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童年會傷人

童年會傷人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837747
留佩萱
小樹文化
2017年7月10日
107.00  元
HK$ 90.95  






ISBN:9789865837747
  • 規格:平裝 / 256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心理勵志 > 兩性與家庭關係 > 家庭/親子關係

















    療癒童年的創傷,不再複製原生家庭的魔咒

    別讓看不見的傷口綁架你一輩子

    原以為脫離了童年、擁有了新生,

    為什麼在面對孩子時,彷彿時間被倒轉,

    童年的傷痛在孩子身上重播。





    【推薦序】愛與改變:從理解,治癒自己的童年創傷

    【自序】理解過去,擺脫家庭創傷的世代枷鎖

    ?

    【第1部】童年創傷對孩子一生的影響

    第一章:自我認識──覺察你的童年創傷

    1. 你如何成為現在的自己?

    開始前,檢視你的童年:負面童年經驗測驗

    原生家庭塑造了現在的你

    【練習1】看見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

    ?

    2. 沒有人在完美的家庭下長大

    童年創傷是多數問題的根源

    童年負面經驗越多的人,成年身心健康的問題比例越高

    在童年時期受傷害的人,比想像中還多

    你對待孩子的方式,決定了他未來的身心健康狀態

    ?

    3. 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童年受到的「惡性壓力」不會使你堅強,只會傷你更深

    惡性壓力,就像綁在身上的不定時炸彈

    受傷的童年會導致大腦受創

    你仍然可以改變自己的未來

    ?

    4. 童年創傷的印記,一直跟隨著你

    無法擺脫的童年陰影

    兒時的依附關係,影響將來的親密關係

    覺察到童年在你身上留下的印記

    ?

    第二章:探索本源──童年如何影響你的教養模式

    1. 童年如何影響你的教養模式

    無形中複製的親子關係

    大腦科學實證:教養方式,代代遺傳

    家庭傷害,不是從你開始

    原生家庭的傷害,不是你的錯

    ?

    2. 孩子,我不是故意要傷害你

    沒有父母會故意破壞孩子的童年

    童年傷害不是從你開始,但是可以從你開始改變

    ?

    3. 你就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

    在你心中,孩子的未來是什麼樣子

    你提供給孩子的原生家庭,塑造他成為什麼樣的人

    了解自己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就能為他提供更健康的童年

    ?

    4. 停止複製原生家庭的教養觀

    我們無法改變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是可以改變孩子的原生家庭

    理解過去,你就能夠改變

    斷開世代的傷害枷鎖

    【練習2】想像孩子未來的模樣

    ?

    第三章:當管教成為傷害──打罵教育、直升機父母的危害

    1. 從孩子的大腦結構,了解教養模式對孩子的影響

    孩子的大腦發展順序:情緒腦→理智腦

    上層腦掌控情緒,下層腦掌控思考與決策

    父母的教養方式決定孩子的行為模式

    ?

    2. 打罵、恐嚇、威脅只會不斷啟動孩子的情緒腦

    當大腦感到危險時,身體就會進入「反擊或逃跑」模式

    當孩子被下層腦掌控,就錯失了練習思考的機會

    同理+情緒辨識,幫孩子啟動上層腦

    ?

    3. 再「適當」的體罰管教,都只會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

    所有研究都顯示:體罰的負面影響跟肢體虐待差不多

    打一巴掌再給一顆糖反而更糟

    體罰只會啟動孩子的下層腦,讓孩子錯失學習機會

    父母也會被下層腦掌控,對孩子做出衝動行為

    ?

    4. 看不見的傷口:言語暴力反而傷害孩子更深

    言語暴力讓人信心低落

    情緒傷害,就和肢體暴力一樣嚴重

    批評話語,建立了孩子的負面核心信念

    ?

    5. 直升機父母讓孩子過度自我批判、焦慮與憂鬱

    家長控制慾越強,孩子越容易自我批判

    控制型家長讓孩子容易放棄與過度依賴

    放手,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

    ?

