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第一次去考多益純粹是趕流行,因為旁人時常提起,聽得很厭煩,於是便抱著半好奇半挑戰的心情。ETS的報名繳費流程邪惡地簡單,讓人像催眠般,滑鼠左鍵狂點後,才驚覺荷包已失血。我當時有點輕蔑,事前準備也只在考試前到書店隨手翻閱模擬題本,想說至少上戰場前了解敵人是圓是扁。
出乎意料的是,多益是個非常生活化的考試,舉凡用餐、訂票、看診等各種日常情境皆可入題,這與托福或雅思偏向學術邏輯的屬性完全不同。因此,題目設計靈活,難度設定相當均衡,非常具有鑑別度。我的多益初體驗一不小心就考了滿分(真的沒有要臭屁的意思)。很多學生總是問我多益如何拿高分,這個問題讓我心虛得很,我總不能回答「只要有心,人人都能學好英文」或是「你再練10年」吧!於是我開始探究多益到底考些什麼。
其實所有的語言都不脫離「語境」,用白話來說就是「上下文」。
為何會鴨子聽雷?
為何閱讀總是看到最後變成3D字幕?
因為考生總是「見樹不見林」;無論是聽力或閱讀,台灣考生最愛「抓關鍵字」,但抓了幾個「關鍵字」卻錯過了「上下文」,反而錯過最重要的主體脈絡,當某些單字不懂或語速太快、腔調難懂時,認知能力便無限地下降。
最近,得知多益即將改制,學生又開始焦慮,但無論是新式的三人對話,或是三篇式閱讀題組,都是了解主體脈絡後,再用剝洋蔥的方式,依序解決細節跟大意題。台灣考生的焦慮似乎反映著英語教育停滯不前的現況:教學仍過度著重單字、文法、句型等,卻忽略文章架構、作者意念等歸納與分析能力的培養,也因此,台灣的考生總是在著重上下文理解的多益測驗吃虧,或許身為教學者最困難卻也最為影響深遠的便是推廣正確的學習觀念,如此一來,不只給學生魚吃,還教他們釣魚。
希望本書讀者在練習之餘,也能檢視自己的英文學習方法,讓自己的語文力不再只為了考試,而能夠著重其他面向的均衡發展,讓英文不再是個學科,也能成為實用的工具技能。
最後我要感謝吳宜錚老師的引薦,以及不求人文化願意給我機會,當然還要感謝我親愛的家人們,在我寫書卡關期間聽我發牢騷。最後的最後,這本書要獻給蘇慈?女士,她不只聽我發牢騷,也跟著我一起絞盡腦汁,發想問題,真心謝謝她的幫忙。
林政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