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國史館於1957年在臺復館後,陸續向外徵集檔案與文獻。1973年,本館前館長黃季陸函請行政院同意函示各部會處局署,將大陸運臺舊檔案及在臺已失時效案卷、文牘移送國史館。因此,國史館得以入藏多數政府機關檔案。對於這些來自各機關之檔案,本館經初步整理後,曾設定主題出版史料彙編,另也以移交清冊目錄為基礎提供研究者調閱檔案,惟多係隨機而為並未成為定制。而且,當年尚少學者利用檔案進行研究,到館應用者為數有限。1980年代後,臺灣的政治民主化加快了腳步,隨著政府宣布解除戒嚴,過去政治、思想的束縛不再,歷史研究得以揚棄既定框架和限制,得到寬廣的空間,本館所藏的檔案也逐漸受到研究者的矚目,來到本館調閱檔案的人數也逐漸增加。
1994年,前總統嚴家淦之家屬將官邸存放經年的經濟部和行政院時期舊檔文件移轉本館。1995年,總統府也將前總統蔣中正的檔案(即一般俗稱的「大溪檔案」)移交本館典藏管理。此後,國內外學者來館參訪和調閱檔案者,可稱絡繹不絕。2003年底,前副總統陳誠的家屬也將陳誠的「石叟叢書」和相關文物陸續移轉本館。2004年,制定「總統副總統文物管理條例」,明定本館為主管機關,此後本館依法移轉或接受捐贈歷任總統副總統文物。2002年起,本館參與「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將館內典藏的部分重要檔案進行數位化,並進行細部整編逐件編目,而且建立檔案目錄檢索系統2016年5月,本人接篆館務,本於「回歸法制,充分開放」原則,準據「檔案法」、「政府資訊公開法」、「國家機密保護法」、「個人資料保護法」等檔案管理相關法令,更訂檔案閱覽規則。一方面將機密檔案提報原機關審酌辦理解降密作業,一方面檢視檔案中的個人資料做應有之處置。經過大約五個月的努力,終於將數十年來未積極辦理解降密作業的二十六萬件蔣中正總統檔案都一一檢視過,完成解密作業及個人資料的處理,並以使用者之角度修改檔案檢索系統,將檔案之數位檔上網公開提供無國界的閱覽服務。這是數十年來國內典藏之政府檔案大舉公開的壯舉。
檔案庋藏機關的基本工作是製作檔案目錄,提供閱覽者檢索檔案的線索。因此,提供完整而正確的目錄,是檔案庋藏機關的首要基礎工作。在此之前,本館典藏之檔案雖也有移轉之際所製作的清冊目錄或初步整編時製作的基礎目錄;2002至2012年參與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時也曾細部整編製作以件為單位的目錄,但因為該計畫執行時間倉促,細部整編之目錄既不完全也多有訛誤,因此自2016年6月起本館擬訂「國史館現藏總統、副總統檔案目錄」出版計畫,由何副館長智霖率領修纂處同仁,依序校訂本館典藏之歷任總統、副總統檔案目錄。這些經過仔細校訂之檔案目錄,除了上網提供閱覽者據以檢索出檔案之外,也將出版成書本式目錄,讓閱覽者不但可以用一般的關鍵詞檢索檔案,還可以瀏覽的方式理解檔案全宗的樣貌。
本套檔案目錄叢書的出版,首先要感謝何副館長智霖帶領全體修纂人員辛苦的付出,同時也要感謝臺灣大學出版中心王主任泰升教授及其率領的團隊全力配合,此一目錄巨帙方能付梓以此方式嘉惠各界。相信本館自2016年5月以來的一連串興革,可以讓本國之檔案館作業跟上國際的一般專業標準規範,並得為「政府資料開放」(Open Government Data)政策跨出堅實的腳步。
吳密察(國史館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