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東亞人文•2016年卷

東亞人文•2016年卷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430838
Robin Visser
獨立作家
2017年7月07日
93.00  元
HK$ 79.05  






ISBN:9789869430838
  • 叢書系列:東亞人文學刊
  • 規格:平裝 / 168頁 / 16 x 23 cm / 普通級
    東亞人文學刊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華文文學研究











      由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研究員韓?,擔任執行主編的國際東亞中文學術年刊。 本期《東亞人文》中討論了幾個重要的問題,既有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文化與思想的轉型這樣的宏大敘事,也有對於文化領域「失蹤者」的探尋,以及對於中國人宗教信仰歷史的追溯。



      劉再復(香港科技大學高等研究院客座高級研究員)、劉建平(西南大學文學院專任副教授)、孫玫(台灣中央大學中文系專任教授)、朱妍紅(美國華盛頓與李大學中國語言與文學系專任副教授)、拉法爾•班卡Rafal Banka(波蘭雅蓋隆大學文明比較研究系專任副教授)、俞春玲(天津師範大學文學院專任副教授)、畢耕(華中農業大學文法學院專任副教授)、劉婷婷(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碩士研究生)、季怡雯(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博士候選人)、曾建華(揚州大學文學院助理教授)專業評析。



    本書特色



      ◆跨國界專題蒐錄多位學者論文!

      ◆充滿著真知灼見與難得的洞悉力,反映了人文學者們不凡的眼光





    ■卷首語�《東亞人文》



    ■特稿


    詩與哲的共鳴交響�劉再復



    ■專題:反思二十世紀:中國文化的現代性演進

    東亞視域下的「中國藝術精神」問題�劉建平

    西方影響與戲曲改革�孫玫

    時空維度的戲劇化探索:自我搏鬥、歷史反思與穆旦四○年代詩歌的現代主義追求�朱妍紅



    ■藝術

    魔鬼、敵人與聖靈:作為文化全球化產物與投射的中國當代藝術�拉法爾•班卡(Rafal Banka)



    ■文學

    被歷史湮沒的作家─重讀丁克辛兼評「十七年」工業文學�俞春玲

    西方媒體對「毛誕節」的報導評析�畢耕



    ■讀書

    政治權威的崛起與中國古代文明的演進─評張光直《美術、神話與祭祀》�劉婷婷



    ■現場

    巫道之間:海南齋戲的源流、傳承與再生�季怡雯



    ■歷史

    神性與迷狂:論王莽的信仰�曾建華





    卷首語



      2016年不是一個寧靜的年份,世界局勢風雲動盪,難民、經濟危機、冷戰思維依然困擾著這個時代前行的步伐,不同族群、國家與黨派之間的共識尤其難得,人文精神似乎有繼續失落的可能。媒體專欄作家們的焦慮彷彿不無道理,因此,我們應當重提人文精神與共識的意義,《東亞人文》能夠以跨國界的形式出刊,和大家努力合作的精神是分不開的,人文學者們的共識與合作,是一個時代最為珍貴的精神財富。



      感謝劉再復先生對敝刊一直以來的鼎力提攜,本期惠賜大作,敝刊榮幸之至。按照學術期刊慣例,特以頭條特稿的形式隆重刊發。同樣感謝敝刊另外幾位投稿者,他們的稿件充滿著真知灼見與難得的洞悉力,反映了人文學者們不凡的眼光。



      學者們在本期《東亞人文》中討論了幾個重要的問題,既有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文化與思想的轉型這樣的宏大敘事,也有對於文化領域「失蹤者」的探尋,以及對於中國人宗教信仰歷史的追溯。值得稱道的是,幾位年輕投稿者的文章得以在本期刊發,這是未來東亞人文研究的希望所在。



      在這個值得被銘記的2016年,為敝刊付出良多的學術委員們在自己的學術領域中取得了傑出的不凡成就:孫康宜教授榮膺中央研究院院士名銜、張隆溪教授榮任國際比較文學學會(ICLA)主席、陳曉明教授榮任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李鳳亮教授榮任中國共產黨南方科技大學委員會副書記(副校長級)、胡智鋒教授榮任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

    編委會特別對上述幾位學術委員謹致賀意,感謝大家為敝刊所付出的辛勞。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