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日本法政思想研究

日本法政思想研究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558911
張允起
元照出版
2017年2月01日
93.00  元
HK$ 83.7  






ISBN:9789862558911
  • 叢書系列:法律學習研究.外國法-外國法律
  • 規格:平裝 / 192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法律學習研究.外國法-外國法律


  • 社會科學 > 法律 > 各國法律











      本書內容涵括日本和平憲法的理念、源流及其啟示,憲法訴訟的理論、技術及其問題,人權的第三者效力,以及教育權與受教育權等憲法問題,也涉及明治憲法史上的重要概念及論爭,德川時代古學派代表人物宋學批判的制度論背景等思想史問題。





    一、日本和平憲法的理念、源流及其啟示

     一《日本國憲法》第9條的理念訴求�1

     二日本和平憲法的本土思想淵源�8

     三日本和平憲法與國際立憲主義�11

     四結語:東亞的和平與國際立憲主義的可能性�17



    二、日本憲法訴訟的理論、技術及其問題

     一戰後日本憲法訴訟制度的確立及其基本特徵�22

     二憲法判斷的主體、對象與範圍�23

     三事件及爭訟性與司法判斷適合性�25

     四違憲判斷的方法與判決的效力�28

     五憲法判斷的法理、原則與標準�30

     六「統治行為」、「部分社會」的理論與司法消極主義�35



    三、日本有關人權的第三者效力的論說與實踐

     一日本憲法學界對人權的第三者效力的論說�42

     二戰後日本司法實踐中的第三者效力說�45

     三問題與思考�49



    四、日本憲法中的教育權與受教育權

     一教育的政治中立�54

     二教育自由與學術自由�55

     三「國民的教育權」與「國家的教育權」�58

     四作為社會權的受教育權�60



    五、幕末明治初期的「憲法」與「國體」

     一憲法意識與政體分類�63

     二立憲問題上的共識�68

     三「國體」思想的歧異與展開�72

     四結語與思考�77



    六、「萬世一系」詞源考

     一引? 言�79

     二幕末明治前期所見「萬世一系」及其近義詞�79

     三明治憲法第1條的成立過程�82

     四《梧陰文庫》所存有關「萬世一系」的調查報告�83

     五岩倉具視「萬世一系」之用例�84

     六「萬世一系」與國體思想�85

     七「萬世一系」一詞在清末中國�88



    七、荻生徂徠的封建論及其對宋儒的批判

     一引言:荻生徂徠在日本思想史上的地位�91

     二德川時代前期至中期的封建論�93

     三荻生徂徠的封建論�96

     四宋儒批判的制度論背景�100

     五結論與思考�102



    八、戰後日本政府與市場關係論考

     一「1955年體制」與「1940年體制」�105

     二「資本主義發展導向型國家」與「企業主導的戰略性資本主義」�109

     三「官僚主導大眾包容型多元主義」與「被組織的市場」�115

     四55年體制下的「鐵三角」關係與戰後日本的政策決定過程�119

     五總? 結�125



    附錄一? 日本憲法學史上的論爭及憲法學方法論�129



    附錄二? 《日本明治前期法政史料選編》導讀


     一關於明治前期的憲政史料�137

     二編選文獻說明�144

     三明治前期憲政史研究概述�149



    附錄三? 《譯書彙編》與清末留日學生

     一前言:研究回顧�159

     二《譯書彙編》與《清議報》、《新民叢報》之關係�160

     三《譯書彙編》與勵志會之關係�161

     四戢翼翬事蹟略考�164

     五譯書彙編社社員與早稻田大學�168

     六《譯書彙編》(《政法學報》)之宗旨、內容與特色�171

     七結束語�175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