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日本人也不知道的日本語3:敬語、人物對話、書信書寫、文化歷史……學會連日本人都會對你說「讚」的正確日語
定價87.00元
8
折優惠:
HK$69.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媽媽離開以後,我一個人的旅行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794990
金仁淑/文字
黃孟婷
大田
2017年9月01日
100.00 元
HK$ 80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1794990
叢書系列:
美麗田
規格:平裝 / 232頁 / 13.4 x 18.8 cm / 普通級
美麗田
分
類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亞洲文學
同
類
書
推
薦
搖籃曲
暖爐放寒假(二版)
劉願【韓國文學獎得獎作品.備受期待的文壇新星】
神婆的歡喜生活
野貓軍團去郊遊 貼紙遊戲書
內
容
簡
介
媽媽的第一個女兒。
被別人說長得像媽媽,這句話至少聽了三千次以上。
絕對不要活得像媽媽,這個決心至少下了兩千次以上。
媽媽走後才開始獨自一人的第一次旅程。
爸爸走後才重新面對媽媽的存在。
目
錄
Chapter 1 媽媽的離開 ?旅行的開始
020去做想做的事吧
026變成大人這件事,就是能獨自跨越界線
028那些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
030迎接新的一年
032Are you okay??
036旅行箱、背包和階梯
040沒有人會握住我的手
042努力生活的人
046問神
048如果我們再次相遇
050相會和離別的莫比烏斯環
054媽媽以前交的朋友都是怎樣的人?
056給媽媽:寫於倫敦
Chapter 2 我一半的人生 ?旅行已流逝了一半
066幸福的美味時光
070讓人流淚的人生鹹滋味
072媽媽是我的啟蒙老師
074句子和句子之間
078雖然不是正確答案
080花花綠綠、形形色色
084把日常變得像魔法一樣
088讀著讀著不知不覺
094媽媽曾經有什麼夢想呢?
098朋友這種關係就是彼此有些瑣碎的特點很相似
100人生的優先順序改變的瞬間
102給媽媽:寫於巴黎
Chapter 3 沒有人可以讓我叫一聲「媽媽」雖然旅行剩不到一半……
112放在鞋
122放在鞋櫃深處的記憶II
126幸福與不幸只在一句話之間
130媽媽是我的路標
132尋寶遊戲
134雖然我們像照鏡子般相似
138媽媽也需要媽媽
142偶然累積成旅行,旅行累積成緣份
146「幸福的眼淚」
148媽媽送我的兩次旅行
150過了一半的時間才領悟的那些事
158媽媽也只不過是一個普通人
160給媽媽:寫於羅馬
Chapter 4 擁有了想活下去的人生 那是媽媽所留下的禮物
170即使時間流逝也不會改變的那些風景
174想活得像媽媽做的菜一樣單純
176不特別的早晨,但是
180危機處理能力
184黃色郵筒同樣也能傳達愛意
186創造幻想的是我,抹去幻想的也是我
188既是我的日記也是我的相簿的人
196就像穿上彩虹外衣的水滴一樣
200要成為沒有眼淚的開朗的人才行
202獨自游泳的方法
204結局總是耀眼
208雖然旅行終究會結束
212給媽媽:在巴塞隆納
216給媽媽:無法寄出的信
222Epilogue 問候,致開始做想做的事的我
序
後記
問候,給開始做想做的事的我
雖然媽媽希望我能成為老師或作家,但是我現在正在經營一家小小的咖啡廳兼書坊。在我用心打造的空間裡煮咖啡,或是認真陳列書籍時,我不時會想:「如果媽媽看到我現在這麼認真過生活的樣子會怎麼樣?」直到媽媽離世前我的人生目標都是「讓媽媽看到我吃好住好的模樣」。因此,即使家裡反對,我仍堅持上大學;認真讀書只為了獲得獎學金;不分晝夜努力打工存錢。出乎意料傳來的媽媽的癌症末期宣告以及死亡把我的人生徹底顛覆。媽媽離世之後我的心情好比遺落在沙漠中央。「我現在該做什麼才好?」
歐洲旅行是我第一次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開始我真正人生的出發點。從一個月的旅行回來之後,我完成學業、賺錢維生,忙碌的生活使得我逐漸遺忘媽媽的空缺。隨後在二○一三年爸爸的突然離世,讓我又再度面對「媽媽」這個存在,我比任何時候都執著於「媽媽」這個單字;找出過往的相簿跟日記翻看;在筆記本裡寫下滿滿關於媽媽的事,我就這樣度過那些時光。這本書結合了我對媽媽的感情,以及我人生中初次的一人一個月歐洲旅行紀錄。既然把許多隨筆集結在一本書裡,我想是時候該回答一直以來對自己的疑問了。「為什麼我會寫這本書?」
回想過往,我從來沒有跟媽媽吵過架。不,是我沒辦法跟她吵架。我的父母在我人生中最需要媽媽的時期離婚了,我和妹妹是由奶奶一手拉拔大的。小時候每當聽到朋友們說起跟媽媽吵架的事,我卻只有羨慕的分。想起媽媽,我既怨恨又心痛,但也很感激與思念。或許是因為媽媽在世時我沒有一次表達過這些情感,所以我才寫出這本書的。
成年之後,我心想:「這下總算能和媽媽坦誠地聊聊天了」,沒想到卻傳來媽媽罹患癌症的消息。我既沒辦法在病痛的媽媽面前談過往的事,也不願意看到媽媽呆楞地躺著的樣子,於是我便告訴她我未來想做的各種事情。我盡力地把話題說得更有趣、更開心。或許媽媽就是在那時瞭解到我其實是個怎樣的孩子吧。
病痛得難以活動的媽媽因為藥效的關係漸漸變得少話了。而那樣的媽媽最後對我說的最清楚的一句話就是:「好啊,去做妳想做的事過活吧。」媽媽的最後一句話是這本書的開始也是我人生的開端。自此之後我便解脫了,我不再費盡心力只為了讓媽媽看到我過著好日子的模樣,我開始思考自己喜歡什麼、想做怎樣的事,這仍是現在進行式。不過,沒有媽媽在身邊聽我說話還是很令人傷心。反覆撰寫與修改文章的過程給我機會整理自己對媽媽的感情。因為那不是單純為了逃避心理創傷而必須理解媽媽的壓迫感,那段過程讓我得以用一個人的角度來看媽媽。因此,這本書除了是我給媽媽的道別之外,也是給開始著手於夢想的自己的第一聲問候。
我已不再是以為全世界只有媽媽站在我這一邊的孩子,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有許多令人感激、給予我幫助的人。我要在此傳達我的謝意:從我再次面對媽媽這個存在並著手寫書之際就一直支持我的當時的男朋友、也就是現在的丈夫,我親愛的妹妹,總是關心我的身體、幫助我的公公婆婆,相識於倫敦、直到現在仍在遠處支持我的咖啡豆好友,超乎想像疼愛著我的優秀姊姊們,用心閱讀我那微不足道的文字的申美敬編輯,以及用美麗照片陪伴我的文字的姜泳圭作家。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