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那天清晨他們來敲門:我走過敘利亞內戰,看見自由的代價

那天清晨他們來敲門:我走過敘利亞內戰,看見自由的代價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370484
珍妮•德•喬凡尼
溫澤元
時報出版
2017年7月25日
100.00  元
HK$ 85  






ISBN:9789571370484
  • 叢書系列:Revolution
  • 規格:平裝 / 248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Revolution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 地區史 > 亞洲地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解放還是屠城?

    面對戰爭,你不能置身事外!

    戰地記者前進敘利亞內戰的觀察紀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薦序(一)永遠遲到的救援 ? ? ? ? ? ? ? ? ? ? ? ?張桂越�《週刊巴爾幹》總編輯

    推薦序(二)不只是死亡之書 ? ? ? ? ? ? ? ? ? ? ? ?阿潑�獨立記者



    前言



    1 ?大馬士革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星期四



    2 ?拉塔基亞

    ──二○一二年六月十四日,星期四



    3 ?馬盧拉與大馬士革

    ──二○一二年六至十一月



    4 ?霍姆斯

    ──二○一二年三月八日,星期四



    5 ?德拉雅

    ──二○一二年八月二十五日,星期六



    6 ?薩巴達尼

    ──二○一二年九月八日,星期六



    7 ?霍姆斯,巴布塞巴街

    ──二○一二年十月十四日,星期日



    8 ?阿勒坡

    ──二○一二年十二月十六日,星期日



    後記 ?二○一五年三月

    年表 ?早期歷史:戰火四起的帝國/二十世紀:敘利亞逐漸成形壯大/二十一世紀初:民怨四起/敘利亞內戰紀年



    致謝





    推薦序(一)



    永遠遲到的救援

    張桂越�《週刊巴爾幹》總編輯




      一本書,總要讓人看完有點感受什麼的,意猶未盡?難過得說不上話?或開心的大笑幾聲……無論如何,這本書確定不是喜劇。



      我一頁頁的看,熟悉的畫面帶我回到住了十二年的巴爾幹,北約美軍B-2轟炸貝爾格勒那天,我在馬其頓緊張的看電視新聞,那天炸死了三名記者,包括新華社的邵雲環。老友張典婉正好從台灣來探視,在院子裡看著天上烏克蘭飛機低空掠過,接著是清洗科索沃、難民潮起、李登輝沒有實現的三億承諾,我還送了幾條新聞回台灣。多年後,輪到敘利亞了,兩年前我去拍庫德族,在邊城卡基安泰訪問了一群回不了敘利亞的醫學院難民……這本書是戰地記者珍妮的主場,說自己如何如何,不是掠美,在寫讀後感之前,有必要交待自己的背景,如此而已。



      記者看記者,不看熱鬧,一窺門道,比起作者珍妮,我差遠了。



      悲慘世界,我不忍看熱鬧,在門道裡窺一窺珍妮的作品:技術上,我羨慕她,我指的是台灣的採訪環境──遜斃了!人家拿著敘利亞簽證從黎巴嫩叫個計程車就進去了,人家是打開護照,讓邊界警察瞧見敘利亞簽證章進去的。我感觸自己,前年秋天,去拍敘利亞難民時的往事,是不堪回首的,不過只是問台灣外交部要份保命的信,請求對方給張桂越這個小國民遇上困難時予以協助,簡單幾個字,硬是不給,理由是「現在新聞局撤了,沒有單位負責。」可憐的楊科長滿身是汗、非常不好意思的必須面對我說句:「不好意思。」我絕對相信他是盡力了,我也相信他的「官」暫時是小了點。



