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定價64.00元
8
折優惠:
HK$51.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帝國浮夢:日治時期日人作家的南方想像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49219
邱雅芳
聯經出版公司
2017年4月10日
227.00 元
HK$ 181.6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0849219
叢書系列:
台灣與東亞
規格:平裝 / 480頁 / 25k正
台灣與東亞
分
類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外國文學研究
同
類
書
推
薦
怪物大全(15周年全新封面燙金典藏精裝版)
Brotherhood & Sisterhood:A Historical Survey of Special Education Law in Macau, 1991-2014
譯者即叛徒?:從翻譯的陷阱、多元文化轉換、翻譯工作實況……資深文學譯者30餘年從業甘苦的真實分享(作者簽名版)
功成行滿見真如:康士林教授八秩榮慶論文集
傳聲筒-閱讀筆記之二
內
容
簡
介
未明的南方
是從點到圈的擴張
也是帝國無限膨脹的慾望
目
錄
《台灣與東亞》叢刊發行旨趣 陳芳明
序論
第一章 認識臺灣:一九一○年代前後官方觀點與民間觀點下的臺灣
第一節 官方觀點.認識臺灣:竹越與三郎《臺灣統治志》、《南國記》的臺灣書寫與南進論述
引言
一、《臺灣統治志》的殖民地論述
二、《南國記》與南進論
三、前進南方:一種政治無意識
結語
第二節 民間觀點.認識臺灣:中村古峽〈到鵝鑾鼻〉、〈來自蕃地〉的南方風情與「蕃地」體驗
引言
一、國境之南:〈到鵝鑾鼻〉的殖民地風景
二、〈來自蕃地〉的文明信息
結語
第二章 帝域與異域:一九二○年代佐藤春夫的南方體驗
第一節 殖民地的隱喻:佐藤春夫的臺灣旅行書寫
引言:博物館學的觀看
一、野性的呼喚:殖民地的「蕃地」行旅
二、旅人之眼:女性與異色想像
三、對峙與對話:與林獻堂的論辯
結語:博物館學式的旅行書寫
第二節 朝向南方的旅途:一九二○年佐藤春夫的臺灣與中國
引言
一、引路的人:成功之旅的關鍵
二、共感的界限:佐藤春夫的中國初體驗
三、風景心境:臺灣與中國的光與影
結語
第三章 彼岸的南方:一九三○到一九四○年代中村地平與真杉靜枝的臺灣印象
第一節 南方與蠻荒:中村地平的《臺灣小說集》
引言
一、南方的旅行
二、女性素描:跨種族想像
結語
第二節 霧社之霧:一九三○年的霧社蜂起事件與中村地平〈霧之蕃社〉
引言
一、霧社事件的歷史迷霧
二、歷史的紀實與虛構
結語
第三節 殖民地新故鄉?真杉靜枝從〈南方之墓〉到〈南方的語言〉的臺灣意象
引言:惡評之女
一、奔逃的女人:〈南方之墓〉的父權隱喻
二、殖民地新故鄉:〈南方的語言〉的書寫策略
三、南國溫暖:兼論龜田惠美子的〈故鄉寒冷〉
結語
第四章 西川滿與臺灣場域下的外地文學
第一節 外地文學論與《文藝臺灣》的成立
引言:外地文學論與南方色彩
一、《文藝臺灣》的成立與文學理念
二、《文藝臺灣》的美學走向
三、不斷延伸的外地:《文藝臺灣》中期以降的東亞色調
四、西川滿的美學追求
第二節 荒廢美的系譜:以佐藤春夫〈女誡扇綺譚〉與西川滿〈赤崁記〉為中心
引言:再現殖民地
一、奇異與歧義:誤讀〈女誡扇綺譚〉
二、南方憧憬:西川滿的〈赤崁記〉
結語:荒廢美的系譜學
第三節 向南延伸的帝國軌跡:西川滿從〈龍脈記〉到《臺灣縱貫鐵道》的臺灣開拓史書寫
引言
一、〈龍脈記〉的歷史再現
二、〈臺灣縱貫鐵道〉與日軍征臺史
結語
第五章 結論
後記
參考書目
序
序論
一
「南方」作為日本帝國的慾望版圖,在廣邈的地理想像中,臺灣是日本拓展南方領地之濫觴。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不僅積極投入文明開化、富國強兵的近代國家進程,也開始模仿西方帝國主義的發展路線,逐漸展開對外軍事擴張與殖民主義。在一八九五年得到臺灣之後,殖民地經營成為日本帝國崛起的第一個考驗。對日本政府而言,臺灣統治的成功與否,不僅是日本發展殖民主義的試金石,也攸關日本和歐美列強在亞洲競逐的勢力消長。因此針對臺灣統治的對外宣傳,日本在展示其殖民績效、建構臺灣的知識論上,一方面採取精密數據的統計模式與博物館學式的展示,以彰顯對臺灣的細部監控;另一方面在文化上,從統治初期刻意形塑臺灣的野性氛圍,以呈現日本作為文明啟蒙者的角色。日本在殖民統治階段,對臺灣進行現代化與文明化的工作,持續強調臺灣接受日本統治所帶來的文化影響。南進政策正式確立後,臺灣更被各種南進論述定位為南進基地的戰略位置。隨著戰爭時局逐漸臻於高峰,日本更高舉向南方雄飛的熾熱口號,強調以臺灣作為跳板,宣揚帝國主義往南躍進的壯志。
