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情緒小小兵

情緒小小兵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490868
賴小禾
幼獅文化
2017年9月01日
83.00  元
HK$ 70.55  






ISBN:9789864490868
  • 叢書系列:故事館
  • 規格:平裝 / 200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故事館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兒童故事/小說 > 溫馨勵志











      本書由慌張、沮喪、挫折……等十二種常見的負面情緒展開故事,涵蓋人際關係、內心感受、同儕壓力的連鎖反應……運用讀者熟悉的網路語言、搞笑文體、校園文化,輕鬆幽默載入深度主題。幫助青少年朋友誠實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了解與包容自己會有負面情緒是很自然的事情。更讓青少年朋友從中學習整理分析這些負面情緒,在過程中尋找緩和或解決負面情緒的辦法。



      希望在開放、鬆綁的社會環境中,大家都能動能靜、能哭能笑、能欣賞別人也能愛自己、能享受快樂也能面對挫折。用健康開朗的心,面對成長路中的許多挑戰。



      *適讀年齡:國小高年級以上

      *注音:無





    推薦序�情緒,探索內在世界的線索�陳玉芳

    自序�能大笑,也能大哭�賴小禾

    提早一站

    寒假如此這般

    魯蛇對話

    我想告訴你

    給外婆的祝禱文

    我家語錄

    暑假的一日實況

    快聽我說,媽祖婆

    我卻沒有告訴妳

    我所認識的劉明鴻

    魔鏡會客室

    謊言製造機





    推薦序



    情緒,探索內在世界的線索


    陳玉芳(新北市立中和高中輔導主任、諮商心理師)



      真好看!對於想認識情緒,讓生命更美好的人而言,這真是一本趣味、具象又療癒的好書!



      早晨喚醒孩子時,想起女兒昨晚與我談到她心中那刺辣苦澀的嫉妒心情,我信手翻至書中《魔鏡會客室》,朗讀女孩與魔鏡那精采又聊具意義的對話,小三的女兒專注的聆聽,頓時也接受並明瞭,原來這陣子內心裡莫名的比較與自尊卡住了自己和好朋友的關係,是該換上處方箋的「近視眼鏡」以讓心靈視野更寬、更遠,搭配「 聽診器」來傾聽自己的內在聲音了。好聽的故事讓女兒帶著笑意起床,再次驗證了理解本身即是莫大喜悅的道理。



      人生最難的功課莫過於在肯定自己和接納不足之間拿捏、在想要得到卻觸及不了時尋求平衡,而情緒正是調適歷程中的產物,對於逐漸邁向成熟的兒童、青少年來說,情緒宛如一陣風,有時前一刻還憤怒焦慮,後一刻卻興奮雀躍,真是捉摸不定且難以訴說,尤其是青春期階段,負向情緒特別多,慌張、煩躁、焦慮、孤單、沮喪等情緒更是司空見慣。光要適應身體的變化就已經夠緊張了,再加上課業重擔、人際困惑,甚或親子衝突時,可能經歷的多重、複雜情緒更是可想而知。



      而本書提示我們,情緒是療癒健康心理的寶貴線索,正因為覺察到情緒的不舒服感受,才知曉內在有個部分需要被好奇、關注與瞭解。作者為慌張、沮喪、挫折、懊悔、害怕、憤怒、煩躁、焦慮、傷痛、孤獨、嫉妒、失望等情緒病毒做了清晰條理的症狀描述,用淺白易懂又貼近兒童、青少年生活經驗的故事來勾勒情緒的面貌,最後再輔以實用的處方,饒富意義的話語,在一次又一次感染情緒病毒又康復的過程中,變得更有免疫力,身心更健康成熟。



      這本書會是情緒教育上極佳的閱讀文本,有助於引領讀者認識情緒,並學習向信任的人分享自己難受的經驗,訴說的本身就是一種療癒!此刻,我等不及要陪孩子閱讀下一個篇章,繼續情緒的探索之旅了!



    自序



    能大笑,也能大哭


    ??

      一定要先講,這可不是一本嚴肅的輔導專業用書喔。



      當怡汝主編找我談,問我能不能寫一整年的小說專欄,主題是青少年常見的負面情緒時,說真的,我還滿「剉」 的,也就是很害怕很惶恐。不過大家看也知道,後來我還是接了(笑)。經過討論之後,我們將12種常見的負面情緒加以「編號列管」,提供一小段無厘頭式的檔案描述,將負面情緒擬人化、甚至讓負面情緒用國中國文課本裡的文言文自己講一段話;小說結束後,也用非正式的、詼諧幽默的方式提出處理該種負面情緒的可能對策。希望這樣的糖衣包裝,不,這樣的呈現方式,可以騙到更多青少年來看,不,我在說什麼,我是說讓青少年讀者更沒有隔闔地閱讀與吸收。



      我們身處的文化,一向比較傾向壓抑個人的情緒,並不鼓勵情緒外顯或發洩,這當然造就了溫文儒雅的文化氣質;但另一方面,會不會也有時讓大家錯過了一些處理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的練習?例如社會新聞中犯錯的青少年:有些孩子是在學校對滿身名牌的同學產生了羨慕甚至忌妒,有些孩子是對沉重的功課壓力感到挫折或不知所措,有些孩子則是在同儕關係中發生了不大不小卻又確實煩惱的誤會……孩子們固然因年輕、衝動而犯錯,但老師與家長們有沒有檢視過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不是曾需要相關的學習卻錯過了機會?如果我們能在適當的時機教孩子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以及及時學習接下來的策略或自處之道,孩子們應該會適應得更好、我相信也會減少不少頭上亂衝亂撞得來的傷?。



      這本書要講的東西很簡單(這樣說並不代表就不用再繼續往下看,因為不是人人都會好嗎,這才是重點)。我們都應該誠實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了解與包容自己會有負面情緒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可能的話,試著冷靜客觀地分析負面情緒,再進一步學習尋找緩和或解決。例如我前面提到的,寫專欄讓我感到害怕、真的很害怕,怕了一兩天,我只好努力去想自己為什麼害怕:因為情緒處理不是自己的專長、因為每個月都有截稿的壓力、因為怕寫出來的東西讀者並不喜歡或接受。多想幾遍,找出所有的原因。既然找出了原因,也就能試著一個一個解決。例如因為不是自己的專長,所以多請教別人多蒐集資料;害怕截稿壓力,所以只好提早準備提早動工;怕寫的東西青少年朋友不喜歡,所以會多和這階段的孩子聊天、觀察他們的作息與互動、甚至請他們看自己剛寫好的東西、也鼓起莫大的勇氣請他們評論以及虛心檢討。這樣一來,我心中的害怕怪獸似乎受控多了……我也順利完成了這個寫作的任務。



      我希望在開放、鬆綁的社會環境中,這一代的孩子們,都能動能靜、能哭能笑、能欣賞別人也能愛自己、能享受快樂也能面對挫折。用健康開朗的心,面對成長路中的許多挑戰。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