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魔法森林(《秘密花園》第二集,中文版獨家附贈32頁練習本)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麵包魔法師:吳寶春的台灣麥方(2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191645
周姚萍
五南
2017年5月25日
107.00 元
HK$ 101.6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1191645
叢書系列:
少年博雅
規格:平裝 / 248頁 / 17 x 22 cm / 普通級
少年博雅
分
類
童書/青少年文學
>
史地/傳記
>
名人傳記
同
類
書
推
薦
說給兒童的偉人歷史:10書+有聲故事超值組
從前有個牛頓
從前有個諸葛亮
小女孩大力量:沈芯菱的公益世界(二版)
學生一定要認識03 西方生物學家
內
容
簡
介
童年時的吳寶春,因為心思單純,儘管家境貧困,生活仍然過得很開心。
麵包學徒時的吳寶春,發現書到用時方恨少,「勇往直前」是唯一的一條路。
當上麵包店主廚的吳寶春,發現自己做的麵包,滋味竟不如一位自學的素人,不僅帶來衝擊,也帶來改變……
一次機會,啟動他勇敢追夢,獲得世界麵包大賽冠軍。
這些經歷,滋養了吳寶春的麵包滋味,是滿含著愛、喜悅的幸福滋味……
目
錄
引子:最難忘的……
第一部 長大的滋味
二、母親般的大武山
三、墓地驚魂
四、愛夢周公的一條蟲
五、懵懂
六、想要的自己賺
七、失去魔法的眼淚
八、冷飯便當
九、好重的白米
十、我要成功
第二部 ? 向前行
十一、忘了離家的害怕與悲傷
十二、白痴!笨蛋!
十三、鐵漢柔情
十四、多少才適量?
十五、獨當一面的修練
十六、甜與苦
十七、偷師
十八、該不該轉行?
第三部 ? 學不完的功課
十九、英雄與狗熊
二十、軍中遇貴人
二十一、苦澀的藥燉排骨
二十二、沙鹿的寒風
二十三、天外飛來的訓練機會
二十四、練膽計畫
二十五、失敗的管理者
二十六、難看卻好吃的麵包!
第四部 ? 衝擊帶來轉變 ??
二十七、美食特攻隊
二十八、找特色
二十九、做好準備等機會
三十、破解謎團的一句話
三十一、麵糰吹冷氣
三十二、祕密情人
三十三、孤帆遇風颱
三十四、擁有了大海
三十五、想成為這樣的企業家
第五部 ? 追夢
三十六、英雄舊夢
三十七、暖了整季冬的滋味
三十八、兩百分的練習
三十九、狀況題
四十、送給母親們的禮物
四十一、愛拚才會贏
四十二、祕密武器
四十三、上場!
四十四、一路往前
四十五、哇!
序
序
愛上學習的放牛班小孩--吳寶春
周姚萍
二○一二年,吳寶春向政治大學、中山大學申請就讀EMBA研究所(管理學院碩士在職進修專班),但由於他只有國中畢業,資格不符,因此遭受拒絕。後來,他轉而向新加坡國立大學爭取,最後如願。
由於教育部認為吳寶春在星國的總上課時數過短,最多只有四個月,不符合臺灣必須滿八個月的規定,所以不採認該學位,亦即吳寶春畢業後也無法在國內申請攻讀博士班。儘管如此,吳寶春卻說:「我進修只是想學習更多知識,不會在意學歷有沒有被認可。」
童年時的吳寶春,一定很難想像長大後的自己,竟會如此看重學習、看重知識!
小時候的他,生長在屏東鄉下,喜歡到處野、到處玩,但一進教室,總是很快就夢周公,因而挨罰;寫作業時,他也常常忍不住打瞌睡,爸爸擔心他功課沒交可能被修理,便會叫醒他,陪他完成「鬼畫符」。
這樣的吳寶春,到了國中,即使被編入放牛班,依然穩坐倒數第一名的寶座。加上家中經濟狀況窘迫,他因此決定不升學,到臺北的麵包店當學徒。他的大哥大力反對,認為學歷低難以有出息,然而當時,吳寶春的心中卻是這麼想的:「我真的真的好討厭念書,念書根本沒用,而且,我也念不來!」
不過,當了學徒後,師傅叫他秤一百兩的糖,他卻不知道一斤等於十六兩,一百兩等於六斤四兩,於是在秤上找到標示著「兩」的細格,一格格地細心數算,想說只要數到一百格就對了。結果,師傅發現了,大罵他是「白痴」、「笨蛋」。這時,他才體悟到「書到用時方恨少」!
想從「學習」脫逃的他,此刻開始,反倒自動跳入「學習」的大海裡泅泳:拚命學習麵包製作的相關技術,甚至「偷師」,想盡辦法要將師傅留一手的東西據為己有;當兵時看電視字幕學國語,不懂就問大專兵,終於培養出基礎閱讀能力,有疑問便可翻書查閱;向公司爭取機會上管理課程,學習管理知識;嘗遍美食擴展味蕾,觀察各種店家的特色,學著怎樣才能抓住顧客的胃;苦讀日文,好能從日文雜誌上習得更精準的技術,後來甚至因而有辦法到日本參訪學藝……
不斷的學習終於將他推向高峰,得到了世界麵包大賽冠軍的殊榮。
什麼是成功?或許每個人皆有不同的定義。書寫吳寶春的故事時,我認為他是個「成功的人」,因為他在到達峰頂後,看到的並不是自己多強大,反到看到峰頂下有許多人迷惘地繞著路,甚至迷途了、碰壁了,因而願意根據自己攀頂的經驗,傾力畫出地圖,送上給這些人。
他在獲得世界麵包大賽冠軍後,便以母親的名字成立基金會,以家鄉出產的鳳梨所製成的鳳梨酥販售收益為財源,只為幫助那些和他幼時一樣貧窮、沒有學習資源的孩子。
他開的麵包店選用的食材,許多是他親自走遍各地尋找來的;當他以行動支持農夫種植無毒作物,他童年時雙腳所踩的親愛土地,才可能留下來,才可能保持潔淨美麗。
還有,當記者詢問他「既然已身為麵包冠軍,為何還需要EMBA的學位」,他的回答是:「像我這樣只有國中學歷的人,如果能夠拿到EMBA學位,對很多想要學習的人,會有鼓舞作用。」
總想著將自己的強大挹注給需要的人,挹注在需要的地方。我想:這才稱得上是「成功」吧!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