    6. 成績不好,爸媽還會愛我嗎?

    別讓孩子覺得「考得好,爸媽才會愛我」

    父母期望過高,孩子表現反而較差

    不要為了成績,破壞最重要的親子關係

    ?

    第四章:不敢說的祕密──家暴、離婚、性侵

    1. 我才是家裡唯一的大人

    父母有心理疾病,讓孩子承擔大人的責任

    酒癮家庭中,孩子被迫扮演的各種角色

    釐清問題來源,尋求專業協助

    【練習3】寫下自己的負面核心信念

    ?

    2. 目睹家暴:另一種隱形的傷痕

    目睹家暴,將成為孩子看不見的傷痕

    儘管不是直接受害者,家暴也會對孩子身心帶來巨大負面影響

    停止家暴,讓童年遠離暴力陰影

    ?

    3. 爸媽離婚,是不是我的錯?

    離婚如何影響孩子,取決於大人面對離婚的態度

    離婚後,不要讓孩子捲入大人的紛爭

    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

    4. 離婚後,看見孩子的需求,孩子也能健全成長

    從宣布離婚起,陪伴孩子度過離婚

    離婚後,和對方從伴侶變成商業夥伴

    讓孩子知道爸媽仍會扮演他生命中重要的角色

    ?

    5. 難以啟齒的祕密──有人性侵我!

    許多人一輩子都承受「祕密」帶來的傷痛

    兒童性侵害,比我們想像中還普遍

    不敢說出口的祕密,讓孩子終身付出慘痛代價

    否認與指責無法刪除孩子被性侵的事實

    該怎麼避免兒童性侵害?

    ?

    6. 預防兒童性侵害的五大步驟

    步驟一:了解兒童性侵害

    步驟二:保持警覺,減少機會

    步驟三:和孩子談談身體自主權與性侵害

    步驟四:察覺症狀

    步驟五:適當回應孩子

    ?

    【第2部】從現在起, 改變你與孩子的一生

    第五章:父母課題──理解你的教養模式,就是改變的開始

    1. 當個「有意識」的父母,讓孩子遠離惡性壓力

    了解自己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

    孩子有可以信賴的大人,就有能力面對各種逆境

    ?

    2. 檢視童年,就能給孩子更好的原生家庭

    檢視自己的童年經驗

    了解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

    【練習4】檢視你的原生家庭

    我正在提供孩子怎麼樣的童年? 

    【練習5】分析你的原生家庭

    【練習6】檢視你的教養方式

      清創你的童年傷口,給孩子良好的原生家庭

    【練習7】我決定給孩子「健康的童年」誓言

    ?

    3. 停止當個情緒化的「反應型」家長

    調節情緒,從練習覺察情緒開始

    練習覺察,擺脫教養中的「自動駕駛」模式

    做好事前準備,建立自己的「情緒急救計畫」

    【練習8】情緒急救計畫表

    ?

    4. 以大腦科學為基礎的管教法

    改變看待孩子的眼光

    管教孩子前,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你想要孩子用情緒腦還是理智腦?

    ?

    5. 我被情緒掌控了,怎麼辦!?

    深呼吸──九十秒鐘的力量

    教養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黃燈要小心

    【練習9】紅燈停下來,綠燈再行動

    父母先照顧好自己,才能好好處理孩子的問題

    ?

    第六章:改變你的教養觀──用更健康的方式,提供孩子更好的原生家庭

    1. 接納孩子的情緒,讓孩子覺得被理解

    讓孩子了解,每一種情緒都是正常的

    接納孩子的每一種情緒

    同理+傾聽,父母可以這樣做

    【練習10】接納孩子情緒的日常練習

    說出情緒,啟動上層理智腦

    ?

    2. 父母就是孩子情緒的教練

    孩子也需要練習覺察自己的情緒

    從繪本中跟孩子談論情緒

    由玩樂中學習自我調節

    家長是孩子學習情緒處理最好的典範

    ?

