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微歷史:一本書讓你讀懂三國志

微歷史:一本書讓你讀懂三國志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562961
江輝
宇河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2017年9月15日
100.00  元
HK$ 85  






ISBN:9789864562961
  • 叢書系列:Discover
  • 規格:平裝 / 316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Discover


  •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朝代史 > 秦漢/三國











    這是一本比《三國演義》寫實、比《三國志》通俗的歷史故事書!

    每天花三分鐘讀完一篇故事,用五分鐘了解三國歷史。





    自序

    編輯序



    第一章 英雄篇:文治與武功的交響曲

    第二章 紅顏篇:被亂世左右的兒女情長

    第三章 計謀篇:說不盡的爾虞我詐

    第四章 戰役篇:烽火連年戰不休





    自序



    三國虛實在我心?? ?




      東漢末年,皇權軟弱,朝臣跋扈,黃巾亂起,烽火連天。



      命運多舛的漢獻帝,以九歲的年幼之態即位,先後見識到到董卓的霸道,受到曹操父子的挾制,事事仰人鼻息,處處受制於人,成了名副其實的魁儡皇帝。?

    ? ?

      曹操死後,其子曹丕逼迫獻帝禪讓帝位,東漢亡,曹丕建立了魏國,稱文帝,定都洛陽。



      次年,劉備就以自己正宗漢室宗親的身份稱帝,並以「漢賊不兩立」為口號,建立了蜀漢。



      與此同時,孫權父子也在群雄割據中打下江東基業,佔有一席之地。孫權十九歲時,孫策遭刺殺身亡。西元229年,孫權稱帝,建立東吳。?? ?

    ? ?

      西元208年赤壁之戰後,三國鼎立正式成型。



      三國時期人才輩出,《三國志》作者陳壽曾任職於蜀漢,蜀漢滅亡之後,陳壽被徵入洛陽,在西晉也擔任了著作郎的職務,開始編寫三國時代的斷代史──《三國志》。陳壽是晉代朝臣,晉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國志》尊魏為正統。

    ? ?

      而後,元人羅貫中以三國歷史為藍本,收集了自古以來關於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的民間故事、詩詞與文學著作,編寫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成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

    ?

      小說《三國演義》裡,人物形象飽滿,情節鮮明生動,深植人心,成為戲劇和民間藝術及文學的常見話題。其豐富多采的歷史內涵也流傳到亞洲及世界各地,受到廣大歡迎,其受到關注的程度,遠遠超過了陳壽的三國志。



      《三國演義》中,著名人物及事件更經常成為電視、電影的題材。如:草船借箭、劉備招親、三顧茅廬、赤壁之戰、青梅煮酒……等,至今仍為人所津津樂道。



      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在烽火紛亂之下,一個個英雄豪傑乘勢而起,在競爭激烈的舞台上,留下一抹歷史的印記,讓後人神往不已。



      三國,是一段撲朔迷離的歷史,充滿了引人入勝的故事,爾虞我詐,明爭暗鬥,文才武將,磅礡戰場,亂世左右,數不盡的兒女情長。



      談到三國這段歷史,更是充滿了各路相異的觀點評價,傳說故事夾雜,正野史穿插,歷史上的成敗得失,是非真假,眾說紛紜,後人只能如同霧裡看花,丈二金剛摸不著腦袋。



      其實許多歷史事件跟人物都有不只一種形象,有史學家主張的「歷史形象」;有小說和藝術作品中的「文學形象」;還有一種老百姓心中的「民間形象」,這種力量也是很強大的,像是台灣的民眾就特別尊崇關羽,奉為關聖帝君,供俸的香火絡繹不絕,大約是其忠義的形象深植民心,符合吾人心中對聖賢之標準。



      我相信,歷史並沒有所謂絕對客觀的真實,即使把這些歷史人物從墳墓裡挖起來,諸葛亮與劉備也不會再次重現相遇的那一刻,也不會有第二次的「桃園三結義」、「赤壁之戰」、「溫酒斬華雄」……。



