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一 ?
戴著口罩的現代女俠
關於屍蟲,也許大多數人的想法是「未看到,先嘔吐」。對於作者來說,卻是一種「最喜愛的昆蟲」,甚至會直腸直肚地說牠們很可愛。若不認識作者,大概會認為這是一種病態心理,要接受較深程度的治療。但是,作者卻是個法醫人類學家,對工作狂熱,也可把遇見的「屍事」化作文字,讓我看得十分肉緊。
透過文字認識作者,她的文字不只是專業地講解解剖和屍體腐化的過程,而是抽絲剝繭地把個案融入故事中,看後不禁令人心癢癢的(例如她提及看到屍蟲在蠕動,連忙把牠們撿起來……),現場感十足,甚至有種心寒之感。
曾請教作者關於中毒死亡的屍體表徵,她詳細地為我提供專業分析。原來中毒(包括燒炭)死後的屍體部分會呈現櫻桃紅色,她的講解淺白又生動,令人印象難忘。這次在書中看著作者仔細講解屍體的腐化過程,恍如置身解剖室一樣,感覺立體而真實。
原來屍體也能「化作春泥更護花」,屍體直接放在泥土上,雖然最初會過分酸化周邊土壤,但過一段時間就會化作養分,滋潤土壤,若一個樹林裡突然有個位置變得光禿禿,或者一個荒蕪地帶突然長出草木,都可能與屍體有關。一直以為那是電視劇的幻想劇情,原來是真有其事。藉著作者專業的分析和講解,又令我長了知識,亦愈來愈佩服作者的才華。
從前看書是為了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看虛構小說較多),現在看到這個法醫人類學家的真實經歷,的確引起我對屍體的想像。許多人不願談及死亡,認為死亡是既定的安排,死後的事大概只有法醫最了解。作者卻深入地研究死亡,或者探討死亡的原因。她追溯死因,還原真相,套用古裝片的對白,就是有種俠義精神,而且是個不用劍,戴個N95口罩就開始工作的女俠。
以為寫專業法醫學知識,用字就會死板沉悶?恰恰相反,我只看了其中兩個章節,就已經在會心微笑。喜歡她那種跳脫的文字風格,會運用潮語(例如腦細),還有就是對細菌和屍蟲的關愛,有時一些抵死的形容詞,讓我在心寒過後又不禁微笑起來。那也許說不上文字功力,叫真情流露會比較適合。
把自己的專業發揚光大不容易,但作者正逐步把火柴的光源變得更亮。套用她說過的一句話 ——「死亡,不一定只有破壞力,還有創造力」,當世人對死亡敬而遠之的時候,她卻是那樣敬業樂業地不停學習和體驗,繼而把所學所想化作文字,令每一個讀者感受那種世界觀,了解「人體農場」(集體讓屍體腐化)、「存骨房」(她最喜歡的骨頭)、「復活人」及「無言老師」等既有趣,又帶點驚慄的「屍事」。
?
藍兼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