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第一次聽到「浪浪別哭」是從愛狗人士朋友的臉書跳出來的PO文,已經忘了那篇文是什麼,但是「浪浪別哭」這四個字很吸引我,還沒去過就覺得這是一個有愛有溫暖的地方,但也是有淚水有故事的地方。
浪浪的源頭,是棄養,我們想想看,如果從古時候第一隻毛孩(貓&狗)祖先出現,就被主人好好地養在家裡,然後他生出來的每一個後代都有愛他的主人,怎麼會有沒主人的毛孩出現在街頭呢?一定是主人變了,當初開心抱著小小的他回家,怎麼幾年後變成這麼大隻、這麼老?當初說他會健健康康的,怎麼又是基因缺陷又是提早老化呢?電影裡面人跟寵物都好幸福,怎麼我這隻這麼不乖這麼壞?說好的快樂幸福的時光,怎麼都在給你把屎把尿、收拾殘局呢?還有好多好多意想不到的變化,讓主人的心變了,無辜的毛孩,如果幸運的話還會找到代替的主人,可憐的就被丟在街頭變成浪浪。
從電影《十二夜》到二○一六年小白案、大橘子案,台灣的動保意識一步步的在發聲在進步,也在各界的努力之下,從今以後已經沒有安樂死了。但是接下來才是最大的問題,政府沒有好的措施收容每年幾萬隻的浪浪,那誰可以養他們或是暫時養他們呢(而且是好好的養)?答案就是「中途」,就是在能力範圍內把接來的浪浪養得好好的,再等待有緣的主人接手養下去。
這是一個最辛苦,卻又是目前最好的解決之道,辛苦是因為養了很多可愛的毛孩,卻要不捨地把他們送出去,而且要花費許多精力與時間,照料原本可能生病或是脆弱的毛孩,很多時候必須放棄原本的事業工作,又或是創造一個可以同時中途又正好可以養活自己跟毛孩的工作模式。我看過很多中途媽媽,有錢的,就散盡家產,沒錢的,就到處尋求援助。不是不好,只是長久下去都會有彈盡援絕的一天,而「浪浪別哭」就是一個很好的典範,自給自足的讓中途這件事能夠永續。
「浪浪別哭」是一個開頭,也是一個模式,一個可以學習的模式,如果你願意,你也可以在有限的資源、空間,成為一個中途人,共同為台灣的浪浪盡一份力量,直到沒有浪浪的那天。
?
狗與鹿•James(圖文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