      果然,在土耳其邊城遇見邊防警察,要遞解我出境,幸好是隨行庫德老記者,拿出他的記者證罩我過關。這種委屈成了舊疾,不時復發,這本書讓我疼痛。還沒進入主題,已經對珍妮的自由行羨慕不已。當然,一張台灣政府請求對方保護自己國民的信函,遇上ISIS恐怖份子未必有用,但台灣沒有培養國際記者的「前瞻」計畫,有目共睹。意思是作為一個台灣記者,你恐怕要付好幾倍的代價,才能匍匐前進、爬到事件現場!至於採訪的力道,全世界的記者都一樣,有好有不好,有資深、有資淺,有聰明、有笨蛋,不是CNN棒過TVBS, 是支援團隊的較量,是基地母艦上的補給、後方指揮官的能力與經驗,決定勝負。



      一頁頁,我嚐到這本書的硬道理,與我呼應、深得我心,硬道理是「國人自強」,靠誰也靠不住!書裡有珍妮記者深沉的無奈,在敘利亞內戰死了三十萬人,村民還冀望聯合國的救援,她心裡明鏡似的看見「各國袖手旁觀」、「聯合國不會來了」,又因為北約的「遲到」,波士尼亞的塞拉耶弗死了二十萬穆斯林,珍妮說:「他們來遲了。」這是一本記者珍妮跳進戰爭現場後的追述,文筆好、主題驚悚,再加上一流的企劃宣傳,或許可以牽動讀者經脈,衝它個排行榜。悲的是:死亡對安居的現代人來說,不過數字而已,最多換來一聲嘆息,這種採訪報導的意思在哪裡?除非老師指定寫個「讀書報告」,青少年不會去買它,文字如此無力,比不上任天堂的遊戲刺激,這是現實也是事實。



      柏拉圖說:「只有死了的人,才看得見戰爭的結束。」這論調夠悲,但也是事實!世界充滿了活死人,因為還有一口氣在,他們看不見戰爭的結束,也無感於戰爭的存在。戰爭不滅。世界不停的有難民蹦出來,怎麼辦?波士尼亞採訪出來後,珍妮曾經因為戰爭的此起彼落而沮喪,因為無法營救眼前的災難而懷疑自己的能力沮喪,她說:「我並沒有在戰爭中喪命,我所居住的地區沒有遭到種族清洗,沒有被別人強暴、性侵害,而雙親也沒有在我面前遭人殘殺。除了羞愧之外,心中的悲傷更是令我喘不過氣……」但是她又前仆後繼的跳進了敘利亞。當戰爭不滅成為定律時,珍妮為什麼還是選擇跳進戰爭裡?當她聽見停屍間的老頭兒說,他有一天看見送進來的是自己的獨生子時……她還是跳進戰爭的坑裡?是大悲不慟!她應該也知道黑色的戰爭不滅,但我想她更知道白色的力道更強。珍妮跳進白色一族裡,她不會鋸胳臂、不會止血,但她是記者──會為所有的不公不義「發聲」!她決定跟黑色拼了!



      跑過戰爭的記者,經過了紅色的洗禮,我相信她的話句句肺腑,我相信她說的:「聯合國不會來。你不要期待別人來幫忙,要自己救自己。」



      這本書,彷彿雲霄飛車,一頁一步,忽高忽低,忽遠忽近,對我來說如此熟悉又如此陌生,有些頁面彷彿磁石,「等不到國際救援」是珍妮在波士尼亞穿越殘酷屠殺戰役後說的一句話,是的,吸住了我。盧旺達的西圖族,在短短的一個禮拜中,死了一百萬人,屠殺內戰死了全國總人數的三分之二。事隔多年,柯林頓到盧旺達,對全國發表的第一句話是:「抱歉我們來晚了!」當熊熊大火燒你成碳的時候,你指望的救援國永遠在日內瓦五星級酒店、醉著香檳,開會商討如何救援。盧旺達如此、波士尼亞如此!這本書呼應了我的「遲到」說 ──「絕對不可倚靠別人的救援」。



