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如何與落單父母相處的指導手冊
年近半百後,每每聽到江蕙的「家後」就要和先生爭辯是應該「讓他先走」還是「我該先走」,擔心的無非是留下來的沒人照顧,又會增加子女的負擔。
我很幸運的出生在六個子女的家庭中,作為一個么女,在結婚離家多年後成為「失去配偶的落單父母的子女」。傳統台灣家庭,自然而然將關於照顧父母親的責任,推給長男、長女帶頭安排處理、由兒子們接落單的父母一起同住。但隨著公婆年紀漸長,媳婦也需要扮演照顧鰥寡公婆的角色。可惜當時沒有這本《爸媽落單時》可參考,一切都在未知中,揣測、摸索、學習。
本書是由心理專家河合千惠子就其多年來輔導喪失伴侶,以及面對人生最後一個階段的人的經驗所著。內容詳列如何面對喪偶父母、可能發生的問題,及如何從中做出最佳的決策,更一步步從落單父母的居住安排、照顧規劃、預防意外,到如何幫助落單父母從失落感振作起來,如何跟他�她談起「萬一」後的身後事安排。我想,這本書絕對是本「教導我們如何與落單父母相處的指導手冊」,能協助失親者從悲傷中站起來,更讓死者無憾,生者無爭。
我特別喜歡書中解析父母個性、教導做子女的要如何應對的那一章節。我的母親就是典型的「藉由孩子來提升自我評價的父母」,多跟她說說工作上的成就、多在她跟朋友聚會時噓寒問暖,在她八十大壽時,子女承膝、兒孫滿堂,風光地為她辦場壽宴,就是她最大的快樂了!
本書特別推薦給三明治世代的中年子女,更祝福失去配偶的落單父母,單身快樂。
(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老年研究所教授 陳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