    3. 孩子需要的是與父母連結,不是隔離

    用「連結法」取代「隔離法」

    不要因為成績,破壞了親子關係

    給孩子專屬的特別親子時間

    ?

    4.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成年幸福的關鍵

    用正向語言讚美孩子

    正向語言不是只有「讚美」

    【練習11】二十秒的親密接觸

    ?

    【結語】從現在開始,當個有意識的父母

    ?





    推薦序



    愛與改變:從理解,治癒自己的童年創傷




      人本心理學家佛洛姆(Erich Fromm)在其經典著作《愛的藝術》(志文出版社)裡說:「愛包含著照顧、責任、尊重與了解……如果缺乏尊重,則責任很容易質變為控制和佔有……如果不了解一個人,就不能尊重他;照顧和責任如果不以了解為導引,就是盲目的。」了解,實在是愛的基礎啊!



      然而,對許多人來說,「控制一個人」比「了解一個人」簡單多了,因為大家都是那樣長大的,控制的手段根本就是從小耳濡目染,以致習以為常到腦神經已經沒有其他連結,比方說:「你再這樣試試看,我不要你了!」「你如果現在不吃這個菜,等一下也不能吃蛋糕。」「下次再打破碗,就不准你吃飯。」「這次考試如果一百分,就給你一百元獎金。」「我為你犧牲這麼多,你就是這樣報答我的嗎?」……。這些威脅、利誘與情感勒索,是我們從小聽慣的話,等當了父母也幾乎無縫接軌的用在我們的小孩等親密家人身上,等小孩長大,說不定還加倍奉還給我們!事實上,活在這種負向文化的輪迴裡,沒有人是快樂的,既然如此,為什麼不改變?



      改變是需要信心的!美國心理學家馬丁•賽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著名的認知科學實驗「習得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利用將狗置於地板通電的環境,讓牠除了無處可逃,且對於電擊的發生既無法控制也無法阻止。然後換去半邊地板通電、半邊沒通電的環境後,當電擊來時,即使把狗拉去沒有通電的一邊,狗卻又會回到有電的那半邊去,然後繼續在恐懼中捲身哀鳴。這個實驗讓我們看到:「無法靠自己力量終止電擊的狗」是如何變得聽天由命、不再相信自己的努力是有用的。天生沒有「無助感」的狗,竟然因此信心潰散、「習得無助」,而無助感的消除,還要歷經三十∼五十次的實驗協助才能奏效。



      人雖然不是狗,但回想我們自己的成長歷程,難道沒有習得無助的時候嗎?當我們面對那些威脅、利誘與情感勒索的時候,最後不也就無助的順服了嗎?長大後的你,花過多少時間去「消除」它呢?無助感累積越多信心越無,即使想要改變,往往也會感到舉步維艱,童年留下的傷害,莫此為甚!



      「愛」是需要學習的。愛的對象既然是「人」,那麼我們第一件要學的事情就應該是去了解「人」,而且從自己了解起,不是嗎?佩萱曾經跟我一起在人本教育基金會工作,每年我們都親眼見證許多決心改變的爸爸或媽媽,在知識與社群的支持下走出困境。如今,佩萱出版了這本書,無疑將會幫助更多人因為「了解自己」而重新獲得改變的力量。



      這真是一本非常適合所有成人閱讀的「自療書」,很重要的一點是,你可以徜徉在佩萱溫暖博學的筆觸中,理解許多跟人的成長息息相關的科學知識,使得你對自已或孩子行為的接納,是一種了解真相後的接納,而非只是道德上認為「應該要接納」而已。


    吳麗芬(人本教育基金會數學想想國總監、父母成長班資深講師)




    其 他 著 作
    1. 童年會傷人(二版)
    2. 擁抱你的內在家庭:運用IFS,重新愛你的內在人格,療癒過去受的傷
    3. 尋找復原力:人生不會照著你的規劃前進,勇敢走進內心,每次挫敗都是讓你轉變的契機
    4. 療癒童年的傷,不再孤單(套書2冊):假性孤兒+童年會傷人
    5.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傷痛沒有特效藥,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