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黃帝內經:對症養五臟(二版)

黃帝內經:對症養五臟(二版)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9488242
石晶明
大都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17年8月01日
117.00  元
HK$ 99.45  






ISBN:9789869488242
  • 叢書系列:都會健康館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都會健康館


  • 醫療保健 > 中醫 > 總論

















    跟著黃帝學養生,順著五行養五臟!





    前言



    壹 養五臟才是養生的重點

    保養五臟是守護健康的關鍵

    按照五行養五臟

    臟與腑似夫妻,臟主內腑主外

    年齡不同,五臟功能大不同

    別讓「喜怒哀樂」傷了五臟

    這些生活小細節連累著五臟

    五禽戲養生圖——虎舉



    貳 養肝——如同養樹木

    肝,將軍之官

    想快樂,先讓「將軍」健康

    居家診測肝狀況

    最傷肝的生活方式

    一日中養肝最好的時間——凌晨1點到3點

    綠色食物最養肝

    春季以養肝為先

    肝保健,穴位按摩功效大

    這樣做,可瀉肝火

    控制好情緒,肝才能更健康

    五禽戲養生圖——鹿抵



    參 養心——心為氣血所養

    心,君主之官

    想健康,就要讓「君王」平安

    居家診測心狀況

    最容易傷心的幾種生活習慣

    一日中養心最好的時間——中午11點到13點

    紅色食物養心氣

    夏季重養心

    心保健,穴位按摩功效大

    教你如何清心火

    暴喜傷心,恐嚇來救

    五禽戲養生圖——猿提



    肆 養脾——脾為後天之本

    脾,倉廩之官

    「倉廩」牢固,身體才健康

    居家診測脾狀況

    最傷脾的生活習慣

    一日中養脾最好的時間——上午9點到11點

    黃色食物最益脾胃

    脾氣旺於長夏,長夏需注意防濕補脾

    脾保健,穴位按摩功效大

    這麼做,補脾養胃

    久思傷脾,生氣讓脾臟更輕鬆

    五禽戲養生圖——熊運



    伍 養肺——嬌臟挑大樑

    肺,相傅之官

    想讓身體調和,必先令「相傅」順暢

    居家診測肺狀況

    最傷肺的生活習慣

    一日中養肺最好的時間——凌晨3點到5點

    白色食物最潤肺

    秋季潤燥重養肺

    肺保健,穴位按摩功效大

    中醫秘方教你去肺熱

    愉快、樂觀最養肺

    五禽戲養生圖——鳥伸



    陸 養腎——腎為先天之本

    腎,作強之官

    想長壽,就要讓「生命之根」強壯有力

    居家診測腎狀況

    最傷腎的生活習慣

    一日中養腎最好的時間——下午5點到7點

    黑色食物最養腎

    冬季是養腎好時機

    腎臟保健,穴位按摩功效大

    腎氣足百病消,家中常備保健藥

    腎養生防驚恐



    附錄

    《黃帝內經》養生名言





    前言



      中華民族可謂世界上最注重也最懂得養生之道的民族。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我們先人就編寫出了《黃帝內經》,成為我國最早的中醫理論專著。該書將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論運用到對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確立了中醫學的獨特理論體系,成為中醫藥學發展的理論基礎和源泉。



      養生,「養」就是順應自然,順應天時,給予身體充足的營養和良好的保養;「生」是指健康有活力的生命,以及幸福快樂的生活。只有把身體養好,才能有健康快樂的人生。不論是飲食養生、四季養生還是體質養生,最終都要落實到五臟的養護上。養五臟不單單是吃好、喝好,還要應和自然、應和天時,在不同季節,不同時間,根據五臟的功能,進行保養。而五行、五色、五味……也都與五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這彰顯了中國傳統哲學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在人與自然、生命、環境、安全、健康等詞彙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焦點的現在,再現經典、解讀經典,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五臟各司其職,讓身體健康長壽,就顯得尤為必要。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