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推薦
生活教育,說來不易,讀來莞爾
自己吃飯、穿衣脫褲、上廁所等,是六歲前孩子最重要的自我照顧能力,一般我們稱為「生活自理能力」。除了生活自理能力的獲得與培養,六歲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探索因身體各部位和器官的逐漸成熟而出現的各種自然生理現象,認識與了解這些生理現象也是非常重要。
陪伴孩子正向面對自然生理現象,化解孩子心中的害怕和疑慮
對孩子來說,常見的自然生理現象,例如:大小便、放屁、打嗝、尿床等是新奇的,天生好奇小小孩對於這些不認識和不了解的自然生理現象有著極大的好奇,總想一窺究竟,但卻不得其法。特別是一些生理自然現象因為氣味(放屁、大便、尿床)、聲音(打嗝)等原因,而導致孩子同儕之間的取笑。而大人也因為隱晦、骯髒,而不願正向的面對這些議題並和孩子討論,反而以強力制止的方式,限制孩子探索這些自然的生理現象。
孩子若因為自然生理現象而長期受到同儕取笑或因為成人的不理解而未能同理孩子的不當對待,都可能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導致害羞、畏縮和怯懦的負向情緒,對孩子的一生的發展都是影響甚鉅。因此,引導孩子了解這些自然生理現象,以及成人了解以正向的態度回應孩子的重要性,實有其必要性。
孩子同儕間之所以對於彼此出現的自然生理現象相互取笑,乃是因為,孩子對於自己身體以及生理變化不了解的緣故。因此,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與了解自己的身體,以及身體會出現的生理變化以及所產生的自然生理現象,是不容忽視的,更是6歲前孩子學習的重要課題。
自然的生理現象,說不清理還亂
但是,要跟小小孩說清楚、講明白這些抽象的身體自然生理變化與現象,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藉由自然生理現象相關議題的故事繪本,來具體呈現這些抽象的生理現象,以便讓孩子能夠「具象的看見」,並以貼近孩子生活經驗的生活故事來呈現,更能讓孩子可以輕鬆接納和容易理解。
我們多數人都應該有過這樣的共同經驗:小時侯只要聽到「大便」,就會不自覺的偷笑或取笑別人;只要聞到「屁味」,也會立刻摀住鼻子並回以厭惡表情;一旦自己不小心「尿床」,就會驚恐害怕大人的責罵、覺得羞恥,看到同儕尿床,也會嗤之以鼻的取笑他人;聽到打嗝聲不斷,除了取笑還會作弄他人。一旦身為父母之後,還會對於孩子常常喜歡說大便、放屁,感到困擾,覺得髒穢不堪,極力地制止孩子這樣的行為;若是孩子到了三四歲還會尿床,甚是以打罵的方式來回應和對待孩子。
但是,殊不知,我們會有這樣的反應,都是因為對於這些自然的生理現象的不理解以及沒有正面看待的緣故。試想,若我們都能坦然的和孩子討論這些自然的生理現象,而不隱諱且不強烈制止孩子說「大便」或「放屁」這類的生理現象的話,孩子是不是也就不會「因為不能公開說而好奇的想說,不會因為不理解這些都是自然的生理現象而對於自己或他人出現這樣的現象時產生恐懼害怕或捉弄取笑呢?!」。
閱讀生活教育繪本,具體「看見」自然生理現象
茉莉文化所出版的生活教育系列繪本,涵括了孩子生活中常發生的自然生理現象,包括「放屁、排便、打嗝、尿床」等議題的故事繪本,以深入淺出的生活故事引導孩子認識和理解自然的生理現象,透過故事發展脈絡娓娓道來打嗝、放屁、大便、尿床等都不是我們自己可以隨意控制的,而且每個人都會有這些生理現象,不要因為自己出現這樣的生理現象就覺得丟臉、沒自信,反而是正向的接納,並且同理他人。非常值得家長與孩子共讀。現在,就立刻翻開書頁,走入茉莉文化生活教育的故事,一探「打嗝、放屁、大便、尿床」的究竟吧!
?
邱瓊慧? 日本上智大學教育學博士、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幼保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