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哲學諮商在生命關懷上的運用

哲學諮商在生命關懷上的運用
9789869466851
許鶴齡
翰蘆
2017年6月23日
113.00  元
HK$ 101.7  





ISBN:9789869466851
  • 叢書系列:文學與宗教類
  • 規格:平裝 / 206頁 / 15 x 21 x 1 cm / 普通級
    文學與宗教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概論

















      本書是著者近年教學與研究的成果,其特色在於對哲學諮商、佛學、生死學與生命教育等課題,進行跨領域的研究,大多聚焦於生命教育的核心內涵以及哲學諮商的現代詮釋與實際運用。在教學生涯中,著者對於生命關懷的議題頗為關注,且有感於人心的困頓、社會的劇變、政府部門對生命教育的重視,以及實際的教學經驗,從而引發作者鑽研哲學諮商在生命關懷上的運用。



      本書各篇論文,都具有相互聯貫性,皆以哲學諮商的開展為基礎,並且從生命關懷的各種向度,包含人生與宗教的省思、生命實踐的省思與倫理反省、人格統整與靈性發展等面向進行跨領域的研究。



      這五篇論文貫穿了作者關注生命情懷與落實生活的人文理念及宗教情感。作者認為哲學諮商能夠提供面對問題走出困境的有效方法,以及展顯自助助人相得益彰的生命關懷。事實上,哲學諮商的人生智慧可以呈現對人類生命的關懷,指引眾生離苦得樂的趣向,有利於人文療癒的功效,有益於生命境界的提升,具有普世價值,值得發揚光大。





    自序

    概述



    1. 從佛教典籍試析哲學諮商的關懷模式

    壹、前言

    貳、哲學諮商師與來談者—關懷關係

    參、哲學諮商師與來談者—關懷過程

    肆、哲學諮商師與來談者—關係品質

    伍、哲學諮商師與來談者互為主體的關係倫理

    陸、結語



    2. 探討佛教哲學諮商對仇恨的轉化與療癒之道

    —以「密勒日巴」(Milarepa)影片為例

    壹、前言

    貳、人生苦難現場?? ??? ?

    參、「轉苦為樂」的轉念轉化

    肆、「轉恨為慈」的情緒管理

    伍、「轉惡為善」的道德抉擇

    陸、「轉罪為懺」的心靈療癒

    柒、「轉凡為聖」的圓滿生命

    捌、結語



    3. 運用禪宗與LBT取向之哲學諮商詮釋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Peaceful Warrior)影片

    壹、前言

    貳、禪宗與LBT的哲學諮商

    參、知苦-情緒推理的過程

    肆、斷集-駁斥非理性前提

    伍、修道-調製對治的解藥

    陸、證滅-持續意志力鍛鍊

    柒、結語



    4. 哲學諮商的人文翻轉教育

    —以LBT及《莊子》為例

    壹、前言

    貳、翻轉教育

    參、LBT (Logic-Based Therapy) 邏輯基礎療法

    肆、融入LBT詮釋《莊子》寓言人物的非理性思維

    伍、結語?? ??? ?



    5. 運用哲學諮商與數位科技進行翻轉教學

    壹、前言?? ??? ?

    貳、哲學困境與3C世代

    參、學習金字塔與翻轉教學

    肆、哲學諮商與大腦工程

    伍、數位科技與對話討論?? ??? ?

    陸、結語



    附錄 一位博士生面對資格考的焦慮





    自序



      本書共包含了五篇哲學諮商的論文,其中一篇涉及關懷模式,二篇關涉人文療癒,另有二篇則與翻轉教學有關。由於關懷關係、情緒轉化、理性思考、人文療癒、翻轉教學等皆屬於生命關懷領域的課題,所以本書以「哲學諮商在生命關懷上的運用」為名。這不是說作者自我托大,精通哲學諮商,擅長生命關懷,只能說作者對於哲學諮商和生命關懷略有所知,頗有興趣研究而已。



      這五篇論文都具有相互聯貫性,而且貫穿了作者關注生命情懷與落實生活的人文理念及宗教情感。作者認為哲學諮商能夠提供面對問題走出困境的有效方法,以及展顯自助助人相得益彰的生命關懷。事實上,哲學諮商的人生智慧可以呈現對人類生命的關懷,指引眾生離苦得樂的趣向,有利於人文療癒的功效,有益於生命境界的提升,具有普世價值,值得發揚光大。



      本書撰寫期間,承蒙師友賜予寶貴意見,《哲學與文化月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Practice (國際哲學實踐期刊)、《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惠允刊載文稿,在此一併致以謝忱!拙著雖經作者再三修改與校對,然以學識譾陋,錯謬在所不免,尚祈各方賢達不吝匡正。


    2017年5月作者序於

    佛光大學雲起樓研究室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