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封建帝王的生活、娛樂,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是很神秘的。皇宮深嚴,帝王威嚴,普通百姓不用說接近,就是遠遠的能一睹龍顏,恐怕也會成為他一生炫耀的資本。正如清代宮廷承應戲《萬民感仰》中那些老人所唱的【如意太平歌】一樣:「慶皇朝萬載長清晏,四海民安樂謳歌遍。聖天子福壽綿綿,九有共祝如川。待鵲立金鑾殿,喜今日瞻天,得慰平生願。」
其實皇帝也是人,在許多方面他和普通百姓並沒有什麼差異。比方在各種慶典甚或日常娛樂演戲時,他們也不能免俗,也和我們民間老百姓一樣,會先搬演一兩出吉祥喜慶的,帶有祈福納吉或驅邪禳災功能的儀式劇。這類戲,民間稱之為例戲,清代宮廷裡則稱之為開場戲。
滿清貴族喜歡戲曲,而且將戲曲演出看作宮廷許多儀式活動的一部分。如宮中在人生禮儀、喜慶大事如皇帝、妃子生日、太子婚慶、冊封妃子等時,會演戲以慶;每遇月令節氣如立春、春節、元宵、端午、七夕、中秋,乃至每月的初一十五等民俗節氣活動時,演戲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滿清貴族昭?對此有介紹,他在《嘯亭續錄》「大戲節戲」條中說道:
乾隆初,純皇帝以海內昇平,命張文敏制諸院本進呈,以備樂部演習。凡各節令皆奏演。其時典故如屈子競渡,子安題閣諸事,無不譜入,謂之「月令承應」。其於內庭諸喜慶事,奏演祥徵瑞應者,謂之「法宮雅奏」。其於萬壽令節前後奏演群仙神道添籌錫賜禧,以及黃童白叟含哺鼓腹者,謂之「九九大慶」。
這些場合的演出,一般會在開始時有一兩出儀式功能較為明顯的短小劇目演出,其中有的還會在情節上與演出場合相吻合。如道光十四年(1834)「恩賞日記檔」,記是年二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的宮廷承應演出:
二月十五日:大祭臺。卯正進門。同樂園承應戲,辰正二刻開戲,未正七分畢。《清平見喜》《和合呈祥》《胖姑》《花鼓》《紅羅山》《八戒成親》《醒妓》《佛會》《俠試》《井遇》《千秋燕喜》。
七月十五日:卯正進門。同樂園承應戲,辰正二刻十分開戲,未正一刻戲畢。《佛旨度魔》(一分)、《灞橋餞別》(李三德)、《小妹子》(吉祥)、《射紅燈》(八出)、《恩債》(盧恒貴、王成業)、《下海投文》(雨兒)、《迓福迎祥》。
又咸豐二年(1852)「恩賞日記檔」記當年七月初七日「七夕節」時,同樂園承應的劇目有「《銀河鵲渡》《達摩渡江》《肅苑》《青石山》《草地》《鬧莊救青》《羞父》《勸降》《張三打父》《探監法場》《三代》。」?
以上是節令承應演出,慶壽演出更是如此。萬壽戲不用說,妃子們的生日演出亦如此。如道光十一年「恩賞日記檔」記,「五月十七日皇后千秋,受貴妃、妃嬪等位禮,同樂園承應戲《芝眉介壽》《竇君釋義》《演官》《太公釣魚》《武吉賣柴》《黃土崗》《羅卜行路》《吟詩脫靴》《問探》《八仙慶祝》」。
上述四次演出中的《清平見喜》《和合呈祥》《佛旨度魔》《銀河鵲渡》《達摩渡江》《芝眉介壽》等,就都屬於開場的儀式性戲劇。而且這些劇目在劇情、文化功能方面亦與演出場和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