毫無疑問的,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的論述,或是謀取殖民地資源的行動,其背後都有強烈的意識形態在支持。明治中期開始,南方作為日本投射帝國慾望的一個想像地理,透過各種文本的鋪陳漸漸建構出一套南進論述。不論是公共政策的社會層面,或是私人意識形態的精神層面,南方論述慢慢滲透成為帝國主義的文化血脈。誠然,這條南方論述系譜可以不必直接和政治權力有關,而可以分別存在於知識性、文化性、道德性的權力之中。藉由殖民地官吏、人類學者、詩人、小說家的各種書寫紀錄,日本帝國的南方主義逐漸具體成形。串連這些不同的領域,顯示文化與擴張的帝國有所牽連。在成為臺灣的殖民主之後,如同西方人用東方主義去建構他們想像的東方一般,日本也透過各種論述去形塑他們的南方概念。從而,臺灣作為帝國慾望的一部分,形成一個龐大的「南方」知識體系。關於臺灣�南方的各種知識,日本從一無所知到全面掌控,逐漸化為複雜而精緻的技術,體現了文化霸權的無遠弗屆。
在文學書寫上,南方的想像最耐人尋味。島田謹二在《華麗島文學志》中詳述明治時期內地文學中所展現的臺灣。就文學生產而言,日本在領臺初期,出現許多以臺灣為背景的文學作品,從內容來說可以分為三大類型:一是和征臺軍事有關;二是家人渡臺不歸(或不得歸),徒留親人在內地的家庭悲劇;三是以前往臺灣工作的內地人官吏或民間人士為題材。這些作品的出現,是因為臺灣作為日本的第一個海外領地,日本國民對臺灣事物產生濃厚興趣。又因為一般大眾對臺灣知識相當貧乏,文學者遂利用國民的好奇心,積極以臺灣為創作主題,而成為具有特殊類型的想像敘事。島田謹二特別指出四位作家:廣津柳浪(一八六一─一九二八)、尾崎紅葉(一八六八─一九○三)、德富蘆花(一八六八─一九二七)、田山花袋(一八七二─一九三○)的文學創作,透過他們的臺灣觀,轉化成為一般日本讀者的臺灣印象,甚至留下深刻的誤解。在看待臺灣關係時,日本總是站在有力的一方,縱然作品多屬想像之物,甚至以政治小說的型態出現,卻都是日本帝國主義勢力的露骨展示。這種南方書寫熱潮,在一九○四至一九○五年前後卻突然消退,那是因為日俄戰役將日本國民的目光拉向北方,而稍稍轉移對南方的注意。
誠如島田謹二所言,明治時期的臺灣書寫,除了少數幾位作者是參與領臺戰役或以官方派遣身分短暫來臺而留下詩作短歌,例如森鷗外、正岡子規、渡邊香墨、山田義三郎、伊良子清白等人,其餘多數作品幾乎出於虛構,並非作者親身的臺灣體驗。在《華麗島文學志》第六章:「取材自臺灣的寫生文作家」,島田謹二提出日治時期以臺灣為取材對象的散文作品,亦即內地作家的臺灣紀行,當以佐藤春夫的《霧社》為第一位,而他的小說〈女誡扇綺譚〉也是文學傑作,具備冶豔的異國情調。儘管佐藤春夫的旅行者身分,並不符合島田謹二外地文學論所規範的外地作家身分,他還是在《華麗島文學志》以專論分析佐藤春夫的臺灣書寫,顯示佐藤春夫對在臺日人作家的文學影響是不可小覷。佐藤春夫作為臺灣荒廢美系譜書寫的開端,他開啟後輩作家的想像,尤其是中村地平與西川滿,受佐藤春夫的影響至鉅。佐藤春夫也是吸引筆者展開日人作家研究的起點,透過佐藤春夫及其文學影響的探索,進而發現日人作家在塑造殖民地圖像的一條南方系譜。毫無疑問的,日本人的南方觀,指涉廣泛的地理與範疇,尤其在明治時期逐步成形的南進論述中,日本帝國對於南方的慾望愈來愈膨脹。耐人尋味的是,日本帝國逐步建構的南方論述中,臺灣占據怎樣的位置?本書圍繞的「南方」,主要聚焦於日人作家的臺灣想像之上。無可避免的,在處理這些作家作品時,還是兼論他們對於南洋或是中國的文學書寫,但是臺灣作為他們南方想像的親臨原點是無庸置疑的。這些帶有深刻暗示的帝國文本,從日本帝國主義的發展史上來檢視,在政治對文學的動員關係上形成深刻的影響。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翻譯東亞:美學與意識形態
2.
跨界東亞:現代性及其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