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華格納研究:神話、詩文、樂譜、舞台-2013年臺北華格納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

華格納研究:神話、詩文、樂譜、舞台-2013年臺北華格納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438346
羅基敏
華滋出版
2017年6月26日
193.00  元
HK$ 164.05  






ISBN:9789869438346
  • 叢書系列:音樂館
  • 規格:平裝 / 416頁 / 16.5 x 21.5 cm / 普通級
    音樂館


  • 藝術設計 > 音樂 > 音樂家傳記/文集











    全世界被研究最多的對象,第一為聖經,其次為華格納。

    其影響力遍及全球,甚至超越時空,至今未曾休止……





    前言



    參考資料縮寫表



    華格納歌劇作品概覽表



    劇情大意:

    ●《仙女》

    ●《禁止戀愛》

    ●《黎恩濟》

    ●《飛行的荷蘭人》

    ●《唐懷瑟》

    ●《羅恩格林》

    ●《崔斯坦與伊索德》

    ●《紐倫堡的名歌手》

    ●《萊茵的黃金》

    ●《女武神》

    ●《齊格菲》

    ●《諸神的黃昏》

    ●《帕西法爾》



    形式依循功能:析論華格納的《禁止戀愛》

    雅各布斯哈根(Arnold Jacobshagen)著 陳怡文 譯



    韋伯的《魔彈射手》與華格納的《飛行的荷蘭人》

    羅基敏 著



    從《黎恩濟》到《羅恩格林》—華格納德勒斯登時期的聲響與管絃樂法

    楊茲(Tobias Janz) 著  蔡永凱 譯



    沉默的結構 — 華格納作品的無聲視角

    北川千香子(Chikako Kitagawa) 著 陳淑純 譯



    「這裡只問藝術!」—論華格納《紐倫堡的名歌手》之音樂語言歷史主義

    梅樂亙(Jurgen Maehder)著 羅基敏 譯



    「在萊茵河『裡』」?—《萊茵的黃金》之為宇宙源起

    葛洛斯(Arthur Groos)著 鄭可喬 譯



    視界化為聲音:華格納於《年輕的齊格菲》中「諸神末日」之演進處理

    李奉書 著



    「我追求喜悅,卻喚醒苦痛」—談華格納樂劇的語言:觀察、描述、檢視

    帕納格(Oswald Panagl)著 莊郁馨 譯



    十九世紀法語文學華格納風潮的開始─以〈羅恩格林前奏曲〉之討論為例

    洪力行著



    何謂「拜魯特風格」?

    莫許(Stephan Mosch)著 羅基敏 譯



    附錄:NSO 2013《女武神》演出資訊



    重要中外譯名對照表

    黃于真 製

    ?





    序言



      華格納(Richard Wagner,1813-1883)不僅是歌劇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對於十九世紀後半全歐洲的藝文發展,也有著全面且長足的影響。華格納的影響更穿時空,超越他的時代,還擴及歐洲以外的全世界,無遠弗屆。直至今日,音樂界、文學界、美術界、戲劇界,處處可見華格納藝術理念的?跡,對於廿世紀新興的電影,亦有著至今未曾休止的影響。甚至今日流行文化裡,華格納亦無所不在,只是視聽大眾渾然不知。



      2013年為華格納誕生兩百週年,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及音樂系為紀念這位音樂戲劇大師,以「華格納: 神話、詩文、樂譜、舞台」為題,於七月八至十一日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國際學界有云:全世界被研究最多的對象,第一為聖經,其次為華格納。由此可見,華格納研究質與量的驚人,參與人士早已不侷限於音樂界,議題代代推陳出新,任何領域幾乎都可以加入研究。本次研討會邀請不同領域學者,以不同議題探討華格納歌劇作品,議題擴及音樂學、劇場學、語言學、德語文學、接受及影響研究等等,期能反映華格納研究之跨領域、跨學科以及與演出實務結合之趨勢,將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國內,與國際學界接軌。



      華格納生前的音樂戲劇思考裡,演出佔了重要的一環,該次研討會與國家交響樂團(NSO)合作,最後一日於國家劇院大廳舉行,呼應作曲家的特質。研討會首日及次日議程,以不同角度探討華格納歌劇,除第一部《仙女》外,討論內容涵括所有其他浪漫歌劇與樂劇作品,各篇論文各有其切入之重點,展現華格納研究的多元角度, 期能透過精選之議題,管窺並總覽大師一生歌劇創作精華所在。七月十日為NSO年度製作華格納《女武神》首演,七月十一日為研討會最後一日,以綜觀視野,探討華格納劇本語言、華格納接受以及演出實務,並以NSO《女武神》首演後座談做結,期能開啟國內學術研究與演出實務的合作方向,做為紀念大師誕生兩百週年的獻禮。



      感謝教育部、外交部、文化部以及臺灣師範大學的經費補助,讓研討會得以進行;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文教基金會的大力支持,是研討會能夠順利完成的重要推手,在此特別致謝!



      研討會當時,許多現場聽眾都表示,希望能看到精采的論文出版。在會議結束後三年多,終能不負期望。本書集結該次研討會發表之十篇論文,文章排序依會議進行順序,大致亦依照華格納作品創作時間順序。全書以整理華格納歌劇作品簡表與劇情大意開始,以便讀者對大師整體歌劇創作有基本認知,並能對照、理解華格納各作品人物關係與劇情。也因此,各篇文章中提及華格納歌劇作品及其中之角色時,正文中不再標示原文資訊。另一方面,為便於閱讀流暢, 文中僅附上外文人名原文,生卒年代請見書末譯名對照表。由於全書以探討華格納歌劇作品為核心,相關基本資訊已在書前呈現,譯名對照表在華格納名字下,只列出文字作品以及非歌劇之音樂作品。



      搭配文字內容,書中精選與演出相關之歷史圖片與演出照片,並於書末附上NSO2013年《女武神》製作之相關資訊,期能反映大師藝術理念裡的演出部份。



      感謝各作者於會議後繼續悉心修訂論文,各譯者耐心地修改譯文。于真與偉明協助複雜的文稿整理及校對工作,減少疏失,功不可沒,在此致謝!在讀書風氣日益衰退的今日,高談文化一本初衷,不惜成本,投下心力,維持一貫的典雅出書品質,為研討會留下歷史見證,是我們一直感激不盡的!

    ?
    羅基敏�梅樂亙

    2017年二月十三日於台北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