      至於我,看完珍妮的報導,全身細胞有感到了極點,像個漲滿了水的汽球,不能再灌了!不靠美國、不靠歐盟、不靠俄國、不靠中國、不靠日本,歷史告訴我們,這些你以為能救援你的,總是在你斷了氣之後悄悄出現,說聲「對不起來晚了」,二十二年後,天主教宗為盧旺達神職人員的失職也說了聲道歉 ……



      我當這本書是奧林匹克接力賽的棒子,記者看記者,在台灣土地上接到白色一族的棒子,頭也不抬努力地跑,交給接棒的讀者……美國、國際社會沒來即時救援,盧旺達死了一百萬人,幸好有記者、醫生、紅十字這些白色力量,衝破黑色權勢,跳進戰爭的火坑,法國蓋野戰醫院,收容難民,紅十字在大屠殺發生後保持中立、設立醫院,運送物資,救了七萬多人,屠殺過後,國際救援團體協助五萬名兒童與家人重聚……



      珍妮選擇加入白色勢力與邪惡拼了,what about you?



      我自不量力的與柏拉圖對上一句──「戰爭不滅、仁道不死。」



    推薦序(二)



    不只是死亡之書

    阿潑�獨立記者




      自我有記憶以來,戰爭就是中東的代名詞,從兩伊戰爭開始,戰火就是新聞。二○○一年,世貿大樓遭到攻擊,恐怖主義興起,「中東」有了另一個刻板的面容,戰爭也有了新的型態,且仍然持續。巴勒斯坦出身的學者薩伊德炮火隆隆,指明西方,特別是美國社會對伊斯蘭世界的扭曲,而這扭曲多半源於陌生和新聞媒體:「最常發表誇大言論的人士並非學者,而是新聞記者。這些言論又被媒體立刻接收並進一步繪聲繪影。」



      「(美國媒體)懷有同樣的中心共識。這種共識……塑造出新聞、決定什麼是新聞,以及如何讓它成為新聞。」薩伊德說,這種共識「不是源於嚴格的法律,不是陰謀,也不是獨裁。它是源於文化,或者更恰切地說:它就是文化本身。」因為對中東缺乏直接接觸,因為文化,因為認識不足,伊斯蘭世界呈現負面形象,而媒體又再現這類偏見,即使深入中東的記者也因語言問題錯誤理解。



      薩伊德的說法是否公平呢?閱讀這些報導時,我們雖能發現既定立場(不論是西方觀點或是譴責獨裁),也察覺無法脫逃的是非框架:譴責戰爭發動者(自然不是西方),人民無辜悲慘需要被拯救……唯一更新的,就是哪裡發生衝突,又有多少人死亡。戰爭,總是這樣一個陳腔濫調,卻總是陌生的物事。但不總是如此。本書就是個證明。



      作者珍妮•德•喬凡尼(Janine di Giovanni)出生美國,第一次封面報導就是巴勒斯坦起義,而後採訪大多繞著戰爭的代價而行,或到訪媒體遺忘的衝突之地。她寫過波士尼亞、索馬利亞、盧安達……到了阿拉伯之春後,她才專注在中東,甚至進駐敘利亞,將內戰的狀況傳播出去。我們可以想像這樣的記者,即使她背負著自己的文化,還是會一步又一步地朝著另一種文化靠近,因為大量接觸和觀察,至少傳達當地人的聲音。而所謂的「戰地記者」或許並非只是天真且具理想性而已,他們或者也在對方的價值觀中,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而那就是普世價值,也是人類要達到的普同性。



      這本書從一個世紀前的南斯拉夫戰爭開始說起。作者面對的不是當下的戰爭,而是追查許久以前的戰犯,她說,「這情緒像久久不退的高燒,也像瘧疾一樣,一旦染上就會潛伏體內,不斷復發。」她寫道,獨裁者耍了手段,逃過正義的審判。立場十分清晰。因此,當她要進敘利亞前,一個朋友勸阻她,說人類無法學到教訓,而她會氣憤不已,且怒氣永遠無法平息。這與最初提到的「高燒」是一個呼應,也是兩個戰爭的連結。事實上,在喬凡尼描摹敘利亞的戰局時,筆鋒也帶過好多場戰爭的回顧。



