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這本書終究還是要寫的,我在日本看到這類的書籍一堆,台灣當然也有好書,心裡面也一直滴咕著,後來因為我和葉方良老師合著的《用LINE、FB賺大錢!─第一次經營品牌就上手》乙書獲得不錯的回響,就打定主意再寫一本關於微型創業的實用工具書,畢竟年輕人或是職涯第二春的中年人要創業,對他們的人生而言真是一件大事,有時候拿出來的資金是畢生的積蓄,如果是孤注一擲的話,壓力更大。
我曾經在廣播中聽到一位歌唱新人出第一張專輯的訪問, 他是某老藝人的兒子,這位老藝人拿了畢生積蓄三百萬元給他, 希望他能夠一唱成名,結果,市場上毫無反應。我看過很多人創業,都是堅持到最後一刻,都是聽到媒體訪問的成功人士的「鼓勵」,只要堅持到最後一刻,一定會成功,但是絕大多數的人都敗退了。
為什麼市場上都是充斥著成功人士勉勵的話,卻聽不到失敗的人的聲音,因為只要有醫療糾紛,活人才可以控訴,死人是不會講話的;這個社會與媒體給了太多機會和舞台讓創業成功的人講話,因為這樣才有收視率,卻沒有給失敗的人出來講話的機會,因為大家也不想聽,本人也不會出來。默默地失敗,暗夜裡哭泣自怨的人一定不少,但是我們都不知道是誰,但是我們可以確知,創業失敗的人比成功的人應該多1000倍以上吧。
我能夠幫忙什麼?就是盡量給予一些創業必要的知識。
可是行銷是一個很詭異的學問,大家看起來都懂,每個人都自有一套理論與見解,只因為行銷沒有像數學一樣有標準答案, 而且經常給的答案還是會失敗,逆向而行反而成功,就是有太多「行銷素人」之非正科班畢業的人成功賺大錢,這個行銷的專業知識就越來越不受重視,因為每個人都自我感覺良好,加上看到某人因為做這個生意賺錢了,心裡面想,自己也可以啊,他是我同班同學,在校成績比我差一大截,他都能成功,我更行!
實際上行銷還是有一套固定的理論與做法的,否則那些碩博士所做的研究都沒用了,我們的人性與慾望還是存在的,如果我們摸透了這些消費心理,從而形成了一套行銷的理論與做法,這樣的成功機率應該比較大吧?
品牌商標的設計與形象的塑造,連結到商店陳列的擺設,是不是有一個成功的模式?而這些思維與作為都是經過各大品牌實際去執行所獲致的結論,如果大家都知道價格的標示盡量是999 元比較有促購力,為何你不聽話,偏偏標示一個1008元,讓消費者覺得好貴啊。
要建構一個事業,多大多小都一樣,基本上的結構體都不會變,都會遇到財務報表,商標專利,人事與物流,目標消費者與需求,差異化特色,通路規劃,廣告促銷等等各層面的事務,你不可以說不懂,或是對某一項不感興趣。
我經常說一句話,當你在經營事業的時候,你經常忽略某一事務,或是你放心地將某一事務全權交付他人而從來不過問, 你應該就會敗在那個地方。例如你不在乎商標登記,當你開店或自創品牌,遭受侵害別人商標權利的人不會馬上提請告訴,他會等你壯大賺錢後,再一次索賠,這樣賺得比較多啊!又例如你一直對財務不關心,很可能你的會計私下挪用公司資金,你真的不知道。又例如你對於產品包裝沒有概念,甚至對於自己設計感覺良好,可是你不是學設計,你設計的可能無法彰顯產品應有的質感,造成消費者一直視你的產品是次級品,可能連你都不清楚。
在行銷的路上,每一條路都可能成功,這就是行銷的魅力, 也是活著當一個人的樂趣,永遠有驚奇感!但是,賺錢不容易啊,如果每個人要創業的時候,能夠在行銷的各個層面多懂一點,不需要很精通,但是懂了至少有判斷力,如果每一個層面都不會犯不應該犯的錯誤,就像打戰一樣,輸的一方就是犯錯最多的一方,行銷亦然,降低出錯的機率,就是提升成功的可能性。
這就是我想要寫這本書的本意,我希望想要創業的朋友, 能夠方方面面都了解,在制定自己行銷企劃書的同時,一邊比對我提醒的事項,一邊自省解決之道,甚至是創造致勝奇招!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夠心想事成,有決心創業,利用工具書減少錯誤決策,充分享受自己想要過的人生挑戰。
助你創業成功!
原來