      「真實」曾經存在過,但已經隨著時間消失了。



      每個人心中的三國人物,都有不同的面貌跟樣子,他們活在每個人的心中,持續散發著光和熱,這才是歷史之所以有趣,以及值得玩味之處。



      在這本書裡,我精選了100個關於三國時期的故事,希望透過這些具代表性的精彩故事,來講述三國時代的那些人和那些事,帶各位體驗中國史上最波瀾壯闊的年代,喚起讀者對三國時代的領悟與追求,並從中咀嚼出歷史的樂趣與真味。



      希望各位會喜歡這本書。



    編輯序



    三國,原來可以這樣讀


    ? ?

      《三國志》,是由西晉陳壽所著的史書,記載了從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開始,到西晉統一三國為止,共九十多年的史實。它是三國時代的斷代史,同時也名列中國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即便《三國志》得到了如此高的評價,深植於吾人心中的三國人物形象,其實還是源自於元人羅貫中所著的章回小說──《三國演義》。



      羅貫中以《三國志》的正史材料為基礎,加上流傳在民間的傳說、話本、戲曲等元素,完成《三國演義》這部對後世有強大影響力的通俗作品。



      《三國演義》受到世人普遍的喜愛,其戲劇性也使它成為藝術家們垂青的對象,廣泛被改編成戲劇、電玩、漫畫、小說等藝術作品,並深深影響著我們的文化。



      《三國演義》裡描寫的歷史事件和人物,大都是真實的。但其中也有不少內容添加了誇大的傳奇和藝術色彩,也就是所謂的「七實三虛」。



      小說與正史記述的不同,這使得人們對一些三國人物的印象和評價產生差異。



      你會發現《三國志》中記載的史料,到了《三國演義》中,卻常常「亂了套」,「變了調」,不是換了主角,就是把他人的功勞貼到另一人臉上,或者把某人幹的壞事栽贓到大白臉的頭上,這類例子不勝其數。



      例如:上演「空城計」的,其實是曹操;「草船借箭」的不是諸葛亮,而是孫權;史書裡有勇有謀的魯肅,在小說中成為了一個甘草人物;而陳壽評價為「人傑」的曹操,在《三國演義》揚蜀貶魏的中心思想下,變成了一個老謀深算的陰險反派;還有,被羅貫中「中傷」最深的周瑜,這位三國時期的名將,一生戰果輝煌,為人豁達,有容人之雅量,度量不下於笑口常開的彌勒佛,但在羅貫中筆下,一碰到諸葛亮,周瑜的一切就走樣了,不僅成了「火燒赤壁」的配角,最後還被孔明活活「氣死」。



      這類「錯置」的例子不勝枚舉。固然,文學作品本來就是虛實參半,才能展現其藝術性與趣味性,而大眾對三國歷史的熟悉與喜愛,也不能不歸功於《三國演義》的通俗文化力,但也因為如此,西晉史學家陳壽嘔心瀝血編纂的正史《三國志》,反倒完全被小說掩蓋住了光芒,這倒是有些可惜了。



      其實,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引用了近六十五%的《三國志》史料,可以說,是《三國志》成就了《三國演義》。



      換句話說,如果你想更全面地瞭解三國的歷史,其實也離不開《三國志》。



      基於此,本書從《三國志》中,選取了100個極具代表性的故事,希望能夠更真切地「還原」三國時代的歷史。



      親愛的讀者,您不妨將本書當作一部平衡報導,細細品味,本書裡的敘事,跟你印象中的三國有甚麼不同?您又比較喜歡哪個面向呢?



      對於三國歷史愛好者來說,這是一本比《三國演義》真實、比《三國志》通俗的史學故事書,而對於普通讀者來說,這也是一本輕鬆讀三國的普及讀物。



      讀後你會發現,三國的歷史,原來可以這樣讀。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