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
自從《浪子回頭》原書The 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 A Story of Homecoming於一九九二年出版後,便深受讀者愛戴。這無論是西方或是東方,原著或是翻譯本,天主教或是更正教之中,也是如此。故有人說它是繼潘霍華的《追隨基督》(The Cost of Discipleship)之後,近期一本二十世紀最重要和最受歡迎的基督教著作,這說法也實不為過。
成書經過
盧雲於一九八六年加入「方舟黎明之家」(L’ Arche Daybreak)後,便於同年七月二十六日到訪當年蘇聯的聖彼得堡的「隱士廬美術館」(Hermitage Museum)觀賞林布蘭特的名畫〈浪子回頭〈(The 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盧雲因著在情感上過於依賴其中一位同事,故於一九八七年從加拿大多倫多的「黎明之家」,到中部的溫尼伯巿(Winnipeg)療傷七個月。他在此時以「浪子回頭」的聖經故事,和林布蘭的畫,反思自己如何像故事中的小兒子和大兒子,總想在父神以外,依賴自己的成就來肯定自己的價值,並且立志要以成為故事中無條件去愛的父親為屬靈目標。這反思的內容,最後刊於一九九二年出版的《浪子回頭》一書之中。
早在盧雲還未由溫尼伯巿回多倫多的「黎明之家」之前,和在《浪子回頭》出版三年多之前,他已經在溫尼伯帶領一群來自世界各地「方舟團體」的工作人員,以三天時間來默想「浪子回頭」的聖經故事和林布蘭的畫,好讓他們能夠從中找到與故事各主角的共鳴,以及可學習之處。此講座內容被錄音保留下來,並在盧雲逝世之後,由「盧雲思澤基金會」(Henri Nouwen Legacy Trust)的主管蘇•默絲樂(Sue Mosteller)所編輯而成書,並於二??九年將此書(Home Tonight: Further Reflections on the Parable of the Prodigal Son)出版。。 ?
相似於《浪子回頭》之處
整體而言,《回家的渴望》與《浪子回頭》在內容上和基本結構上十分相近──講述「浪子回頭」的聖經故事,和林布蘭繪畫之屬靈意義。故事都是順著聖經故事中的人物出場次序,由小兒子離開作為開始,緊接著是大兒子的憤恨,以及最後是父親無條件的愛作結。盧雲對於每一個主角,都會先有所剖析,然後以自己為例,以說明三為人物的掙扎,其實也是他自身和今天每一個人的寫照。盧雲多次以自己與父親之間的矛盾,來類比小兒子和父親的矛盾。他以自己從荷蘭遠渡重洋到美國尋找機會和證明自己,來說明小兒子也就是如此心態。他也看到自己如大兒子般,憤恨那些不勞而獲的人。小兒子「父親」那種憐憫的愛,成了盧雲在靈性上追求的目標。
異於《浪子回頭》之處
但不同的是,《浪子回頭》本是盧雲的文字,故對象是以讀者個人為單位;反之,因著《回家的渴望》本是對著「方舟群體」的事奉人員而說,且是一個為期三天的講座,故特別強調聽眾要以與「群體」共同領受的心情,來聆聽和實踐「浪子回頭」的信息。也因著同樣原因,盧雲多以自己在此團體之中事奉的體會,帶出並說明聖經故事和林布蘭的畫作信息。
除此以外,盧雲在那三天的講座,鼓勵學員實踐一些古老的屬靈操練:聆聽、日誌、神思,以及另外的「智慧操練」,故在此書中也可以見到編輯將這些部分納入書內。因此,當讀者閱讀此書時,不單只對於「浪子回頭」這個聖經故事和林布蘭特的畫能夠有所了解,並且也能夠藉一些靈性操練,加深了經驗上的體會和領受!於是,此書無論是作個人閱讀,或是作小組分享,都會有莫大的幫助,故此筆者極力推薦這本用心之作。
彭順強
《盧雲的誠與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