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修訂版序
一九七三年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一大批帛書,其中帛書甲、乙本《老子》尤引人注目。豈料二十年後,一九九三年湖北荊門郭店村戰國楚墓又出土了為數眾多的竹簡,其中竟然出現三種《老子》摘抄本。消息傳出,舉世學子奔相走告。這批比馬王堆帛書早上百年的珍貴文獻,終於在一九九八年五月彙編成冊(《郭店楚墓竹簡》)由北京文物出版社印行問世。我們能目睹這一世界最古老的《老子》抄本,何其有幸!
郭店楚墓整理者彭浩先生根據竹簡形制及長短不同,將多種簡文《老子》分成甲、乙、丙三組,這三組《老子》摘抄本字數約當今本三分之一,章次安排與今本大不相同。拿通行本來仔細核對,可以發現章次雖迥異,但各本文義順序及其內容基本一致。三組簡文抄寫內容上各不相復,僅有一節相應於通行本六十四章下段文字,重出於甲、丙組中,兩相對比,丙組中的文句與馬王堆帛本及通行本接近。通體觀察,我們認為甲組文義接近《老子》祖本,它的抄寫年代,距離老聃逝世可能僅百餘年。
郭店簡文《老子》的問世,不僅打破了《老子》晚出說的謬誤,也大大擴展了老學寬廣的倫理空間。中外學者在這些方面紛紛發表專文討論,讀者有興趣,請參看鼓應主編的《道家文化研究》十七輯專刊《郭店楚墓〈老子〉專題研究》。
在多種通行本中,王弼本對歷代影響最大。所以本書仍以王本為主,參照其他各古本進行校釋。年前曾據馬王堆帛書本,做了一次慎審的修改,如今郭店簡本的公佈,我不得不再次進行修訂。我想這該是我有生之年最後一次為《老子今註今譯》修訂了。
一九九九年一月於台大哲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