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智慧引領幸福 2

智慧引領幸福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719999
周國平
大都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17年5月01日
100.00  元
HK$ 85  






ISBN:9789865719999
  • 叢書系列:心靈特區
  • 規格:平裝 / 272頁 / 25k正
    心靈特區


  • 心理勵志 > 勵志故事/散文 > 勵志小品文











      幸福不是源自外物,而是來自智慧的心靈,所以想要獲得幸福,我們都需要擁有一顆智慧之心!當你不斷挖掘它、充實它,就能完整自己,豐富靈魂。但智慧不在於事業成功,也不在於富有的生活,而是當你能用開闊的眼光與胸懷來看待事物時,才具有真正的智慧。



      幸福遠嗎?當你擁有智慧,幸福便近在咫尺!



      每天把握短暫的時光,關心自己的孩子;空閒時,問候不在身邊的親朋好友;週末靜下心來好好讀一本書;感到開心,就放聲大笑,感到痛苦,就提醒自己,這只是人生的過程……。日常生活的小事,其實都是關乎幸福的大事,一切取決於你如何看待它們,當你用充滿智慧的心去細細體會,就會發現幸福無處不在。

    ?





    前言

    ?

    第一輯

    自己身上的快樂泉源

    內在生活

    心靈也是一種現實

    自己身上的快樂泉源

    不滿足的人比滿足的豬幸福

    不做夢的人必定平庸

    理想主義永遠不會過時

    夢並不虛幻

    好夢何必成真

    車窗外

    美的享受

    閱讀的快樂

    與大師為友

    讀書的癖好

    愉快是基本標準

    做一個真正的讀者

    寫作的理由

    養成寫日記的習慣

    ?

    第二輯

    愛的幸福

    我愛故我在

    愛使人富有

    表達你心中的愛和善意

    有愛心的人有福了

    愛與孤獨

    相遇是一種緣

    女性的美麗和偉大

    我對女性只有深深的感恩

    什麼是愛

    愛情不風流

    婚姻的品質

    伴侶之情



    迎來小生命

    親子之愛

    父母怎樣愛孩子

    親疏隨緣

    ?

    第三輯

    做人的最高幸福

    做人和做事

    第一重要的是做人

    善良•豐富•高貴

    人品和智慧

    善良是第一品德

    做人的尊嚴

    人的高貴在於靈魂

    靈魂的追求

    信仰的核心

    信仰之光

    與世界建立精神關係

    不見而信

    不僅是靠食物

    報應

    拒絕光即已是懲罰

    ?

    第四輯

    面對苦難

    正視苦難

    苦難與生命意義

    落難的王子

    以尊嚴的方式承受苦難

    人得救靠本能

    苦難中的智慧

    一天的難處一天擔當

    做一個能夠承受不幸的人

    面對苦難

    苦難的精神價值

    ?

    第五輯

    智慧引領幸福

    智慧與幸福

    超脫的胸懷

    與身外遭遇保持距離

    平常心

    寬待人性

    幽默是心靈的微笑

    幸福是相對的

    苦與樂的辯證法

    和命運結伴而行

    從一而終的女人

    幸福的薛西弗斯





    前言

      

      亞里斯多德說:「幸福是人的一切行為的終極目的,正是為了它,人們才做所有其他的事情。」這無非是說人人都想要幸福。然而,這個人人都想要的幸福,卻似乎是一個難以捉摸的東西,若問究竟什麼是幸福,不但言人人殊,而且很不容易說清楚。

      

      幸福這個詞,一般用來指一種令人非常滿意的生活。什麼樣的生活令人滿意,的確是因人而異的。有人因此說,幸福完全是一種主觀感受,自己覺得幸福就是幸福。當然,主觀滿意度是幸福的必要條件,自己覺得不幸福的人,你不能說他是幸福的。但是,這不是充分條件。我們應該問一個問題:什麼樣的生活令人滿意,人們的感受為什麼如此不同?很顯然,有一個東西在總體上支配著人們的主觀感受,那就是價值觀。價值觀不對頭的人,對幸福的感受必定是膚淺的,也是持久不了的。

      

      為了使幸福的衡量有據可依,興起了幸福指數的研究,試圖給幸福制定客觀標準。其方法大抵是列出若干因素,比如個人方面的收入、工作、家庭、健康、交往、休閒,社會方面的公平性、福利、文明、生態等等,給每一項規定一個分值,據此統計總分。作為嘗試,這並無不可。我本人對幸福能否數據化持懷疑態度,並且要指出一點:對各個因素重要性的評價,所給的分值,歸根究柢也是取決於價值觀。

      

      由此可見,撇開價值觀,幸福問題是說不清楚的。哲學正是立足於價值觀來探討幸福問題。在哲學史上,對幸福的理解大致分兩派。快樂主義認為,幸福就是快樂,但強調生命本身自然性質的快樂和精神的快樂。完善主義認為,幸福就是精神上或道德上的完善,但承認完善亦伴隨著精神的快樂。兩派的共同點是重生命、輕功利,重精神、輕物質。

      

      無論是哲學家們的賜教,還是我自己的體悟,都使我得出一個結論:人身上最寶貴的價值是生命和精神,倘若這二者的狀態是好的,即可稱幸福。怎樣才算好呢?我的看法是,生命若是單純,精神若是豐富,便是好。所以,幸福在於生命的單純和精神的豐富。現代人只從物質層面求幸福,卻輕慢了人身上最寶貴的兩種價值,結果並不幸福,毛病就出在價值觀。

      

      為了幸福,我們要保護好生命的單純。人應該享受生命,但真正的享受生命是滿足生命本身那些自然性質的需要,它們是單純的,而超出自然需要的物欲卻導致了生活的複雜,是痛苦的根源。人是自然之子,與自然和諧相處是人類幸福的永恆前提。在當今這個崇尚財富的時代,財富是促進幸福,還是導致不幸,取決於有無正確的財富觀。

      

      人是精神性的存在,精神需要的滿足是幸福的更重要源泉。在物質生活有保障之後,幸福主要取決於精神生活的品質。良好的智力品質表現在智力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在此基礎上找到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擁有屬於自己的事業,這個意義上的成功才是會帶來有著巨大幸福感的真成功。良好的情感品質表現在自我的充實、內在生活的豐富、愛的體驗和能力,這是自己身上的快樂源泉。良好的靈魂品質表現在善良、高貴的品德,真誠的信仰,這是做人的最高幸福。

      

      幸福是相對的,現實的人生必然包容痛苦和不幸。因此,承受苦難乃是尋求幸福之人必須具備的素質。也因此,在智慧的引領下,想明白人生的道理,與身外遭遇保持距離,與命運結伴而行,才能在尋求幸福之路上從容前行。

      

      人人都在尋求幸福,通往幸福沒有現成的路可走,我們必須探路。以上是我探路的心得,按照這個線索,我對以前寫的文字做了選擇和整理,又補充了一些新的文字,編成這本書,供探路的大家參考。  




    其 他 著 作
    1. 我們誤解了自己
    2. 我們誤解了這個世界——高僧與哲人的對話
    3. 以智慧看人生,幸福一直都在
    4. 人與永恆
    5. 追尋這世界的祕密:周國平哲思集
    6. 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
    7. 只是眷戀這人間煙火
    8. 中國人缺少甚麼?—西方哲學接受史上兩個案例之研究
    9. 智慧引領幸福
    10. 讓孤獨成為你的個人時尚:給社會新鮮人的哲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