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離開舒適圈才能成功
不少客戶或朋友,只要聽到我以前唸的是資訊工程,又在科技業待了將近十年,都會感到既好奇又驚訝:「科技業是人人都羨慕的行業,而且你又在股票上市公司,這麼穩定的工作,怎麼會想要換到不確定性這麼高的海外房產投資呢?」
沒錯!在踏入海外房產投資這個領域之前,我的確是大家口中欽羨的「科技新貴」,不但年收入上百萬,每年還有股票分紅可以領,加上之前在國內的房產投資獲利,在經濟上是無虞的。
然而在舒適圈待久了,總會讓人漸漸失去一些衝勁,讓自己迷失在日復一日的生活步調中。我覺得人生不應該就只是這樣而已,創業的念頭於是開始在心裡頭萌芽。那一陣子,我接觸到理財大師羅勃特•T•清崎所著作的《富爸爸•窮爸爸》系列書籍,對於書中所提到「主動收入」、「被動收入」及「現金流遊戲」的理念,正好在我投資國內房產上得到了一些印證,因此感受特別深刻,讓我獲益良多。
後來透過卓老師的介紹,我參加了清崎等多位大師在新加坡舉辦的理財課程,課程中我不但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的工具,也進一步認識了「E、S、B、I」象限理論。在這套理論中,他把所有人分成雇員(Employee)、自由職業者(Self employed)、公司所有者(Business Owner)及投資人(Investor)四種,分析了這四類人各自的價值,讓我不禁深深體認到,科技新貴再怎麼「貴」,終究還是受薪階級。這也使得我創業的念頭更加強烈。我也因為這次的課程接觸到不同領域的朋友,進而開啟了日後的創業之路。
※台灣房地產的起伏與隱憂
國內房產的黃金時段,大約在2000年到2012年這十幾年之間,在這段期間內房價快速起飛,只要投資好的地段都會賺錢。我不敢說自己的投資眼光多麼銳利,但是至少有下場,把我從工作賺來的薪水讓它迅速長大。
以目前的趨勢來看,臺灣的房市走勢並不明朗,我的周遭有很多朋友及客戶,在2012年左右投資了青埔和新莊的房產,當時正是國內房市最熱的時候,不過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由於房價攀升的速度遠遠超過薪水及物價的漲幅,買得起房子的人越來越少,使得房市的交易量慢慢減少,建商在推新建案時也趨向保守。
一開始還是維持「量縮價不跌」的局勢,不過隨著許多之前超漲的區域湧現賣壓,到後來有些屋主開始急了,於是這些區域的房市價格也慢慢鬆動。因此我的這些朋友及客戶,資金就被凍結在那邊,有資金需求的,只好停損認賠殺出。
有些人轉而投資道路用地或農地,想說道路用地可以賣給建商做用途轉移,農地則是拿來蓋偽農舍,而不是真心想要種田。這些投資看起來不見得會成功,畢竟市場價格是靠供給與需求的多寡來決定的,這些特殊土地的需求性本來就不高了,價格自然也很難有太高的期待。
※房市投資新選擇
當然,這並不代表房地產市場就沒有投資的機會了,只要你願意把眼光放遠一點、格局放大一點,除了臺灣之外,海外房產還有相當多的機會。我相信很多人也想把資金往海外投資,但是不知道該怎麼下手,一方面不想錯過這個機會,一方面又擔心害怕,畢竟海外房產看不到又摸不著,尤其受騙上當的事件時有所聞,更是讓人怯步。
我在辦說明會時,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每年保證8%的投資報酬率,五年後還以原價的115%保證買回,哪有這麼好康的事?這是騙人的吧?」
如果你把視野都放在國內,自然會覺得現在的市場能有這樣的投報率簡直是不可思議,因而產生疑慮。然而只要你有接觸海外市場,就會知道這樣的投報率是理所當然,甚至還可以更高。
關於海外房產,我一開始也是半信半疑,和大家的擔心一樣,然而我在創業前走訪了一趟紐、澳,實際看過當地的市場後,才發現這些因為資訊落差所產生的疑慮,只會阻礙我成功的機會,於是我毅然決然投入這個市場,開創房產投資新大陸。書中除了我創業的心路歷程,也和大家分享過去幾年來客戶的投資經驗,以及海外房產市場的概況分析,也希望藉由我的經驗分享,讓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標的。
※與其抱怨,不如勇於行動
我常聽到許多年輕人抱怨:「最好的年代已經過去了,以前那些致富的典範,什麼王永慶、郭台銘這些人,總是讓我們以為只要肯努力就能致富。現在我比他們更努力,為什麼還是連房子都買不起?」
沒錯!在經濟起飛的年代,只要努力,多半就能成功;在房產起飛的年代,只要買下去,幾乎都能賺到錢。然而現在國內的經濟也到頂了,房產也到頂了,這並不代表年輕人就沒有致富、成功的機會。
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不同的機會點,只要找到對的機會點,一樣可以成功。像是現在的科技這麼進步、網路如此發達,這些都是王永慶那個年代所沒有的,因此也可以看到有很多年輕的一代,紛紛抓住了這個機會點,讓自己發揮,像是早期的彎彎、酪梨壽司、宅女小紅等知名部落客,到近期的蔡阿嗄、谷阿莫等網紅,他們賺錢的速度也是很快。
也許有人會酸,這些人只是運氣好罷了!然而我認為,想要跨出這一步,比運氣更重要的是勇氣,或許這些人爆紅的點子你早就想過了,但是如果你只是一直在臉書尋找自己的同溫層互相取暖,或者只是追求小確幸,那麼這些點子永遠都只會是其他人成功的關鍵。
如果你決定要比別人更早一點出頭,那你唯有勇敢走出舒適圈,付出更多的時間跟精力,去思考這些問題,然後做出正確的判斷,真正放手去做,才有成功的可能。
此刻,我正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前進,你也一起來吧!
?
羅一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