      戰爭接著戰爭,互有異同,記者能做的就是揭開頭巾:作為中東最重要的歷史地區,敘利亞擁有各種派別和信仰,而這些派別和信仰在內戰中也有各自的故事和作用。這不是一個極端的伊斯蘭世界,也沒有被抹黑,人的生命、意念、選擇和對抗,在不同的時點、不一樣的經驗後,會和外在環境產生化學變化。這些因為接觸、對話和陪伴所刻描出的故事,是紮實的存在,也給了戰火裡的人們一個正確的發生位置。即使孩子們渴望戰爭平息,即使人們希望和平到來,即使痛苦無奈悲慘,但每個人都還是有自己的主體性,決定自己的相信或反抗,甚至逃避。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先在網路上看了喬凡尼的演講,她說自己看著本應爭鬥的族群和樂相處,那就是她當戰地記者的答案。「我會回去敘利亞,事實上,我看到很多非常英勇的人,他們之中有人是為民主自由而戰,為我們每天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而戰。我會當記者,也差不多是因為這樣。」



      儘管她這麼說──一個充滿美國價值的話語,西方世界的理所當然──但書裡,她卻並不總是這麼主張,或許應該說,她如實反應了敘利亞人民的困惑與困頓,以及對和平的渴望。



      有時候這樣的反應很個人。作為一個母親,她特別在意孩子們對戰爭的反應,以及那些渴望戰爭停止的童言童語;偶爾她會透露那份母親的脆弱和恐懼,像是細膩描述著那些施加在自由軍或反抗者身上的酷刑──有時候替兒子剪指甲會想到那些指甲被拔除的人──但她沒有失去理性或藉機煽動,例如其中一個反抗者被切腸破肚後還活下來對她訴說經歷這件事,也引起她的懷疑,她不斷問專家遭如此對待還能活下來嗎?而不一樣的意見,她也併陳在文章註釋裡。



      喬凡尼個人網站裡寫著,她會給戰爭一個「人類的臉」,的確,她勾勒了戰爭裡人的五官,像攝影機一樣,把他們臉上的灰撥開,讓他們的表情深刻而立體。他們的表情便足以說明戰爭的複雜性。例如作者寫道,敘利亞的基督徒如何信任獨裁的阿薩德政權,卻又友善地接納、照顧受戰爭影響的人們;例如他寫中產階級像活在另一個世界一樣,無法相信境內有內戰;例如他寫年輕的政府軍也想趕快跟親人團聚,在他們心裡殘酷的是自由軍。



      「那些士兵會相互攻擊,並不是他們看對方不順眼,他們只是聽命於政治人物,受到其他國家指使。」一個敘利亞人說。



      作者回應:「敘利亞自由軍說他們是為了自由而戰。」



      「如果這是自由的代價,那我們不想要。」



      人們容易被一種高超的價值呼喚,認為故事應該往對的那方發展,當事人都該選擇「正確」,但敘利亞人不斷說著,他們並不想要這樣的生活。而這就成了這本書的基調了。書的最後,喬凡尼譴責聯合國在各項戰爭、屠殺中的無作為,訴說這些戰爭的經驗和痛苦。最後她說,自己很會算數,把倖存者記了下來,而死亡之書還沒完結──如她初初追索南斯拉夫戰爭戰犯所採訪到的一個停屍間管理者所說,紀錄了死者的名字和死因。這讓我想修正自己以為戰地新聞除了更新死亡人數無所作為的偏見:每個死亡,每場戰爭,都值得被記下來。即使人類善於遺忘,即使人類無法學到教訓。但這就是一個記者該做的,不論她國籍哪裡,背負著哪種文化。唯一的共識,只有和平。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