學生對這麼基本的問題沒反應,或不知如何回答,並不感到意外。因為我們的教育手段通常是把龐雜的世界與人類文明長久發展所產生的知識,以過度簡化與可愛的方式包裝成懶人包,單方向餵給學生吞下去。學生之所以學習一個科目,並非出自對議題的關切、問題與假說的發想,及親手實踐議題探索的樂趣。一切都只是因為「大人說很重要」、「以後會用到」,再加上「考試會考」。這時候你還期待學生能夠進入知識產生的過程、自我建構知識網絡,然後拿著在學校得到的知識基礎來面對真實人生中無所不在的知識、技術、教育、產業、服務、法規與政策議題嗎?
了解一門知識的來龍去脈
那麼在課程中提到「科學史」和「科學家怎麼想與在乎什麼」又為何如此重要?因為如果連一件事情的創始、發展、分歧、流變、匯聚、新生、沉寂與復甦都不知道,連重要的人、事、時、地、物與數都不知道,那麼學生要怎麼完整描述一個知識學門的輪廓與邊界?還有與自己的人生、社群及世界的關聯?
然而「歷史的描述」不應該是線性與單向的。其實市面上並不缺「科學家的故事」或是「偉人傳記」。然而閱讀那些故事的前提是「你已經知曉那些知識的重要性,然後才提起對科學工作者成長歷程與研究背景的興趣」。坊間的書籍反而很少以「議題」為敘事主軸,然後帶進大量科學家在不同時空與科技進展之下對該議題的貢獻與角色。
我曾問過一些了解現今國高中,甚至大學生物課本編纂過程的專家,為什麼「科學史」的部分這麼少?為什麼幾乎不談一個議題的來龍去脈與多方觀點?有時候我會得到一種令人沮喪的回應,也就是「因為講這麼多會被認為在加重學生的負擔,老師也不好教,背的東西會太多」。
其實我也同意不應該把任何一個科目的學習降格為一個「背科」。然而我經常想問一個問題,如果我們認為「上大學並非是必要的」,那就表示「大學之前的學習應該能造就一般國民基礎素質」。但若教材與教學方法忽視了知識的來龍去脈,卻只告訴學生「結果與標準答案」,那麼辛苦念完幾年書以後,這些所謂的知識不但會被束之高閣,而且會煙消雲散。最後社會就會充斥著具備學歷卻沒有「常識」的成年人。
如何閱讀這本書
那麼我會建議怎麼讀這本書呢?先不急著把各章節全看完。你可以先想一想,如果你對一個知識學門的起源、發展、現況與轉變所知有限,一知半解,好像知道又好像不知道,你在心裡面會升起什麼樣的疑問?(請排除「貴系出路為何」與「畢業起薪多少錢」這種問題,謝謝。)請你把心裡的問題列出來,然後在翻閱這本書的各章節標題時,看看你的疑問是否被提到,回應到了。
接下來你會需要一些閱讀上的耐心,因為麥爾引用了大量的文獻來佐證他的陳述與觀點,而那些文獻幾乎都在生物科學史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所以如果你對某些觀點不是那麼理解,這本書後面的參考文獻、名詞解釋與相關科學家的簡介,應該可以讓你找到許多解讀疑難的方向與窗口。
順道一提,這本書還特別把「生物問題」區分為幾個類型,例如「what」、「how」、「where」與「when」。這和某年我給申請入學的學生的口試題目很有關係。當時要考生問我問題,並自行分析他的問題屬於什麼類型?結果有80%的學生無法回應自己所提的問題究竟是問why?how?whether?what?我真的有點訝異學生沒有思索過此事。但是如果看完這本書,我相信對於自然科學的早期發展,以及科學與邏輯思維的結構應該會有相當多的認識。
希望每一位讀者都能從這部書中,獲得思想上的撞擊與回饋。
(摘錄自本書再版導讀)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