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愛的69種玩法(I、II雙重魅惑夾鏈袋限量版)
定價227.00元
8
折優惠:
HK$18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多情應笑我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910312
洪玉芬
遠景
2017年9月01日
83.00 元
HK$ 70.5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3910312
叢書系列:
台灣文學叢書
規格:平裝 / 208頁 / 25k正
台灣文學叢書
分
類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同
類
書
推
薦
遇見有時(簡體書)
我和一枝筆在路上 3
茶館與短篇作品集
野火集(傳奇經典版)
重回舊地
內
容
簡
介
《多情應笑我》是一本旅外遊子寫給家鄉的情書。
本書內容包含對大千世界的觀察描寫,個人寫作的理想追求,生命體驗的啟迪,對家鄉的深情期許,親情倫理的反省,藝術電影書本的感想,以及落番客下南洋的故事。
主旨在鼓勵人心胸開放,出洋來,出洋去。誠如在島鄉,路的盡頭,是一片泓水,島嶼之人,出走,走出去,迎向海洋無垠的廣大世界,才能明白自己的渺小。或者是,心胸打開,讓自己的思想,出洋去,擁抱一片浩瀚。
這本書,書寫著真實的人生感悟,恰如雁行,組成飛行的文字。但願,飛行的文字,飛過崎嶇山路,飛過深邃的汪洋,傳遞小小的聲音,給孕育作者初始的土地與人。
同時,藉著書寫島鄉的點滴,想要告訴他人,金門島嶼有豐富的人文、自然生態、深厚的傳統文化,一個樂活島嶼,以和平、寧靜與悠然姿態,向世人傾訴它豐富的故事。
目
錄
推薦序?
一世文學半生緣 李台山
多情無悔 顧德莎
?
自序
寫給家鄉的情書
?
卷
一
?
文學中年
多情應笑我
鍾情之旅——烈嶼人在汶萊
走過一個酷熱的午后
人間四月天
飛行的文字
神祕的力量——桶餅在那裡?
文字的光
一生的追求——陳若曦演講紀實
陰霾中的一道光
遇見愛琳娜
?
卷
二
?
愛與被愛
兩種眺望,一樣情懷
波士頓散記
紅色的身影
布魯克林──移民的故事
青春無悔──致小U
青春起航──致子頤
閱讀上海
致小豬妹
冬日暖陽
鼓勵
今夜共此燈燭光
?
卷
三
?
回鄉偶書
島嶼的心田
田埂上的一抹微笑
遺失的歲月
戀戀島嶼
一個農家的暮
做個快樂的愛吃鬼
兩碗粥
美麗的饗宴
琵琶聲響起
窗外有藍天
雙島記——小金門與汶萊
落番!移民的故事
迴旋在南方澳
出走,走出去
築夢的女孩
城市流動的風景
相遇在桃城
?
代後記 做快樂的事,快樂的做事
序
推薦序
一世文學半生緣
李台山(台北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金門文藝》復刊發行人)
我認識的洪玉芬,喜愛文學與寫作的程度,近乎半醉半醒的境界。她以惜緣惜福的心,抓住工作之餘暇,用文字串起了大半個地球足跡的異地風采,以及她生涯或旅程的點點滴滴,幻化成一篇篇精采可看、韻味十足的好文章。
玉芬是我金門高中的學妹,同樣是離島人,她更是成長於離島外的離島——烈嶼鄉(俗稱小金門),在那個戰事頻仍、烽火漫天的年代,孤懸外島的烈嶼,物質匱乏、資訊封閉,鄉民與駐軍在險惡的環境裡,共同求生存,形成了軍民一體的特有文化。
玉芬生長於雜貨商之家,幼年都要隨著父親,到一水之隔的大金門補貨,回到小金門販售給駐守當地的阿兵哥。風平浪靜時,她要趕緊把握時機,與兄弟姐妹把貨物送到碼頭,渡船過海,運送到更前線的小島,如大膽駐軍。因此,補貨、搬運、碼頭上貨、送船,是家中商店自成號日常的例行工作,也成為玉芬幼年和青春少女時代的恆久記憶。在她的上一本散文集《雜貨商的兒女》,娓娓道來這段家族故事,充滿了無限的辛酸和人情味。
後來玉芬負笈台北,就讀於輔仁大學,搭乘軍艦離開金門,也結束了家中幫忙送貨到港口的日子。終於,如願以償奔向大學夢的玉芬,輔大匆匆完成學業,接下方帽子,踏出校園。
沒想到在若干年後,因為從事國際貿易生意,再度重拾舊業。她把各型各式的機器,從台灣的基隆港、高雄港或台中港,用大貨櫃運送到世界各地,當遠去的船影消失在海平線的那一端,突然發現命運的安排是如此規律與巧妙,不禁令人莞爾。
從未捨棄文學之心
從戰地夢幻少女、平靜大學時期,到成為縱橫商場的女強人,在任何時刻,玉芬從未捨棄喜愛文學之心與寫作之筆,我想這是她不為人知的私人世界和情感花園,身為職業婦女,事業和家庭的雙重壓力是沉重的,在同一個時間裡,很難扮演兩個完美的角色,遺憾不足之處只能默默以文字去填補,在〈紅色的身影〉和〈波士頓散記〉文中,她提及自己是如何想扮好一個為人慈母的角色,卻只能孤寂在他鄉異地的旅館中,以一行行的文字,宣洩出心底對家人兒女的思念和百般無奈的呼喊,這些飛行的文字,越過非洲大陸,也灑落在奇異的伊斯蘭教世界許多大城市,當她風塵僕僕帶回台北,又成為另一個思念的開始。
感性多情是散文家固有的特質,玉芬不僅於此,她特別有一份不同於別人的成長背景和離鄉浪跡天涯的過程,所以在她心中是複雜的,但落筆卻力求單純美化。散文的真,讓她顯得有點吃力,細細讀來教人不捨,因為她用隱忍寬容的心,自己承擔了一切,真正是文如其人。書中〈多情應笑我〉一文中,她坦言:「書寫文字的人,活生生地走出字裡行間,從浩瀚的雲端下凡來,用文字的情感演出在眼前,怎不讓人感動失態?」又說,「這些豐盈的心靈採擷,有別於大半輩子以來汲汲營營的商業叢林,那約莫是沒預寫劇本、卻要拚搏演出的殘酷現實世界。尋找文字的聲音是後中年期的職志,廈大克立樓內,剎那間,靈魂悠悠地被喚醒。」
在文字中安頓身心
本書的篇章,道出了她心目中的美好淨土世界與現實生活是如此不協調,唯有文字能帶著她的靈魂,暫時拋下世俗的執著和血痕斑斑的競爭環境,而得到身心的安頓。
小說家把自身抽離現實,客觀呈現各種赤裸的現象,迫使讀者面對世界,這是愛之深而責之切;散文家則懷抱著殷殷期盼,將自身的情感化為養分,儘管筆下文字或有嬉笑怒罵、或有委婉懇切,無論風格如何,都像是從惡地裡開出的晶瑩潔白的花,其花香味襲人,芬芳清甜,這是散文家的楊枝甘露,遍灑有情,治癒了自己,同時分享給讀者。
玉芬學妹在這紛紛擾擾、聚散無常的大千世界中,以甘醇的文字鋪陳出一方柔軟厚實的福田,福田裡有玉芬的喜樂惆悵,也孕養著我們自己的人生故事。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