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認識舞麥者,應該是四年多以前的事了吧。但仔細看了書中的內容,才發現,故事應該是在很早以前就開始了。原來,生長在台灣中部山區農村的舞麥者,也有著啃山東饅頭的兒時回憶,和我記憶中熱騰騰饅頭的回憶應當是相去不遠的。
??
不如這麼說吧,你吃什麼東西長大,就是什麼人。我是小時候必需要窩在棉被裡,抱著麵團,用我的體溫讓它發酵,來做成饅頭的----麵粉人。我兒時的生活中,參雜了很多有關於麵粉以及發粉的記憶,這些記憶,讓我可以很容易對於舞麥者的工作產生認同,那是一種飲食文化的認同感。
?
當然,談到文化這話題,就難得善終,但簡言之,文化是需要薄薄的、一層層若有似無積累的。但對於大多數人的麵包認知還停留在「蔥麵包」或「巴搭胖」(Butter pan)的狀況來說,當真實面對舞麥窯烤麵包時,那絕對是個全然的文化衝擊,畢竟,真的是有人連怎麼,或由什麼地方咬下第一口都沒個頭緒,因為我們大部份的人都是從小吃著鬆軟大米長大的 --- 稻米人。
所以,當我將這本書認定為稻米人所寫的一本麵包書時,各位就可以看出本書的重要性了。
舞麥者在基隆成功培養出本地的酵母菌種時,其實就已經旗幟鮮明的樹立了本島麵包的個性了。他以台灣師父,台灣建材砌的磚窯,以台灣食材以及他本身所擁有的農村文化背景,融入麵包製作之中,也在若有似無中,鍛造了一個只有台灣才有的獨特口味。舞麥窯麵包,對我來說,那是一種有如舞麥窯所在的基隆潮濕山谷中,長年不散的苔鮮清香,混合著台灣農村氣味,以及歐洲回憶的味道,迷人的組合,不是嗎!所以,何不讓我們跟著舞麥者的足跡,來趟窯烤麵包之旅!
來自王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